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读主题”到“阅读主体”

2021-09-22连宏鑫柯智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阅读教学

连宏鑫?柯智

【摘要】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实验前后的阅读成绩及对实验班学生的访谈,研究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方案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实验证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介入,有助于将教学实现从“阅读主题”向“阅读主体”的转移,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者批评理论;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连宏鑫,柯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一、引言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基础技能之一,英语阅读在提高词汇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接受异质文化信息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英语专业学生其他四项基本技能听、说、写、译均离不开阅读素养的提高。

目前有关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讨论一部分借助先进的网络科技平台,一部分基于目前风头正健的教学理论,如翻转课堂、支架理论,以及输入假设理论。然而部分讨论仍然过于空泛,主要问题如下:1.从教学内容来看,部分讨论仍然局限于“阅读主题”(阅读内容)方面的讨论,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未有足够的重视;2.从教学形式来看,部分讨论虽未否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未能回答如何平衡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保证教学目的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关系。3.从课程评价方式来看,部分有关评价方式的讨论缺乏具体性和指导性,如某些讨论提出要加入过程性评价方式,却未能给出确切的评价指标,最终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出发,对本科院校英语阅读课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改革设计,并进行实证研究。

二、理论依据: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阐释学等理论流派的影响下,西方文学理论研究重心出现新的转移,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应运而生。相对于以往的结构主义和新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重新建构文本观和意义观,强调阅读者的主体地位。

讀者反应批评理论以读者为主要关怀对象,关注阅读过程本身,认为阅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姚斯的“期待视野”认为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对阅读理解起着限定作用;伊瑟尔的“潜隐读者”则强调读者的阅读行为是使文本中的意义具体化的行为;而费什则进一步提出尽管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以及阅读兴趣不同,但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东西”,从而使不同读者可以在文本意义上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

基于以上文本阅读观,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阅读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阅读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在于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出发,将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关注点从“阅读主题”转移至“阅读主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实验前后阅读成绩变化验证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方案是否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正向引导和积极影响。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探讨的“阅读经验”仅限于阅读课的主体——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以及阅读兴趣三方面。

2.实验对象。该实验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至大二第二学期结束,将英语专业1班作为实验班,2班作为控制班。

3.实验工具。实验前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英语专业(共两个教学班)高考英语入学成绩作为实验工具对对象进行前测,发现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几乎相同。

进行为期一年的英语阅读课程改革后,抽选近三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4篇阅读材料作为测试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按照专业四级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测试评分,并运用学生的阅读平均分结合相关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

4.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将主要关注点由“阅读主题”转向“阅读主体”,紧紧围绕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以及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实现阅读活动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控制班沿用围绕以“阅读主题”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实验班从“阅读主体”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1)改造教学内容。从学生自主性原则出发,我们保持总学时(30课时,每周2学时)不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以及传统教材(《泛读教程》,王守仁、赵文书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的基础上,对原课程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三个方面重新进行单元划分。

①在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方面,阅读教学应密切关注“阅读主体”。每个单元各加入一个紧紧围绕有关“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教学主题,主要讲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如猜测词义、分析长句、总结关键词、标注记忆段落细节、总结短文结构等,并结合AssignmentA强化练习。在此基础上,剩余课时将结合授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来有意识地阅读TaskB,并辅以相应的阅读练习,用以巩固课堂内容和强化阅读思维习惯。

例:在第一章节的授课中,先用2个学时教授TaskA(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即词性、词根特点以及如何在上下文中推测词义三方面内容。练习设计遵循“少而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题目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词性、词根以及词义三方面内容进行思考,试题逐渐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篇幅由短到长,如:

Assignment   A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with emphasis,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Biomedicine company has high hopes for future

- Edward Snowden says he has offered to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go to jail for leaking details of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programs.

China's labor supply will remain roughly stable up until 2030 despite the aging and low-fertility challenges the country faces, he added.

Leshan, in Sichuan 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12,70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a population of 3.56 million people.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kingdom of the begonia”, as the flower abounds.

The capital city and neighboring regions in northern China suffered from low visibility from Monday to Tuesday, casting a shadow on vacation plans as the week-long National Day Holiday comes to end.

Q1: What is the part of the speech of the word with emphasis?

Q 2: Can you find any affixes (prefixes and suffixes) in the word with emphasis?

Q 2: Which part of the context gives you clues to judg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此后,在每个单元的第3个学时和第4个学时讲解单元课文,以词性、词根以及词义为主要关注点,如抽取出Unit 1“  -University student life”中的十个生词,要求学生确定词性、寻找词根、猜测词义,剩余时间讲解其他理解题。

②在阅读兴趣方面,定期举办阅读沙龙,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如在以“Why should you buy my books?”为主题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要求学生扮演书籍推销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推销自己的书籍,期末进行投票,前十名学生获得“the best sales person”称号并进行评价。

(2)改造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由原来简单的“练习-评讲”的教学模式转向多模态的学习模式,从而实现课堂形式的互动性、灵活性以及多样性。1)课堂陈述: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可进行提问,教师依据陈述及回答问题情况打分;2)小组比赛:主要运用于TextB的讲解中,如在第一单元TextB的讲解中,经过前两个学时的课堂讲解以及AssignmentA的强化,学生已基本掌握阅读方法,可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猜测出教师在文章中指定的十个生词,正确率最高的小组为获胜者;3)课堂辩论:主要运用于具有争议性的阅读材料,学生围绕论点分组辩论,教师依据学生论证情况对小组打分,辩论结束后及时给出评价建议。

(3)改造考核方式:除期末考试外,还辅以以下考核方式,以实现过程性的学习管理:

①同伴评价。无论是课堂陈述还是小组比赛,在教师评分的基础上,可加入同伴评分,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相打分,各个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打分。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培养有利于阅读活动的思维方式。②阶段性监测:为定期监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用闭卷的方式举行阶段性小测,定期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5.实验结果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英语阅读水平基本持平的前提下,实验班本科生在接受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2学时的阅读教学后,阅读平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语

阅读教学改革,应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关注“阅读主体”,以及如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介入,有利于将学生视为阅读过程中真正的主体,将关注重点从“阅读主题”向“阅读主体”转移,从而实现阅读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刘丹霞.CBI教学理念下主题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1):105-107.

[2]毛晋华.英语阅读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刍议——以平顶山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8(25):223-224.

[3]彭青龙.论《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点及其与学校标准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109-117.

[4]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和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5-8.

[5]汪洋.建构主义视域下“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0):147-148.

[6]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