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1-09-22张祖敏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

张祖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对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和施工效果,可以将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到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此,笔者将要在本文中对现代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1、前言

装配式施工技术是在当前工程构建基础上,在建筑工地进行组装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转变传统施工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就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限制,是未来建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2、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简单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1】。

从建筑装饰工程发展的角度来看,装配式施工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在工厂完成建筑构件的加工,然后再将这些建筑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通过采用这些施工流程,可以及时发现组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3、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各个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装配式体系也越来越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工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设备的功能并不能达到生产的要求,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运输条件和运输条件也不能得到人们的需求。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各种接头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在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区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等级较低的预制商品,主体结构也采用的是现浇体系。很多研究部门对装配式结构体系并不是非常重视,很多专家甚至对装配式结构呈怀疑的态度,认为技术还不够成熟,在技术方面不能满足施工质量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当前装配式建筑结构当中,还存在着较多的质量问题,如果针对现有的建筑施工基础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2】。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的阶段,装配比例和建筑规模与预期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存在着市场培育不充分、技术体系不够成熟等问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相处解决的方法,认真做好技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4、相关施工技术介绍

4.1外墙施工技术。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施工来说,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在开展设计方案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水准的标高和水平的标高进行统一的规定。在现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水平标高线,在建筑楼面上粘贴PE棒线或是封条,并由专业的测量人员使用专业水平仪,对PC板的水平线进行测量,在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之后,就可以让施工人员将PC板放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持PC板的稳定性,并通过借助经纬仪来进行辅助支撑,最大程度保证PC板的垂直度,最后再开展其它配件的固定工作。在PC板安装完成一定时间之后,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利用PC板之间的缝隙使用密封条进行密封处理,然而再开展第二层的封堵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干性无收缩的防水砂浆开展室内部分的封堵,室外则可以直接使用硅酮密封胶进行施工。

4.2外墙节点的防水技术。

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PC外墙接缝是最为重要的,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并最终导致材料干缩变形情况的出现。在PC板缝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试验测试工作。预制装配式的建筑墙面接缝的密封可以直接使用高分子材料进行施工,采用PE棒进行填充,从而避免外部水流入到住宅内部。对于两个墙体拐角的地方可以使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可以使用干性无收缩的水泥对墙体的现浇结构的缝隙进行封堵处理,避免水流入到住宅内部。

4.3构件的安装。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构件安装连接相对比较多,可以采用现浇或者机械的连接方式。由于连接部分相对比较狭窄,如果直接使用现浇方式进行连接,通常对混凝土铸模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达到标准的水平。如果采用机械式的连接方式,可以保持比较高的连接强度,且不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可以让构件的连接变得更加稳定,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高强度的钢筋【3】。

4.4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装配式结构建筑根据功能和用途不同,分为主体结构和附加结构。主体结构是装配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会包括钢梁、钢柱、钢节点等。附加结构通常会包括连接板、加强板、加强肋等。不同装配结构所包括的主体结构和附加结构差异相对比较大,所发挥的作用也差异比较大。因此,在开展装配式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安装、制作、运输环节预制构件的计算工作,保证生产的构件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此外,在装配式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对固定连接的临时支撑预埋件和预埋吊顶进行设计。

4.5在管线设计中的应用。

管线设计是装配式结构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认真做好热水管道布置、曲线型管道设计、保温施工等内容。因此,在装配式结构建筑设计中,应该采取以下的原则:1.在开展工民建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的设计工作,避免两者在设计中出现冲突的现象,让各管道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2.针对压力管道和重力管道,前者应该尽量避开后者。3.在装配式结构开展管道布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先大后小”的原则,让管线的布置变得更加合理。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保证建筑的建造效果,可以将装配式技术合理应用其中,提升建筑建造、设计的标准化程度,提升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荣霞.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分析[J].山西建筑,2020(17):22-23.

[2]赵超,杨洋洋.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優化措施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37-38.

[3]张成瑞.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7):55-57.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