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

2021-09-22孙杰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识教书育人情怀

孙杰

何谓“好老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那么,什么样的教师可称之为“大先生”?如何成为“大先生”?

首先,“大先生”要有“大”情怀、“大”格局。所谓“大情怀”,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意识,是“以天下为己任”“以教育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是“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未来”的责任意识。教师要站在国家、民族复兴的高度去看待教育事业,因为今天教育的模样,就是明天中国的模样。所谓“大格局”,就是教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放眼世界做教育;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局势,站稳“中国立场”;要守正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助力学生成长。为此,教师要不断提升学识和眼界,择高处立,提升格局。

其次,“大先生”要有“大”学识、“大”智慧。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如果学识不精,又怎能帮助学生从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榜样中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取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作为教师,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以优秀的自己引领和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师增进内力绝不能只停留在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也不能局限于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而要放眼世界、横向跨界、打破边界,不断拓宽学识眼界。教师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付诸行动,才能不断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也只有心怀世界、心系未来,才能突破自己、开拓创新。

第三,“大先生”要有“大”技艺、“大”匠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国家、民族对教育的要求,社会、人民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面向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教师肩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建设者和社会主義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教师要想成为“大先生”,在做到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应具有“工匠精神”,那是一种专注、一种态度,更是一份坚持。教师要在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学科教学中精益求精,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每一节课、每一次教育行为中投入真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学生的“摆渡人”,引领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怀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和学生一路同行、一起成长,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先生”。

猜你喜欢

学识教书育人情怀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少女情怀总是诗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