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认证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09-22陈必琴
陈必琴
(定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站, 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已成为兰白都市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区和中国西部交通的重要交汇点。立足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定西大力发展中药材和马铃薯为主的优势农业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67万hm2,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当归、党参、黄芪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0%、20%和40%;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种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建成了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全国首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1]。近年来,定西市紧紧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两个“三品一标”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并积极加强认证监管,努力打造“甘味”定西品牌[2],促进定西市的品牌农业向“名、特、优”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定西农业产业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鉴于农业“两品一标”认证,即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是这一发展路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2016-2020年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认证统计数据,分析该市农业“两品一标”现状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其品牌认证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市推进近农业“两品一标”认证提供决策参考。
1 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认证现状
1.1 总体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截至2020年末,全市由农业系统认证的“两品一标”产品总数137个,认证主体70家,面积23.12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5%。其中:有机农产品13个,面积706.67 hm2,占“两品一标”认证面积的0.31%;绿色食品115个,面积7.75万 hm2,占“两品一标”认证面积的33.55%;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面积15.29万hm2,占“两品一标”面积的66.15%。
从变化趋势看,2016-2020年,定西市“两品一标”产品的累计认证面积分别为4.96万hm2、13.38万hm2、15.95万hm2、18.73万hm2和23.12万hm2;累计认证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占比分别为9.66%、26.04%、31.04%、36.45%和45%(图1);累计认证产品个数分别为49个、72个、74个、97个和137个;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主体累计数分别为26家、37家、41家、49家和70家(图2)。2016年起,“两品一标”农产品的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认证个数和认证主体数均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同,增幅最大的是认证面积。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认证面积、认证数量和主体数增幅均最大,分别达169.70%、46.94%、42.31%。
图1 2016-2020年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累计认证面积及其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图2 2016-2020年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累计认证产品数和主体数
1.2 不同认证类别产品的面积及其变化趋势
2016-2020年,绿色食品的各年累计认证面积分别为4.42万hm2、3.46万hm2、2.70万hm2、4.26万hm2和7.75万hm2;有机农产品的累计认证面积分别为0.011万hm2、0.019万hm2、0.024万hm2、0.024万hm2和0.071万hm2;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累计认证面积分别为0.53万hm2、9.90万hm2、13.24万hm2、14.44万hm2和15.29万hm2。
从变化趋势看,从图3看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面积逐年上升,且增幅明显。2017-2020年,每年相对上年的增幅分别为1 756.90%、33.68%、9.06%、5.89%;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各年的增幅分别为-21.72%、-21.80%、57.68%、81.93%,呈先降后升趋势。2018年以来,定西市各县区充分利用国家对贫困地区降低有机农产品认证费用、免收绿色食品认证审核费和标志使用费的扶贫优惠政策,以及甘肃省、定西市对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加大品牌认证力度,绿色、有机和地标认证数量,以平均每年大于20个的增长速度,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8%的任务[2]。因此,2019年绿色食品的认证面积开始回升。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各年的增幅分别为65.89%、29.45%、0、191.58%,2020年增幅最大。
图3 2016-2020年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的累计认证面积
1.3 各县区农业“两品一标”认证规模
如图4和图5所示,截至2020年末,认证产品数量上,安定区最多,为43个,其次是临洮县,为37个,漳县最少,为6个。认证面积上,安定区最大,为8.9万hm2,其次是临洮县,5.55万hm2,漳县最少,为0.09万hm2。从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临洮县的占比最高,为78.04%,其次是安定区,为77.78%,漳县的占比最小,为2.94%。
图4 定西市2020年末各县区农业“两品一标”认证情况
图5 定西市2020年末各县区农业“两品一标”累计认证面积及其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对于认证数量和认证面积最大的安定区,如图6和图7所示,2016年其“两品一标”认证面积为1.22万hm2,2017年增加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总面积增至7.10万hm2,2020年末时认证面积达8.91万hm2。从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的占比看,2016-2020年,各年的累计认证面积占比依次分别为10.69%、61.97%、65.39%、67.04%、77.78%。同时,认证主体和认证产品个数逐年增多,从2016年的5家主体、13个产品增至2020年的22家主体、43个产品。
图6 安定区2016-2020年农业“两品一标”累计认证面积及其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图7 安定区2016-2020年农业“两品一标”累计认证产品数和主体数
2 定西市“两品一标”认证的优势与不足
2.1 优势
2.1.1 资源禀赋 定西是甘肃具有特色产业的农业大市,建有全国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中医药产业试验区[1],拥有马铃薯、当归、黄芪、党参地理标志农产品[3],以及中国驰名商标“定西马铃薯”。已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和品牌产品资源,为各企业申报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2.1.2 政策扶持 一是国家优惠政策。定西市借助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辖的七县区全部被列为国家贫困县进行扶持[4],申报“两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全部享受减免费[5]。2021年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新出台的文件中指出,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持不变。二是省市奖补政策。为加快培育“甘味”“定西精品”特色产业公用品牌,提升定西产业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6],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9年制定印发了三年提升计划[7],对申报企业进行相应的补助激励。
2.2 不足
2.2.1 覆盖面不广 相对于目前定西市有效期内农业品牌的认证数量,“两品一标”认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原因主要有:1) 申请主体对品牌认证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其在短时期内不能产生较大利润,而每次续展换证时需交检测费等,导致认证积极性不高。2) 部分消费者对品牌认证产品和一般产品认知不清,健康消费观念淡薄,无法带动品牌消费需求。3) 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不严。很多终端销售市场进货把关不严,准入门槛低,未严格按照“两品一标”的市场准入标准进货,超市贴有品牌标识的产品较少[8]。其次,有机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价格悬殊,购买者较少,进货量少,导致“两品一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量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2.2.2 监管不到位 在监管中涉及的部门较多,各部门之间存在推诿责任和重认证轻监管现象,部分认证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3 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认证的发展建议
一是对于省市两级对“两品一标”认证的以奖代补政策,由于其仅针对新认证产品,对续展认证没有补助,建议对续展认证的产品进行适当补助。二是考虑到各县区的认证情况与当地政府对品牌认证的重视程度具有较大关系,应尽可能把“两品一标”认证主体纳入政府的农业重点投资项目名单,以调动企业对品牌认证的积极性;同时,将“两品一标”认证纳入对政府考核项目的关键指标,以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品牌认证工作的重视,做好定期抽检、督导检查和续展核查等证后监管,推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安全和品质指标跟踪监测[9],进一步提升认证企业规范用标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率,促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另外,政府要发挥应有的组织协调职能,对有机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宣传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4 结语
近5年来,通过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与加大政策扶持,定西市农业“两品一标”认证在认证面积、认证主体和产品数量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取得较好成效。未来,全市的农业品牌认证工作将按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10],并根据全国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和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文件精神,在已申请续报陇西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上,鼓励各县区政府围绕区域特色产业,积极申请创建省级、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园区。同时,引导鼓励企业、合作社,争创自主商标品牌,积极参与“两品一标”认证,申报“定西种薯”“渭源马铃薯良种”等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定西“独一份”“特别优”“好中优”“错峰头”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甘”味定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有力提升定西市农业品牌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