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去”共识下高职教育的校企跨国合作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2021-09-2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跨国走出去共生

丛 倩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便与行业(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传承。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中资企业”)正成为跨境投资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极度缺乏既了解中国国情、通晓汉语,又熟悉本土社情风俗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中资企业天然寻求传统合作伙伴——国内高职院校的支援。中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虽然略滞后于企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强强联合携手“走出去”成为了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共识。无论是社会个体还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都存在共生[1-2]。本文认为袁纯清(1998)在其构建的经济领域共生理论对于研究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间的内涵关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聚焦校企跨国合作的共生内涵解读,共生关系分析和共生发展策略等三个维度,探讨高职院校层面校企跨国合作的逻辑机理。

一、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共生内涵与价值

纵观各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教育与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行业都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以校企跨国合作的形式“走出去”必然遵循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和教育发展规律,探讨其共生内涵,理应首先明晰其发展规律、要素构成和价值意义。

(一)发展规律

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职业教育的源头有两种,一种是源于作坊或工厂的学徒制[3](如中国古代官营作坊工匠制[4]、英国工业革命前的传统学徒制等),一种是源于职业学校本身(如英国1361年创建的埃特伯雷学院)主要开展行业和企业需要的职业和技术技能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较晚,但也与行业企业之间有着血脉联系,有些高职院校是由行业协会或职教社团创建(如黄炎培先生1918年创建的中华职业学校),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实业家为解决工厂技术工人的培训而创建的(如张謇先生1912年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大型企业的厂办校转变而来(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永利铔厂厂办校)。在早期阶段,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现了寄生或偏利共生的低级行为方式,和点共生或间歇共生的简单组织状态。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助推下,构建了基于本国国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不同模式,对于助推本国制造业发展和应用型劳动力培养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双元制”与德国制造等,当前我国的“1+X”证书制、现代学徒制等都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教育治理贡献了中国职教方案。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阶段,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与企业表征了偏利或互惠的高级共生行为方式,连续甚至是趋于一体化的复杂组织状态。

从历史发展和教育发展来看,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具备一定共生关系,也正因此决定了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本质必然。

(二)要素构成

高职院校虽然并没有与中资企业同步“走出去”,但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的高质量阶段,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升,学者和实践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研究。本文试从研究文献的年代数量、主题高频词等维度,基于共生理论的视域分析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要素构成。

基于中国知网以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分别以“高职教育国际化”“校企合作”“走出去”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搜索,生成总体趋势图(图1)。对于“高职教育国际化”“校企合作”的研究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走出去”和“校企合作”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领域但与高职教育国际化相关性较高的不占多数;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自2016年起增长较快且涉及了“走出去”和“校企合作”领域。将“高职教育国际化”作为主题搜索有473条文献,基于中国知网统计并经过同类合并,覆盖30个关键词,使用WordArt软件(https:// wordart.com/)可视化分析,生成“高职教育国际化”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图2)。

图1 基于中国知网的校企合作“走出去” 研究总体趋势图

图2 基于中国知网的“职业院校国际化” 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图谱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和高频词的分析,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内涵表征在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的共生关系中可归纳为由三类要素构成。一是共生环境,“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资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开放的延展空间,“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为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等指引了明确的工作路径;二是共生主体,高职院校当仁不让的担当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协同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但是也应清醒的看到参与主体中政府、行业协会等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共生模式,校企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鲁班工坊、国际交流合作、产教融合等展示了一段时期以来,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共同“走出去”的主要实践模式——协同。

(三)价值意义

1.解决企业境外应用型人才匮乏的困境。通过对一些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成功实践[5]进行梳理,发现大多数中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都实施了本地化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标准国际化等举措并形成经验,而之所以需要上述举措,正是由于投资目的国本土的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中资企业内部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公司通过主导或参与制定的行业或技术标准需要与与国际标准体系衔接以增强国际话语权。高职院校培养的正是中资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双方在人力资源的供需上彼此适配;高职院校的专业基本覆盖了中资企业所在行业,双方在专业技术技能上彼此适配。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协同,以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如外国留学生现代学徒制项目)、境外办学(校企合作的境外办学机构)、订单式员工培训(承接企业海外培训项目)等方式,为解决中资企业境外技术人才匮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职教方案。

2.驱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双高计划”作为国内高职院校的建设标杆,在其总体目标中,对列入计划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提出了提升国际化水平的要求”[6]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无疑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之一,“走出去”是以“双高”院校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国内高职院校在完成上一轮质量建设后发展的必然结果,检验办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也是加速国际化进程的迫切诉求,即在更广阔天地展示和辐射建设成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国际人才。这些诉求自发驱动着高职院校依托职业教育的积淀和优势携手中资企业共同“走出去”,积极开展教育输出,为各国提供中国高职职业教育的方案和标准。

二、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共生关系与模式

基于共生理论,在校企跨国合作构建的不断发展进化的共生系统中,高职院校和中资企业作为主要共生单元具有共生关系,不同的外部环境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共生模式。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环境和职业教育现代化阶段中,协同正是本阶段两者的主要共生模式。

