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需就是刚需
2021-09-21盛小伟
盛小伟
在一些农民安置房小区,不乏这样的“场景”:小区的空地上,“标准化”地“矗立”着一看就是让住户用来晾晒衣被的杆子及连接的绳子。然而,住户却“不买账”,自作主张地自找地方,自建“设施”进行衣被的晾晒,何故?在于有无阳光之别。
“按图”设置的晾晒之地,首要选择是小区的空旷地带;其次是要整齐划一,利于观瞻,便于管理。而众所周知的是,晾晒衣被根本之选在于要迎着阳光,且照射时间最长化。因为存在着“错位”,“给”的不是“要”的,“要”的没“给”,便只能“私搭乱建”了。应当说,当初晾晒衣杆的规划建设者,已经是有心了,只是事做了但没做到点子上,钱花了但没花在刀刃上,缺憾在于没有真正对接上民之所需(民需)。
另一種“场景”,也与农民安置房小区有关。每逢进入秋冬季,有些住户会忙碌着腌制咸菜(萝卜干,下同)。腌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需要挂起来或“平摊”开来进行晾晒。这一道晾晒腌制咸菜的“风景”,被不少管理者认为有碍观瞻,每逢有检查、参观、创建之类的,在劝导之外时常会伴有呵斥、争执,甚至不乏冲突。
既然称之为农民安置房小区,顾名思义,居住进来的都是失地(征地)的农民。在中国的农村,以千年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到秋冬季,几乎都有腌制咸菜的传统。在物质短缺年代,除了自家食用的生活原因之外,将多余的拿到集市上出售,虽价格不高,还有补贴家用的经济原因;家境困难的学生,求学期间靠自带咸菜来完成学业的也不在少数。腌制咸菜,现在虽然不及以往普遍了,一些在市场摊位上出售的可能已经工业化腌制了,但仍有不少家庭进行传统的腌制,因为这既是生计,也是日子,还是手艺。虽说将农村居住的“腌制”习俗带进有城市属性的小区,显得“有些别扭”,但也体现了一种民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真正的“国之大者”。对百姓而言,美好生活中包含了虽不起眼、但贴心暖心的琐事小事,犹如上述两种“场景”,对城市居民而言,或许是可有可无,但对于农民而言,伴随着从散居村落到集中小区居住的,还有他们传统习俗与习惯等需求功能的位移,虽说大多是具体的小事,甚至有局限性,但一些便利化、低成本的生活习俗,的的确确是一部分住户真正的“民需”。因此,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治理管理,既要对接“民需”、迎合“民需”,更要以满足刚需的理念来勠力而行。
立杆牵绳和腾挪出空间包容晾晒腌制咸菜,不需要花多少功夫和多少钱,只有“对症”和“对路”地“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有可能;善小而为之,有心有情、用心用情,或许没有“显绩”,碰上“形式主义检查”还会被叨扰上几句,但为百姓办事、满足了“ 民需”,就是最大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