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国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礼仪的途径

2021-09-20周继娟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3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周继娟

摘要: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对国人礼仪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在幼儿园阶段教育中,充分重视对幼儿的礼仪培养,使幼儿从小便懂得为人处世的礼仪,明白存于世间的各种道理,对于未来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教师结合国学经典内容开启幼儿礼仪教育,使幼儿知礼仪、行礼仪,培养幼儿高尚品格素养,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礼仪;国学启蒙;培养策略

近年来,人们越发重视国学教育,各类国学课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乘国学教育之风,在幼儿最需要进行礼仪教育的基础阶段结合国学内容进行积极教育渗透,在幼儿心中产生回响,以国学启蒙推动幼儿深化礼仪学习与认知,以礼仪所学指导幼儿学习与生活,使幼儿在教师的积极教育指导下讲文明、懂礼貌,知礼仪、行好路。

一、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幼儿的教育而言,培养幼儿健康的身心是一切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重视幼儿礼仪教育,使幼儿明白道理,懂得规则,以更积极、正面、向上的态度面对自己、周围的人与事,而不是将任性、不懂礼貌、不讲原则等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1]。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无疑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以礼仪所学约束自己,同时能从礼仪学习中明白更多的道理,指引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可谓益处良多。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人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民族认知,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等,是祖国赋予幼儿教育重要的职业与使命。在幼儿园教育中,重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尤其将国学启蒙教育中富有的礼仪教育内容渗透给幼儿,幼儿能从中了解到祖国发展至今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宝藏,幼儿能够对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有较为全面的情感认知,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归属感等重要情感,使幼儿在不断的学习与成长中不断强化民族情感认知,尤以礼仪所学指引幼儿在未来努力学习、奋斗与探索,推动幼儿成为更有民族担当意识的优秀人才。

(三)为幼儿未来良好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信每个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在内心都有一个美好期盼,希望孩子更加独立,学习知识与本领,学会与他人相处等,幼儿园教育更是为孩子未来学习打好基礎。因此在幼儿园重视幼儿礼仪教育,能为幼儿未来良好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为礼仪教育能使幼儿思想更加独立,知晓如何面对家长、老师、同学等,如尊敬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从而在幼儿园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等[2]。随着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不断加深,幼儿所掌握的技能与形成的素养不断提升,教师更有信心、有能力辅助幼儿未来小学学习取得更优异成绩,打好幼儿礼仪素养基础,使之在未来得到更全面发展。

二、运用国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礼仪的途径

(一)重视国学经典教育选材,挖掘礼仪教育内容进行故事渗透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若要实施科学、有效果的礼仪教育,围绕国学启蒙知识挖掘礼仪教育内容,当为幼儿搜集经典、丰富的国学教材,按课次循序渐进实施礼仪教育。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3]。教师将其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幼儿,幼儿既有兴趣认真听教师讲故事,又能在故事中习得礼仪知识,同时对相应的国学知识也有了深刻理解,提升幼儿文化水准,提高幼儿综合素养。如经典国学《三字经》中不乏礼仪知识,教师可以将其进行提炼,转化为礼仪故事分享给幼儿。“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等,都蕴含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教师的娓娓道来中,相信一个个经典故事人物的言行举止都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国学礼仪教育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礼仪活动中

教师结合国学礼仪教育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等作为辅助为幼儿创设礼仪学习情境,同时设置礼仪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强化幼儿礼仪学习理解与认知,以情境照进生活现实,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教育指导,从而将礼仪所学应用于生活。如国学中涉及的主要礼仪包括行走之礼、入坐之礼、饮食之礼等,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营造生活化场景,尤其引入关乎礼仪且对比鲜明的场景,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将相应的国学礼仪内容进行阐述,引导幼儿在观察对比中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示范。如教师为幼儿展现家庭聚餐的场景,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用餐情况引起大家的注意。小朋友A等长辈们开始用餐他才开始吃,不择菜,面前有什么吃什么;小朋友B在菜没上齐前便嚷嚷吃这吃那,大家用餐时他随意转盘,挑菜等。幼儿经过认真观看,结合用餐礼仪所学,便能做出具体判断,同时反思自己生活中是否能像小朋友A那样遵守用餐礼仪等。国学中,用餐礼仪讲到“与人同饮,莫先起觞”“与人共食,切莫先尝”便是这样的道理。

(三)鼓励家庭参与礼仪教育,指导家长利用国学实施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育中,为向幼儿有效渗透礼仪教育,教师还应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到礼仪教育中。教师将有助于幼儿礼仪学习与发展的国学素材传递给家长,家长为孩子营造礼仪学习氛围,与孩子共同享受亲子时光,将国学礼仪进行深入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幼儿践行礼仪,成为知礼仪、有素养、优秀的孩子。教师根据幼儿在校及在家庭中的礼仪学习与表现,树立礼仪之星,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学习国学中的传统文化,将熟悉的传统节日文化等向孩子渗透。孩子明白不同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流传至今的重要意义,如新春佳节问候长辈、共享团圆;清明节悼念先辈,寄托哀思等,都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礼仪内容,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家校合作,提升幼儿礼仪素养。

结语:

幼儿园教育中,广大教师明确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结合国学启蒙内容将礼仪知识进行渗透,培养幼儿礼仪认知、实践等能力,助力幼儿在礼仪教育下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艳珍. 以国学启蒙引路幼儿礼仪教育[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27).

[2]童茜. 结合幼儿实际开展国学启蒙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30):90-90.

[3]郭玉. 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教育论坛, 2020, 3(6):72-74.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