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的优化转型路径

2021-09-22张洪双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

张洪双

摘 要: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深刻影响了媒体行业的生态环境,并给传统媒体编辑带来了挑战。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需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整合资源和深度挖掘的能力、团队协同工作能力。本文分析了作为编辑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加强自身能力的学习与创新,及如何寻求一条适应新形势的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转型

当下,伴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从论坛、微博、微信,到头条、抖音,再到VLOG,各种信息平台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融媒体融合进程不断深入推进

众所周知,5G时代已经来临,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尝试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深度融合转型,在此背景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宏观政策,还是从各传统媒体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实际,以及受众群体对信息获取与交流都预示着传统媒体要加快推进融媒体融合进程。

从新媒体到融媒体,融媒体到底是什么?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报纸、广播、电视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通俗点说就是媒体行业“线下”到“线上”的转型与联动。如一个商家要销售一批商品,线上市场的打法和线下市场的打法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衡量一款商品的市场受欢迎度,线上和线下的衡量标准也有很大区别。对于媒体行业也一样,比如某一个电视台有一档节目,以前只在电视上播放(“线下”),现在除了电视,还会在长视频网站、短视频网站、OTT等多渠道播放(“线上”),即全媒体理念。

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都是当时高效并且最直接的传播手段,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但是如今,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闻事件的需求,无法全面并且完整地将新闻事件以不同形式传播出来。因为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无法与受众群体进行高效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更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受众群体的需求,对深入挖掘新闻事件也缺少足够的群众基础。融媒体不但可以将传统媒体联合起来,还可以整合很多其他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双向传播、交流渠道,更加有利于新闻事件的挖掘和传播。

二、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近十年来,媒体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风起云涌”。一方面,传统媒体行业一步步深入寒冬,从2014年开始至今,上百家报刊关停并转,一些报刊甚至缩减出版周期和版面,以应对纸媒寒冬;另一方面,新兴媒体来势汹汹,已全方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些新媒体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与新媒体的如日中天相比,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传统媒体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互联网技术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融媒体时代也对编辑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还是到融媒体,编辑人员都应参与到优化转型中,积极拥抱新变化,主动融入新时代,综合使用多种传媒技术和渠道,整合、管理一切可用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

三、融媒体时代编辑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光是传统媒体要讲导向,新媒体也要讲导向。传统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能以技术取向淡化价值取向、以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无论新旧媒体都应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创新传播手段守好舆论阵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领悟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精神。在宣传导向上要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基准,强化价值引领,不断提高理论宣传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修养,并时刻保持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能力,要具备政治敏锐性以及清晰的思辨力,确保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不会被外部的负面因素所干扰和影响,以正确观念为指引,保证新闻内容导向正确、格调高雅以及内容健康。

(二)熟练掌握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

现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了解,也不仅仅只是从几个大的媒体渠道去获得,还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角度去了解,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喜好的媒体渠道,这种情况下获得的新闻信息将会更加客观、公正。对待新闻事件,现如今受众群体不再是简单地了解和接收信息,而是能随时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出去,甚至还可以与媒体平台或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编辑工作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的需求,要有相应的改变。编辑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新技术,还要对不同传播渠道和平台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使用,掌握相关知识,对不同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媒体渠道,进行有机的高效融合。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还要熟练使用各种APP 平台(微博、微信、头条)等等,并且可以利用这些APP的特性将自己所编輯的内容与受众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助于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为此时,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单一的报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需要,所以很多传统媒体都开始转型,通过丰富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来满足融媒体时代下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实际。所以,传统媒体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其新闻内容生产的流程和机制,以适应新时代对新闻生产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编辑人员要尽快实现转型升级,熟练掌握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以面对融合后新闻出版工作的挑战。

(三)要有整合资源和深度挖掘的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在产生和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极快,编辑人员不可能每天都有大量的原创和好创意,但是同样的信息,只要赋予全新的逻辑架构和不同的立意,就会令人耳目一新。这需要编辑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高效地搜集材料,积极整合周边的信息资源,通过判别内容的优劣,从众多纷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爆点与热点,真正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仅需要媒体为受众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关键还要使受众乐意接受这些信息,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编辑不但要学会筛选、整合新闻信息,而且还要有深度挖掘的能力,巧妙利用各类新闻平台来广泛全面地搜集以及整合相關的信息,同时全方位加强同受众的互动以及交流,精准掌握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口味,使编辑后的新闻信息能够牢牢吸引住受众眼球。

(四)编辑理念要从单一类向多元性转变

如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共存,传统的编辑理念已不适应新媒体环境。编辑人员的编辑理念要完成由单一类向多元性转变,适应自身媒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过去,编辑工作者只注重读者、消息、服务等意识,但在融媒体时代,编辑主体的观念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了,如对技术、管理、经营、效益等意识都和原来有了很大的不同。融媒体时代,编辑人员不但要有原有的编辑观念、意识,还要有新时代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等,增强这些观念和意识,已成为融媒体时代编辑工作的当务之急。

(五)切实有效地提升团队协同工作能力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编辑人员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单打独斗的环境中,不仅难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成效,也容易被时代所淘汰。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编辑人员之间相互协同工作更是如此。因为只有团队发挥出最强的集体精神,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力量,才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结果。尤其在融媒体时代,各个岗位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如果没有较高的协作水平,工作将会很难开展。这就需要编辑加强与其他岗位的协同工作能力,为迎接竞争和挑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编辑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积极优化转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文化素养和编辑能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作能力,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闫伟.融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J].活力,2019(18),156.

[2]周媛.融媒体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分析.山西日报,2020.

[3]崔雪茜.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融合转型[J].网络传播,2017(9),92-93.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能力要求
融媒体时代电台文字编辑发展战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