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某社区老人炎性饮食与老年衰弱相关性的研究

2021-09-19王敏娟黄利李程亮张栋林石颖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0期
关键词:炎性程度资料

王敏娟,黄利,李程亮,张栋林,石颖鹏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衰弱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不可避免的生理病理现象,会导致生理储备和机体功能下降的一种老年综合征,表现为机体易损性增加、应激能力减退,可显著增加老年人跌倒、住院、死亡的发生率,衰弱作为老年相关症候群中的一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衰弱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对衰弱的大量研究报告显示,慢性炎症在衰弱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影响肌肉骨骼、免疫和血液系统,导致衰弱的发生[1]。有研究表明饮食会引发炎症反应,以全谷物类和蔬菜、水果、鱼类等的高摄入,红肉和黄油的低摄入为主的地中海饮食模式,与低炎症水平有关[2]。而高脂肪和精制谷物为主的西式饮食与较高水平的炎性因子如CRP、IL-6 和纤维蛋白原有关[3-6]。用来评估个人饮食的炎症潜能的炎性饮食是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得来,已被大量应用于临床研究中,但炎性饮食与衰弱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的关系,探讨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

1 资料与纳入标准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5 月至2019 年11 月在西安市某社区就诊同时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320 例,其中男性147 例,女性173 例,平均年龄为(78.6±4.8)岁,依据Fried 衰弱表型将老年人分为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三组,通过食物频率调查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获得老年人的日常饮食数据,并计算出个人炎性饮食评分。

1.2 纳入标准

①性别不限,年龄≥65 岁,民族限汉族,居住在本社区管辖范围内6 个月及以上;②无意识障碍及语言交流障碍,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处于疾病终末期或疾病活动期的老人;②痴呆的患者,③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失能、残疾的老年人;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老年人。

2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2.1 资料采集及判定标准

(1)资料采集:详细询问纳入标准的老年人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饮酒史、婚姻状况、文化教育程度、月收入、慢性病共存史(主要包括以下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节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则认定为疾病共存)等。

(2)判定标准:①吸烟史:持续吸烟时间大于6 个月,平均每天吸烟的总数量≥5 支;②饮酒史:酒中折合乙醇量计算公式为:浓度× 体积×0.8,男性每周≥200g,女性每周≥100g;③高血压病史:既往已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或者在本社区体检过程中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者;④糖尿病病史:既往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或者在本社区体检可以诊断糖尿病者;⑤冠心病病史: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者,或本次在本社区体检时新发现的心电图明显异常者,或有心慌、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者;⑥关节炎病史:既往已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明确诊断的,或新出现功能障碍伴有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

2.2 老年人衰弱诊断标准

衰弱的诊断目前广泛使用Fried 衰弱表型,主要从生理层面界定衰弱。根据Fried 衰弱表型中的5 条诊断标准:不明原因的体质量减轻,肌力减退(握力下降),低体能,运动减慢(步速减慢)和疲劳。5 项指标中满足1 项则记为1 分,总计5 分。得分为“0”分记为无衰弱老年人,得分为1-2 分记为衰弱前期老年人,得分≥3 分则为衰弱患者[7-8]。

2.3 炎性饮食计算

炎性饮食是在个人膳食炎症数据和全球平均摄入量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该数据提供对每个食物成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稳健估计[9]。纳入人群回忆3 天内的饮食数据,通过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计算出每种膳食的成分含量,依据国际上统一的膳食炎症指数公式计算出个人炎性饮食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Z 评分=(该种膳食成分或营养素日摄入量-该种膳食成分或营养素全球人均日摄入量均数)/该种膳食成分或营养素全球人均日摄入量标准差[10]。

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 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皮尔逊积矩相关分析炎性饮食和老年衰弱的相关性。P<0.05 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相关临床资料比较

4.1.1 老年人相关临床资料在老年人衰弱分组中的比较

老年人非衰弱期、衰弱前期和衰弱期三组间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饮酒史、吸烟史、疾病共存史、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月收入的比较中显示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1)

表1 老年人衰弱分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n=320)

表1 老年人衰弱分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n=320)

4.1.2 老年人炎性饮食四分位数分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

炎性饮食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中,炎性饮食四分位数组间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史、饮酒史、慢病共存史、婚姻状况、文化教育程度、职业的比较结果中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表2 老年人炎性饮食相关临床资料比较(,n=320)

表2 老年人炎性饮食相关临床资料比较(,n=320)

4.1.3 炎性饮食在不同衰弱程度的老年人中的比较

炎性饮食对不同衰弱程度的老年人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见表3。炎性饮食与不同衰弱程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895、2.653、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4,P<0.005)(表3)。

表3 炎性饮食在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中的比较

4.1.4 促炎饮食组与抗炎饮食组在不同衰弱程度的比较

促炎饮食组和抗炎饮食组与不同衰弱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促炎饮食组和抗炎饮食组在不同衰弱程度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促炎饮食和抗炎饮食与不同衰弱程度的关系

4.1.5 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相关性分析

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炎症饮食与老年人衰弱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415,P<0.001)。(表5)

表5 炎症饮食与老年人衰弱相关性分析(n=320)

4.1.6 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偏相性分析

在控制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等变量的情况下,对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r=0.407,P<0.001)。(表6)

表6 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偏相关分析(n=320)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具有相关性,且二者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15,P<0.001),在控制相关变量(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的情况下,炎性饮食与老年人衰弱也呈正相关(r=0.407,P<0.001),说明老年人炎性饮食评分越高,则老年人衰弱的发病率越高,反之炎性饮食评分越低,老年人衰弱的发病率越低,这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授团队关于更具促炎饮食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越高的结果一致[11-12],这也说明了炎性饮食可能为老年人衰弱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既往我们对老年衰弱的干预强调以营养为基础,后又加用微量元素和运动,通过对炎性饮食的研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炎性饮食是预防老年人衰弱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3-15]。

6 展望

随着近年来学者对衰弱的深入研究,衰弱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衰弱过程是可干预的[16],尤其对于衰弱前期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衰弱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控危险因素和可控危险因素,比如不可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等[17-18],这些不能通过医疗或者生活方式的干预而改变。大量的研究表明可通过改变可控因素影响老年人衰弱,其中预防老年人衰弱的关键是老年人行为的改变[19-20],这提示我们从饮食方面去干预衰弱意义重大。

全科医生作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可立足于社区,通过健康宣教、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做好一级预防。而炎性饮食可作为一种新途径研究饮食、炎症与衰弱关系,国外已有大量研究显示炎性饮食与各种慢性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我国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及临床均开展较少,考虑到各地饮食习惯差异,未来应鼓励学者在我国不同地区更多开展此方面的研究,以期通过对饮食的控制延缓衰弱的发生发展,阻止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炎性程度资料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