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元”育人策略研究

2021-09-22包学红

职业·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双元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包学红

摘 要:本文研究分析了校企“双元”育人现状,首先从“专业设置、招生与管理、人才培养、师资共组和考核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企业所应承担的职业教育责任。最后从 “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个主体之间如何进行机制建设进行分析阐述,以期提高校企“双元”育人效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双元育人

课   题: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科研项目“探索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全作业校企合作培训新模式”(项目编号:2021GNHZYKY-15)研究成果。

企业充分参与是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前提。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职教20条”提出:要借鉴德国“双元制”等先进模式经验,促进本土化的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可见,校企“双元”育人不仅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但在当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中,企业参与动力不足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缺失。

一、校企“双元”育人现状及原因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双元”育人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从社会责任角度分析,企业作为“公民”理应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在享受职业学校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责任。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在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工作的主体意识不强;二是支持企业充分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不健全;三是学生与企业之间难以达成可信承诺的关系。

二、校企“双元”育人中企业应承担的责任

(一)共同设置专业方向

职业学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设和调整专业设置,并积极寻找与专业相符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根据岗位人才需求,与开设相应专业的职业学校开展合作,从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的目标,以此实现校企之间的互利共赢。

(二)共同参与招生与学生管理

校企“联合招生”既是赋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权利,也是企业参与实施“双元”育人进而提升育人成效的义务。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管理之中,为企业提供符合条件的潜在员工,有利于企业主动投资校企合作。

(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课程实施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培养符合自身企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因此,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引入课堂,有助于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育人效能。

(四)师资共组

企业的一线员工最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单靠传统的“学院派”教师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经济技术发展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作为学生未来谋生的场所,理应提供一定的师资力量,协助学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可采用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组成导师组的培养模式,依据不同阶段的培养任务明确导师组的分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考核评价

企业作为重要的育人主体之一,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与评价。企业考核评价,应侧重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通过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弥补传统的职业学校“理论+实操”的单一化考核模式的不足。

三、校企“双元”育人策略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凡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是能够被组织实施目标的过程所影响的组织或个人,都被称之为利益相关者。一般而言,我国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个主体。利益相关者是影响校企“双元”育人目标实现及成效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四个利益主体之间开展机制建设,方能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工作。

(一)从政府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责任,并明确责任内容和界限。其次,应从地方层面出台相应的校企合作配套政策,对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权利义务、参与方式、合作内容、参与途径等内容进行规范,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

(二)从企业层面提升责任意识和能力

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动力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除了国家从立法层面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保障外部驱动力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因此,应通过舆论宣传等方式,强化企业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政府支持、购买服务等形式,提升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三)从学校层面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主体,在实施校企“双元”育人的过程中,其育人责任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应结合企业所需和产业变化,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從学生层面建立契约理念提高学习质量

学生作为校企“双元”育人的受益者,除了享受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提供的各项权利外,还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对于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却被竞争企业挖走”的窘境,需要学生树立契约意识,减少跳槽频次和“挖人外部性”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秦程现.论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及其实现——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0(01).

[2]孙翠香,毕德强.困囿与突破: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困境与解决策略——基于17家现代学徒制企业试点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9(03).

[3]秦程现,任永波,尹静涛.美国荣誉教育对我国“技能大赛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

(作者单位: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双元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元”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元”模式影响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Android程序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