APP下载

《婚姻与家庭》是一簇温暖又璀璨的人间烟火

2021-09-22花拉拉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交稿写作者杂志

花拉拉

在网上浏览到一个美好的故事,一对重病的男女偶然相识,他们约定,患癌的男方若先去世,就将肾捐给患尿毒症的女方,女方则负责照顾男方的父亲。这对在绝境中挣扎的男女,相互鼓励陪伴,生出了暖入心灵的爱情。他们勇敢地改变了主意,决定顽强地打败病魔,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

我被这个故事打动了,很想去采访当事人,并把稿子投给我最喜欢的杂志《婚姻与家庭》。可是看到故事的末尾时,我露出了笑容,原来这篇文章正是来源于《婚姻与家庭》。像清澈的河流扑进蔚蓝的大海,美好终究归属于美好。

这与我日常翻阅这本杂志时,生出的感受是一样的。哪怕翻阅前,我的心情乱糟糟,甚至在琐碎的生活中生出山寒水瘦的失意感慨。但当看过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后,我总会被藏在文字细节处那种强烈的真实与震撼、那些生活的睿智和豁达、那种活在当下的从容和淡定冲击。这让我快速找回心灵的安然和宁靜。

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说过,读《婚姻与家庭》杂志,就像对话一位温情睿智的老友,总能引领我们达到精神富足,教会我们与琐碎的生活握手言和。

最早接触这本杂志,我会默默想象背后的编辑。这样一本立足于最真实的生活,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生活的杂志,经营她的人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呢?我猜他们一定是一群热爱生活、心有千阳的人。

事实证明我的猜测是准确的。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接触的第一个编辑是曹磊老师—一位温文尔雅的小哥哥。那时我才二十几岁,有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遇到退稿会流眼泪。他总会温和地安慰我,并鼓励我一定要继续写下去。我对文字的坚持,很多来自那年那月曹老师的引领和鼓励。所以,当有一天他对我说自己转了部门,并帮我介绍了一位新的编辑时,我像与老友分别一样不舍。

可没良心的是,这种不舍很快就因与津津老师的投缘而烟消云散。津津老师是我的新编辑,她与曹老师一样对作者不吝鼓励。因为这一点,我甚至没有换了新编辑、过渡期不适应的困境。我记得交给津津老师的第一篇稿子是《生活越平淡越要有偶像剧的情怀》,交稿之后我的内心非常忐忑,可是她很快发来消息:“亲爱的,稿件很好,以后要多写哦!”

马克·吐温说:“仅靠一句赞美,我可以很好地活两个月。”我们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呢?而津津老师似乎深谙赞美的力量,常常会说出一两句让人信心倍增的话语。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我以闺蜜家里真实发生的案例,写了一篇《不放心太太,请放开那位不靠谱先生》。交稿之后,她对我说,她觉得稿件写得非常有智慧,并马上发给了自家先生看,让这位《婚姻与家庭》的铁杆儿粉丝先睹为快。对津津老师而言,这可能是日常与作者相处的一件朴素至极的小事,而作为作者的我,受到这样的鼓励,心里怎能不乐开花,继而手指飞舞、笔耕不辍呢?

从杂志的字里行间,在每一个美好的故事里,我都能看到编辑们的工匠精神以及写作者创作环境的自由与愉快。这形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场,吸引着更多同样用心生活、认真幸福的人一起阅读、写作,一起感受生活中那稍纵即逝的凉和亘古不变的暖。这也让《婚姻与家庭》杂志成为一本居住在读者心里的刊物,家长里短中见智慧,平凡感情里见真情。创刊36年来,她以一腔赤诚慰藉了万千读者。如果你问我,她在我心里的印象是什么?那么我答:她是我心里一簇温暖又璀璨的人间烟火。

猜你喜欢

交稿写作者杂志
白马
快问快答之作者篇
论写作(创作谈)
有趣的户外
“嚣张”的磊编
杂志收纳碗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