(一)共生环境

随着“一带一路”的骨架搭建完成,“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建设,通过整合沿线资源,优化构建更加有效的国际合作体系。新冠疫情以来,欧美各国经济持续低迷,主要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日趋谨慎,而中国企业的全球投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号召力,在高铁、装备制造、通信等领域的话语权不容置疑。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经过十年建设,框架全面建成,职业教育办学成效显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职教20条的适时出台,更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改革深水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二)共生单元

1.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实施主体,以能力培养和技术传授为特征与其他教育类型明显区别、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广泛的专业覆盖门类与其他职业教育显著不同,从而形成自身的差异优势,同时兼有价值观推广和文化传播功能,联合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自推力大。

2.中资企业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既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者、见证者,又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者、受益者。根据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7],中资企业对非金融类境外持谨慎稳重的态度,总体稳中有进;而我国对外劳务输出正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并非是“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对于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需求下降,而更多的是受限于投资目的国对于本国劳动力就业的保护和国际劳工的限制、我国技术技能劳动者使用外语交流沟通能力不高而雇佣成本较高等。中资企业出于效益考虑,更需要雇佣成本低、职业素质高、技术技能水平高、文化认同且语言交流顺畅的劳动者。

图3 2014-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与对外劳务派出数据统计

3.政府是“走出去”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见表1)的制定者和顶层设计者,行业协会是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牵头者也是协调者,为了确保高职院校质量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的劳动力与产业发展相适配,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参与产业与职业教育、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联动,各国比较典型的职教模式中,在框架设计、标准制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体现了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引领、协调和参与。

表1 中国政府有关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与制度

(三)共生模式

协同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不仅个体之间存在协同,不同系统之间、不同资源之间也存在协同。对于当前一段时期的主要共生模式——协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从国内学者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者的经验总结来探讨。经过对研究文献和网络文本的梳理,发现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和协同企业“走出去”方面的意愿强烈、实践丰富。本文参考《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8]提出的7个“国际影响表”指标和国内高职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的先进经验和案例,认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协同形式:

三、校企跨国合作“走出去”的发展趋向与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使得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迎来新机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必将推动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跨国合作“走出去”进入上升发展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各国抗疫模式虽有不同,但企业界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教育也不能幸免,特别是国际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许多国家选择关闭学校或停止线下课程,教学模式及相应教学配套需求都发生了改变。我国高职院校为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形势,可从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的共生关系入手,深入探究并完善其协同模式,把准校企跨国合作的共赢趋势,在完善框架机制、参与产能合作、把握时代机遇等三个维度着眼对策寻找路径。

(一)完善框架机制,多方参与共建趋向对称互惠共生

共生理论指出,共生系统具有从低级、底层、简单向高级、高层、复杂进化的发展趋向,在这一进程中,各共生主体都应以一定的共生行为参与共建共生系统,在发展进化中实现利益平衡,无限趋向对称互惠共生的状态。在本文所探讨的共生系统中,除高职院校和中资企业作为主要共生单元具有明显的协同行为外,政府、行业协会、境外组织等也是系统中共存的多个共生单元,在当前一段时期的主要共生模式表征为多方协同,而高职院校与中资企业的跨国合作要实现互惠共生,就需要各共生单元明确自身定位、共同参与,特别是在前期参与度不饱满的政府和行业协会更应主动发力贡献力量。政府部门应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完善协同平台的顶层设计、部署精准化的合作战略、打通各方资源的对接通道、细化管理规定和支持政策等,如正在筹建的“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就是在多个政府部门支持下整合资源;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开通的“校企合作国际人才网2.0”,为外国留学生、“走出去”企业和学校间架设桥梁。近年来,不论是官方背景还是民间自发成立的,各类冠以“一带一路”的联盟各自抱团、同类型主题的联盟或研究会目不暇接,既有各显神通助力“一带一路”如火如荼,但也有“挂牌即成立、开会即运行、自立山头各自为政”的状态,行业协会应立足宗旨发挥优势,以完善规范标准、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合作机制等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如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东盟中心指导下的中国-东盟职教院校合作联盟,通过召开国际论坛、遴选特色合作项目、举办成果展等,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教领域常态化、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平台。

(二)深化校企协同,参与产能合作助力“一带一路”

国际产能转移在经历四次浪潮后,2015年我国政府发布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内学者认为新的浪潮正在形成中,即在我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以中国优势产业和产能为主要支柱向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为代表的区域迁移,以提升沿线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装备制造等水平,带动和助推沿线国家参与构建相应产业链和供应链。高职院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不仅仅可以通过校企跨国合作的各类形式携手“走出去”,还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培训支持、技术攻关指导、标准制订等方式,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园区这一更高层次的国际产能合作重要平台提供职教方案,发挥教育优势培养适配的劳动力,促进新的生产力。

(三)把握关键机遇,配合开放大局应对后疫情时代

为应对疫情,短期内跨国教育流动有所放缓,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正是国际政经局势紧张之下的缓冲地带,从长期来看国际教育交流必将很快重启。全球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就业萎缩在导致失业率提升的同时,也会迫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选择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来提升竞争力,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必将迎来利好。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东风之遇,高职院校正当大有作为,在国际人才培养和跨国校企合作中发挥特色优势,协同中资企业为投资目的国提高劳动力素养和提供就业机会、在重启经济中提供中国职教方案推动文化认同,配合大局在后疫情时代科学预判把握机遇,在实现多方共赢中彰显价值。

猜你喜欢

跨国走出去共生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兵器 多元共生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