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ECT/CT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对前列腺癌及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2021-09-22常莉莉潘治军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抗原特异性

贺 煜,常莉莉,潘治军

(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陕西 延安 716000;2.榆林市星元医院放射科,陕西 榆林 719000;3.榆林市星元医院骨科,陕西 榆林 719000)

前列腺癌是属于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显著上升趋势[1]。前列腺癌多由前列腺增生发展而来,但是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导致约70.0%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2]。骨是前列腺癌常见转移器官之一,特别在晚期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接近90%,可导致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骨痛、神经压迫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组织学病理检查为前列腺癌的诊断金标准,大多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侵袭性直肠内活组织穿刺,但是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且诊断时间比较长[3-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一种灵敏性比较高的诊断骨转移癌的方法,可检测出90%以上的骨转移瘤灶,但是在临床使用有一定的放射性,且诊断的特异性有待提高[5-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和肿瘤上皮细胞中都有一定的表达水平,但是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均会引起血清PSA水平升高[7]。特别是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时,转移至骨骼组织里的恶性肿瘤细胞由于大量增殖,分泌大量PSA入血。然而,PSA虽然是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抗原,但并非为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8-9]。本研究具体探讨SPECT/CT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患者主诉为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频、尿潴留、血尿和血精等症状;每例患者在病理活检之前均行影像学与血清学检查,检查间隔≤1个月;年龄20~75岁;无SPECT/CT检查禁忌证;检查前未行放射治疗、内分泌、化疗等治疗。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严重心肝功能不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SPECT/CT检查 使用西门子Symbia T16型SPECT/CT设备检查,采集速度13 cm/min,矩阵64×64,能窗20%,放大倍数2倍,30帧/s连续采集60 s。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前排空尿液,以降低膀胱影对骨显像图像的质量影响,用双探头前后位采集患者全身图像,按照核医学断层图像、CT图像依次进行采集。于肘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显像剂740-1110 MBq(20~30 mCi)3 h后,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SPECT/CT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分析法,记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整个诊断分析图像过程均由经验丰富的2位以上副主任影像科医师进行判定,若意见一致则确诊,不一致则由更高级别的医师进行判定。

1.3 血清fPSA/tPSA检查 患者行SPECT/CT扫描与PSA检测时间间隔在10 d内。入选患者均空腹静脉采血3 ml,不抗凝,室温静置30 min左右,于离心机上分离上清液(4000 r/min离心10 min),于冰箱-30 ℃存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fPSA与tPSA水平,并计算fPSA/tPSA[试剂盒(批号:KB1419)购自瑞士Roche公司产品]。

1.4 诊断标准 SPECT/CT或血清fPSA/tPSA检查中任何1项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

1.5 骨转移判定 检查患者均接受随访或手术检查,根据病理等其他相关临床检查,最终明确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

1.6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诊断价值;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组织病理分组及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在73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33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40例(前列腺增生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SUVmax与SUVmean比较 见表2。前列腺癌组SUVmax与SUVmean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SUVmax与SUVmean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清fPSA与tPSA水平比较 见表3。前列腺癌组血清fPSA与tPSA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清fPSA与tPSA水平比较(ng/ml)

2.4 SPECT/CT与血清fPSA/tPSA单项及联合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见表4。SPECT/CT、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在60.0%以上,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在80.0%以上。

表4 SPECT/CT与血清fPSA/tPSA单项及联合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5 SUVmax、SUVmean、fPSA、t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性分析 见表5。在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13例,发生率为35.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转移与SUVmax、SUVmean、fPSA、tPSA呈正相关(均P<0.05)。

表5 SUVmax、SUVmean、fPSA、t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性

3 讨 论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前列腺疾病患者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患者因脏器功能老化,各项生理功能退化,在术后可继发为前列腺癌。这部分患者多伴有骨转移,失去了再次手术根治的机会,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比较低,5年生存率很少超过20%,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0]。前列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CT、MRI等,其中SPECT/CT是SPECT平扫检查的一种补充手段,特点是费用低和辐射量低等,可以有效定位病灶,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效果[11]。本研究显示,在73例患者中,前列腺癌组SUVmax与SUVmean高于前列腺增生组。SUVmax与SUVmean越高,反映出肿瘤组织代谢的活跃度更高,酵解速率也增高,提示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12]。

前列腺癌常与前列腺增生相伴发,可严重侵犯尿道或膀胱颈。虽然其发生机制还不明确,但是涉及的病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遗传、环境因素、雄激素、输精管手术等[13]。PSA作为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中[14]。当前列腺发生病变或者存在肿瘤时,可导致前列腺腺泡的内容物进入淋巴系统,使得血液PSA含量升高[15-16]。本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组血清fPSA与tPSA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组;SPECT/CT、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在60.0%以上,两者联合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80.0%以上。从机制上分析,PSA属于前列腺上皮细胞标志物,但不属于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其他各种前列腺疾病与外在因素的刺激也会引起血清PSA升高,从而易出现假阳性[17]。SPECT/CT诊断的灵敏性比较高,但由于全身骨显像成像原理的特殊性,检查结果易出现假阳性情况,经常容易与脊柱退行性改变、风湿免疫性疾病、骨关节炎等显像结果混淆[18]。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转移形式,可通过脉管系统转移至躯干及四肢骨,也可经由血液及淋巴系统转移[19]。如果能在早期对骨转移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显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为骨转移13例,发生率为35.4%;前列腺癌骨转移与SUVmax、SUVmean、fPSA、tPSA存在正相关性。从机制上分析,SPECT/CT骨显像可一次性显示全身骨骼代谢、解剖结构,恶性肿瘤部位因为骨盐代谢旺盛、成骨细胞功能增强及骨组织局部血流量增加,可聚集相对多的显像剂[20]。有研究[21-22]表明,血清PSA水平与骨显像Soloway分级具有相关性,随着骨转移Soloway分级的提高,血清PSA水平也相应升高。

综上所述,SPECT/CT联合血清fPSA/tPSA检查对前列腺癌及骨转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纳入样本数量较少,病理结果为随访或活检所得,可能对结果产生偏倚,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抗原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5 种大肠杆菌O 抗原定型血清的制备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