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曙光初现到文艺复兴

2021-09-22撰文陈佑如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1年25期
关键词:三杰圣母中世纪

撰文=陈佑如(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前言:

14世纪,中世纪逐渐走向尽头,意大利人满怀自豪,回顾遥远的古典时期,曾代表着世界文明中心的他们,力求复兴。文艺在中世纪“黑暗时代”衰败淹没,意大利艺术家、文学家力图复兴,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来到了我们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是“再生”与“复兴”,从十三世纪开始,就已经萌发了这种观念,然而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盛世,是由无数个文学家、艺术家努力复兴所创造出的新时期。

回顾过去,不难发现,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在复兴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除本文提到的文艺家们,另有诸如人文主义者阿尔伯蒂(L.B.Leon Battista Alberti),他不仅对人有着热切地关注,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建筑的发展;而扬·凡·艾克(Jan Van Eyck)、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提香·韦切利奥(Titian Vecellio)、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对客观对象的描绘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伴随着他们的作品,时间逐渐推移,文艺正一步步趋于自然,朝着人性解放的路上靠近。

一、走向自然的艺术家

从十三世纪开始,最先要提起的是恢复了中世纪早期拜占庭艺术的画师——奇马布埃(Cimabue),可以说,他是打开意大利绘画新局面的第一人。他一生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教堂绘制了多幅以圣母为主题的祭坛画,《圣特里尼塔的圣母像》(又名《圣母子荣登宝座》)是其最具标志性的祭坛画,他仍旧遵循拜占庭传统的形式风格:怀抱婴孩耶稣的圣母端坐在画中,周围有天使环绕,宝座下是两位先知。与此同时又在这种抽象的、程式化的形式中注入了他自己新的内涵,奇马布埃所绘的这两位先知已经有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天使的翅膀颜色也有了过渡,圣母的体态也不像之前那般僵直,已经有了柔软的曲线。整幅作品也是讲究对称性,不仅是圣母的宝座、两位先知和天使的姿势和布局,就连色彩上,画面上相对的这些人物服饰颜色都是有所呼应的。他的画作已经向着人间的真实形象靠拢,不再似从前的呆板、僵直。

上图:奇马布埃 《圣特里尼塔的圣母像》 约1280年 133×81cm 蛋彩画 乌菲兹美术馆藏

下图:乔托 耶稣生平壁画《哀悼基督》局部意大利 帕多瓦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阿雷纳礼拜堂)

奇马布埃的祭坛画虽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成为了过渡,但名师出高徒,他的徒弟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成为了革新者。乔托的湿壁画大多是以圣母和基督的生平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以他的画作《哀悼基督》为例,是给人圆雕感的一幅画作,他的作品就像是一扇窗子,人们可以透过这个窗户看到所发生的事件,好像人们正坐在剧场中观看舞台上的表演一般,这是因为他注意到了空间的问题,虽然在那个年代,并不会学习透视法,但他改变了人物的大小,让人物更合适地放在了画面当中,并且有了光影变化,衣褶中有深深的阴影,颈部也明显有了投影,显而易见的,前面的主体人物的服饰颜色要亮一些,比较后面的人物相对会灰一些。画面当中不仅有被光环笼罩的圣人,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这样就使画作更加随意,给民众带来亲切感。同时又从每个人物的神态、动态来表现场景中哀悼的沉痛,即使画面中看不到一些人物的神情,我们也能从他的体态感受这种悲痛。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艺术在几百年中只为娱人耳目,只有乔托的画有关智性。”这就说明,乔托揭开了艺术史上崭新的一章,用他自己的方式,给画作灌注了生命,抛弃过去那些传统的观念,将自己的才华献给了一个又一个的修道院。

二、情感解放的文学家

和乔托同一时代的还有伟大的弗罗伦萨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他对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社会和人们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尖锐剖析,《神曲》是其最著名的作品,描述了在地狱、炼狱、天堂的游历经历,浓缩了中世纪一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他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人们对上帝和天堂的盲目崇拜转向了对人性的肯定与世俗生活的赞美,丰满了人的精神世界,升华了人类道德的尊严。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他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9页但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世俗生活的兴趣,将关于人类道德和人性本质的观点延续下去,证明了人具有自由意志和精神上自我救赎的能力,同时能够引发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变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追求人性的解放。

