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9-22陈小凤
陈小凤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100)
一、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可应用于教学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Plan,制定计划,即分析现状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Do,执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Check,检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Action,计划处理,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肯定成功处,形成改革机制,改进不足处,重新调整计划,把存在问题交给下一PDCA循环中处理。PDCA循环模型的特点是环环相扣,各项工作互相促进,持续改进,每循环一次,质量管理水平更进一步,大环套小环,不断改善质量和水平,台阶式上升[1],如图1所示。
图1 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模型
二、《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Photoshop是平面设计的软件之一,应用于图片处理、平面设计、网店美工等领域,是技工院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如何在视觉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与应用能力,是任课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中要关注的重点。据调研,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
大多数Photoshop教材内容以知识点作为章节,知识零散,案例单一,不能满足项目教学要求,学生停留在使用软件工具和命令操作上,离开了模仿案例,就无从下手,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
大多数的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开展是教师以教材为主,一步一步演示操作,学生上机模仿练习。学生一旦离开样图,无法完成制作。学习过程缺少团队合作环节,缺少技术交流,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未能得到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弱,学生长期处理被动学习,更谈不上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训课程,重成绩轻过程是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学习过程无法体现。
三、PDCA循环在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以H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学院于2018年1月启动了《Photoshop图像处理》的教学改革,依据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H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改革中将PDCA进行分解,化分为8个步骤,即分析课程现状、调研问题成因、修订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检查、教学成果处理、存在问题持续改进[2],PDCA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应用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PDCA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应用模型
(一)P计划阶段,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新编制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基础,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召集课程专家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研讨,修订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制。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想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认知,提炼真实工作任务,让学生尝试工作的体验。因此,课程内容的构建以四个学习情境为载体,第一是照片处理(学生需求),教师通过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模仿学习,学生在做中学。第二是班级文化墙修改(实际应用),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要求进行班级文化墙修改,学生在学中做。第三个是贺卡设计(源之生活),通过贺卡设计表达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生在思中做。第四个是校园农产品网店设计(真实工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资料收集、设计方案撰写、草图设计、效果图制作、汇报展示、优化等环节,学生学会做[3]。这四个学习项目使用真实工作情景作为课程训练项目,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整体项目,从模仿到独立设计,从易到难、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通过情境导向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具备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素养。表1为《Photoshop图像处理》学习情境。
表 1 《Photoshop图像处理》学习情境
(二)D执行阶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课堂
在进行教学实施中,邀请企业技术员、行业专家进课堂指导学习,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和实践,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企业工作技能和需求。聘请有经验的课改专家和学院主要负责人形成指导团队,指导教师开展公开课,通过听课评课,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设计;指导教师在工作任务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体现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工作的乐趣。
2.根据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在课前、课中、课后采用主动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展示汇报法等教学方法,开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例如:H学院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校企合作、与农村供货商合作,引进了校园电商助农平台真实的项目。教师指引学生设计网店,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5.1 大促”“6·18”“双 11”“双 12”等活动主题为任务,进行店铺宣传海报设计与活动推广。设计产品的主图和详情页,体现“教、学、做”合一,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主动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C检查阶段,以教学质量为根本,进行教学检查与评价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检查主要检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多元评价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以考试成绩为学习结果,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全过程的动态评价,主要是师生改进完善的过程,结合互评和师评,以自评和激励性为主,注重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考核,是知识与技能学习一个阶段后的成果评价,是体现评价内容的量化,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设计总监/客户评价相结合。
2.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成长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能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一个依据,能起到导向、激励的作用,促进教师成长。在教学检查中,检查教师是否根据教学计划与教案进行课程实施,检查教师是否采用多元教学方法进行上课,检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投入,上课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通过自评、系部领导评、教学督导评、学生评,有助于监控诊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评价中,为了有效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H学院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随时掌控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同时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定期开展听、评公开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定期更新课程的共享教学资源库,并能形成相关教学研究论文。
(四)A处理阶段,以教学效果为导向,进行教学总结与改进
在前面3个阶段的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分析总结,并做反思与改进。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课程内容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如果教学效果符合课程要求,成果显著,则总结经验,制定标准,形成改革机制。如果出现新问题或未解决问题则转入下一PDCA循环。
四、PDCA循环在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效果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果得到师生的肯定。以H技师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初起五年)为例,实施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后,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中,该门课程在2018、2019和2020年分别获得96.5、97.7和98.9的评分,各项目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学生版教学质量评价(部分评价项目)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引入PDCA循环对《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改革是有效的,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教师层面来看,在PDCA循环的处理环节,能促进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实施中持续改进,保证了教学质量,教师的基本功得到提高。在参与课改的教师团队中,有两名教师参加2019年的广州市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获得教学设计文本评审一等奖和二等奖。
图3 学生版教学质量评价(部分评价项目)
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不可控的问题。例如:存在技校生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大;有些是因为环境限制,无法引入企业工作环境;还有些是因为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合理。下一步将继续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作为新一轮PDCA循环改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