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实效
2021-09-22薛梦
薛梦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交流分享,促使课堂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可以从培养合作意识、建立规则制度、指导合作技巧、推进科学评价四个维度,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地生长,提升科学教学实效。
关键词:合作学习;讨论;探究;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应用的一种创新教学理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交流分享,促使课堂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可以从培养合作意识、建立规则制度、指导合作技巧、推進科学评价四个维度,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地生长,提升教学实效。
一、培养合作意识
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这说明学习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或合作精神是科学课的目标之一。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实现学生个体间的知识与技能的互相帮助,增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人际交往,使学生不断调整自身思维模式,当生生、师生共同沉浸在心连心、情染情的科学教育情节之中,便能心向往之、乐趣无穷!
(一)倡导合作、自主参与
人有多元的智慧,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性,有的人可能擅长动手操作、有的人可能擅长记录、有的人可能擅长用听来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遵循“优势互补”原则,在肯定每位同学学习个性化的基础上完成小组内的合理分工。每个小组一般4至6人,可以设置:材料员、记录员、监督员、整理员等不同角色,且要帮助学生认识这些角色的相互关联,比如监督员并不是“闲职”,相反它既要提醒记录员及时记录,又要监督整理员是否在完成实验的第一时间做好材料整理,再比如材料员并不是在领取材料后就化身“甩手掌柜”,同样应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总之,要使小组成员建立起“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的一致认识,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习优势,认同“人人都是主体参与者”,自主合作。
(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
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缺少交往和对话的课堂很难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实现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实现生生、师生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让师生敞开彼此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形成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操作员”和“观众”,而是“思考者”和“设计者”。
二、建立规则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的自我控制与合作能力还不高,因此小组内部要具有一整套的学习规范,作为合作学习良好有序进行的保障。规则制度可以包含学习纪律、个人责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等方面,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合作探究方面,当组内出现不同假设时必须充分讨论,如果任何一方不能以充足理由说服另一方,则允许保留不同意见,直至汇总完成本小组的全部假设及理由,不得歧视或漠视他人的思维,懂得尊重他人。再如,具体实验操作中,既要全员主动参与,又要明确分工,避免抢夺实验材料、包办实验操作,懂得相互支持和配合,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实现小组目标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出团队合作的精神,确保合作学习的良好秩序。同时,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深入各个小组,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控。
三、指导合作技巧
(一)组内合作,分享与讨论
海森堡曾经说: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讨论。合作学习的灵魂是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切实开展讨论,使小组的成员间在自身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发展其思维。在具体讨论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观察、小组测试等活动中搜集到的证据开展互动交流,找到支撑自身论点的证据。在互动交流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听取不同的意见,开展基于论证的表达交流。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我是怎么思考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以交流和讨论的形式建立证据和改进方案之间的逻辑联系,在互动分享中学会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尊重不同的结论,从而使个体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分享彼此的经验、思考、智慧,这便是合作学习的灵魂。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中,对于“平铺一层”实验方法的教学,基于教师的演示操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初步探究。学生在组内自觉针对实验结果展开分析、讨论:“盒内最多装入6个乒乓球”“不对,乒乓球只能放入5个,你从侧面看第6个乒乓球没有和盒子底部直接接触,它不是平铺一层”“我也同意乒乓球最多装入数量为5”。科学教学中,当组内的互动与讨论成为一种自主常态,不敢交流、或不能客观进行反思等问题都将得以改善。
(二)组际竞争,探究与实践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由听而获得的信息保持率是最低的,而自主动手实践、学会了马上交流的信息保持率最高。科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组际间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基于实验的探究、测量的探究、逻辑推理的探究等各种各类型的探究性学习,契合新课标提出的“做中学”“学中思”,在探究与实践中实现动手和动脑的结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当小组成员间都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的合作意识也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实践也将自然发生。
仍以《认识物体的形状》为例,当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物体的形状不同,影响其平铺结果及数量,继续组织各小组深入探究“我们的第二场比赛仍将继续,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如何以平铺一层的方式将螺母、橡皮尽可能多地装入盒内?”以“橡皮”为例,有的学生第一反应即以“平放”的形式平铺装入,这时同组的组员随即提出“是不是可以侧放呢?”,当学生尝试“侧放”的形式平铺装入,发现平铺的数量真的变多了,这时无论是学生的兴趣还是思维都被有效激发,让我试试那样行不行?……为本小组实现“更快”“更多”而赢得胜利,小组成员们即有各自的跃跃欲试,又有通力合作,人人主动参与!纵观各组际间的探究结果,学生不难发现:以“橡皮”为例,平铺一层装入的数量,不仅是本组、各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均有不同,分别有:8块、12块、24块三种情况。特别是那些异于本组的数据更激励学生深刻反思:同一物体、相同的盒子,为什么平铺一层装入的数量不同呢?他们组是将橡皮“侧着”放的、我们是“平着”放的、原来“立着”放可以装24块……学生认识到同一物体不同面的形状不同,影响平铺方式及数量。显然,当物体立着放时,接触面占据空间最小,平铺的数量自然最多。
四、推进科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增进学习动力。科学课程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体验。在科学教学中,为进一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我们应尽量建立多元化、全程化、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努力推进良好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围绕学生个体方面的表达、思维、数量测定、观察、实验、学习习惯等制定评价指标,同时实施以小组积分总数为标准的组际间评价,每节课都可顺势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学习之星”,并给予一定奖励,凸显“人人进步”“合作共赢”的教学理念。如“学习习惯”这一单向指标评价,组织学生围绕“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认真倾听他人意见、是否与他人合作、是否能对他人的发言做出反应”等进行自评,以自评引发自我反思;同时开展组内互评、教师评,尽可能使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都能得到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充分建立一种以鼓励、赏识性为主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合作是科学教学活动诸多形式之一,绝不是唯一的形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有选择、适时、适度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同所有的学习一样,做科学、学科学是一种不断进行的活动,让我们乘上小组合作学习之筏,在知识的横流中乘风破浪,直达彼岸!
参考文献:
[1]张二庆,乔建生.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改专项课题“小学'小组合作制.协作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