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江苏实践

2021-09-21刘大威曾洁

群众 2021年24期
关键词:易腐收运资源化

刘大威 曾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江苏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2016 年首批通过国家十部委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验收后,开始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十三五”期间,南京市高淳区等5 个县(市、区)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乡镇(街道)达151 个,开展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乡镇总数超过300 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出了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时尚,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突出目标引领,科学组织实施。2018 年,按照国家要求,我省制定《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即到2020 年,苏南地区和其他有条件地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有序开展;苏中、苏北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有1 个乡镇开展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在省级方案中,明确了三年行动的年度目标,要求各设区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编制本级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资金筹措方案、村民参与机制、考核验收办法和标准等内容,以县(市、区)为单元对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久久为功。

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多元路径。自2017 年起,分批确定并持续指导全省共151 个乡镇(街道)开展全镇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各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管理,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指导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沛县、常熟市、泰州市高港区5 个县(市、区)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各地遵循“技术要适用、经济可承受、效果能达标”的原则,在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模式和路径,总结提炼了一批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并向全省推广。如南京市高淳区结合产业特点建立了南京首个黑水虻繁育基地,实现农村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南京市溧水区采取“定时定点定线”的收运方式,实现自然村收运体系全覆盖,所有收运车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做到运行轨迹可查、垃圾来源可溯。沛县在实践中探索出“简易化分类、长效化管理、实用化建设、生态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经济化运营”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六化”处置模式。常熟市依托南京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创新采用“液體全元生物有机肥技术”,利用常温液态好氧发酵工艺,通过高效微生物菌种分解有机易腐垃圾,转换成有机液体肥料。泰州市高港区引入市场化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优选专业化服务运营公司,推动全域垃圾分类实现专业化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引》《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建立以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教授为主要成员的省级专家库,并委托相关单位深化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确保资源化利用切实可行。多渠道安排专项资金,并出台具体政策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予以支持。自2017 年开始,省级财政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乡镇(街道)进行专项奖补,各市县也配套了相应资金予以保障。此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户贴一点、村集体拿一点、财政补一点”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加强检查督导,压紧压实责任。2019 年,制定出台《江苏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结合各地试点工作进程,在市、县自下而上逐级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以及试点乡镇(街道)省级评估工作,并将结果应用于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等工作评价。对重点地区以及工作滞后、进展较慢的地区采取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督导的方式,督促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试点乡镇(街道)日常督导,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指导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流、督促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提高试点成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链条长,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性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总结试点成效经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持续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在持续完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科学选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方式,合理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类别,规范设置清晰醒目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同时,持续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引导,有效分开有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单独投放有害垃圾,逐步提高废玻璃、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的收集比例。力争到“十四五”末,苏南地区和其他有条件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苏中、苏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全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乡镇(街道)达到500 个以上。

深入探索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新路径。统筹考虑村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有机易腐垃圾特征等因素,在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技术路线和处理方式,深化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研究,打通有机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好堆肥、沼液、沼渣等资源化产品在农业、林业生产应用中的“梗阻”难题,真正实现“源自农、还于田(林)”。

积极宣传引导推动养成良好习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纳入村规民约和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分类知识,提高分类意识。认真听取村民意见,灵活运用“示范户”“时尚榜”“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让垃圾分类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充分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平台,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我行动”“小手拉大手”和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等活动,形成推动良好生活习惯和乡村文明的共识。

猜你喜欢

易腐收运资源化
考虑工作量平衡的餐饮垃圾多行程收运路线优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易腐果蔬动态保质期评估和库存管理策略探讨
——基于集成射频识别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阿U漫说垃圾分类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易腐垃圾处理技术及其效果研究进展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家庭易腐垃圾处理现状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