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方施肥对晚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021-09-22吴翠筠

农技服务 2021年6期
关键词:磷肥钾肥氮肥

柯 伟, 吴翠筠

(枞阳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安徽 枞阳 246700)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效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途径之一,同时可减少无效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水稻是枞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5.93万hm2左右,为进一步校正本县水稻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2020年7-11月通过不同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比试验,探明配方施肥下晚稻作物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位于枞阳县横埠镇雨亭居委会,经度117°30′23.2″、纬度30°53′25.5″,海拔14 m。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湖泥土,前茬为早稻。土壤肥力为有机质33.6 g/kg、全氮1.48 g/kg、碱解氮138 mg/kg、有效磷8.37 mg/kg、速效钾83 mg/kg、pH 5.6。沟渠配套,排灌条件较好。

1.2 试验材料

试验水稻:青香软粳,为晚稻品种。试验肥料: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 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各处理具体施肥量见表1,其中,氮肥60%、钾肥60%、磷肥100%作基肥施用,于移栽前深施;氮肥20%、钾肥20%作分蘖肥肥施用;氮肥20%、钾肥20%作孕穗拔节肥施用。无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0 m2(6 m×5 m),各小区间设置田埂并覆薄膜包埂隔离。

表1 晚稻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设计 kg/667m2

1.4 试验经过

2020年6月29日播种,7月28日移栽,移栽密度18 300株/667m2,11月12日收获考种测产。除施肥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1.5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07整理试验数据,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公式计算各处理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

作物吸收某养分总量=籽粒产量×籽粒某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某养分含量

某养分利用率=[(配方施肥区作物吸收某养分总量-某养分缺失区作物吸收某养分总量)/所施肥料中某养分的总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水稻的经济性状及产量

从表2看出,处理1水稻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最高,分别为92.4 粒和14.5万株/667m2;处理3每穗实粒数最低,为83.0 粒;处理2有效穗数最低,为11.3 株/667m2。各处理间千粒重相同。实际产量处理1最高,为500.1 kg/667m2;处理2最低,为386.4 kg/667m2。水稻配方施肥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实际产量均高于缺素区,表明配方施肥有利于水稻经济性状的发挥和提高及产量。

表2 不同处理水稻的经济性状及产量

2.2 不同处理的养分利用率

从表3看出,处理2、处理3、处理4的水稻植株、籽粒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处理1较少。经计算,处理1每100 kg经济产量吸收的氮、磷、钾量分别为2.21 kg、1.21 kg和3.05 kg,吸收的氮、磷、钾总量分别为11.05 kg/667m2、6.05 kg/667m2和15.25 kg/667m2。处理2每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为1.98 kg,吸氮总量为7.65 kg/667m2;处理3每100 kg经济产量吸磷量为1.04 kg,吸磷总量为4.44 kg/667m2;处理4每100 kg经济产量吸钾量为2.67 kg,吸钾总量11.79 kg/667m2。配方施肥区的氮、磷、钾肥料籽粒的利用率分别为42.5%、32.2%和57.7%。

表3 不同处理水稻籽粒、植株的养分含量 %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实际产量呈配方施肥区>配方施肥无钾区>配方施肥无磷区>配方施肥无氮区,配方施肥区籽产量最高,为500.1 kg/667m2;配方施肥无氮区最低,为386.4 kg/667m2,说明氮素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磷钾次之。该地区土壤在氮素满足的条件下,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配方施肥区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氮肥42.5%、磷肥32.2%、钾肥57.7%,肥料加权平均利用率为44.6%,说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方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磷肥钾肥氮肥
磷肥市场月度分析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国际磷肥市场跌势不减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上半年磷肥行业运行呈现“两降三增”特点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全力做好夏季氮肥生产供应工作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