乔托 《圣方济各接受圣痕》约1295-1300年 木板蛋彩画 313×163cm 巴黎卢浮宫藏

阿尔伯特·欧内斯特 但丁青铜雕塑 高51cm 私人收藏

与但丁齐名的文学三杰还有十四世纪的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和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常被人们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秘密》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场以自我为主体进行的自我治疗、自我救赎的对话。这就说明,彼特拉克重视自我,也引导人们为自我而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多次强调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出于对女性的同情,献给那些爱心萌动的女性,以便她们消遣解闷,并从中能够得到一些警示、启发,同时也减轻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固有成见。薄伽丘通过作品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自由,追求爱情,向往美好。

不难发现,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学家已经开始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

三、升华技艺的早期文艺复兴三杰

文艺复兴绘画首先展开局面的是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真正从技术层面开始显露锋芒。

乔托 《圣方济各接受圣痕》局部

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可以算是意大利艺术家的领袖了,他受聘建成弗罗伦萨主教堂,设计的大圆顶非古典也非哥特式,这个穹顶成为了文艺复兴的独特红色印记。他的目标就是创造新的建筑类型,在这个原本古典的教堂上,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和谐与美丽。

而布鲁内莱斯基的好朋友多纳泰罗(Donatello)是一名雕塑家,他的雕塑《圣乔治》在神态上发生了转变,目光坚定、全神贯注,已经不是中世纪那种安详之美了,并且他开启了浅浮雕的最早尝试,例如在基座上进行了一些扁浮雕。

左图:马萨乔《圣三位一体》湿壁画 1425年 670×315cm 意大利佛罗伦萨新圣母马利亚教堂

马萨乔(Masaccio)依托了上述两位的光环,在壁画中熟练运用了光线和透视,他的《三位一体》已经将透视运用的炉火纯青了,画中的人物甚至看起来和雕像一样,他层层递进的空间效果营造出了一个逼真的礼拜堂。他的笔法虽是朴实无华的,但这种远近透视法成为了西欧美术发展的基础。

四、文艺复兴盛期三杰

右图:多纳泰罗 《圣乔治像》 1415-1417 大理石雕塑 佛罗伦萨奥尔圣米凯尔教堂

文艺复兴的鼎盛期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个时期的每件作品都能被称作是艺术作品的经典,在人文主义的大潮中,艺术家的个性越来越鲜明,艺术家的个性品质甚至成为主导力量。

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da Vinci)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最富盛名的一位,他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被誉为人类天才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画面中耶稣和十二门徒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他摒弃了中世纪呆板的坐成一条直线的构图,贡布里希因此评价他是从“绘画科学”的研究进行创作。他的肖像画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施洗约翰》都有着神秘的微笑公式,动态微妙,还有开阔的场景,都为后人垫下了牢固的基石。

位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的天顶画,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壁画作品,也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完成的鸿篇巨制,4年多时间将一个三十几岁的青年折磨成一个老头,雕塑般的块面感和明暗光影效果,在平面与立体之间得到有效转换,让人物栩栩如生。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的《西斯廷圣母》堪称是将莱昂纳多的晕涂法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体量感融合的最佳典范,画面中红黄蓝三原色和谐一致,周围辅有绿色衬出圣母的高贵典雅,他将世俗的家庭温暖与神性的完美极致地融为一体。

马提尼《天使报喜》乌菲兹美术馆藏

虽然这个时期大师林立,但这三杰在题材和技法等领域已经达到使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结语

十四世纪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给古老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开始注重人的情感,如果说十四世纪是这场文艺复兴的过渡期,那么从十五世纪开始,新的观念生成了,人们发现艺术不仅可以用来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只是简单的反映现实世界所产生的现象。人们在这项伟大的运动中通过技巧越来越追求自然,注重人本身,这已是非常伟大的进步了。

猜你喜欢

三杰圣母中世纪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中世纪欧洲艺术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三天两夜
布拉格:穿越中世纪的心灵之约
晚明公安袁门三杰
白色鸡汤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印度 圣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