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2021-09-18曾杨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数字时代图书馆

曾杨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价值;评估体系

摘 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空间的三种形态,分析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定位,探讨了图书馆空间价值的评估维度,提出了发挥图书馆空间价值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8-0097-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流通的媒介越来越多,图书馆受到新技术的冲击,亟须转型发展。图书馆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结构,寻求数字时代转型发展的突破点,努力成为数字时代信息服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传统图书馆主要为民众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展现了其储存知识的基本职能。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应积极构建功能全面、服务内容丰富的共享空间,创造知识,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存储知识的功能,致力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播。为了更好适应读者信息获取行为的转变,图书馆应打造集借、阅、创新、创造于一体的实体空间。图书馆应依托网络技术,拓展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确保民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空间概念已得到深化和拓展,通过对图书馆空间价值进行研究与评估,有助于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并为读者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

1 图书馆空间的三种形态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空间可以被解读为实体服务空间、信息行为空间与虚拟交流空间三种形态。

1.1 实体服务空间

图书馆实体服务空间指的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创新服务的物理场所。为了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图书馆不仅打造了环境良好的阅览空间,为读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还购买了先进的智能导航与索引设备,降低了读者获取文献的时间成本[1]。

1.2 信息行为空间

图书馆的信息行为包括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行为。在评价图书馆空间体系的过程中,读者的阅读行为信息,即个人空间表现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维度。

1.3 虚拟交流空間

虚拟交流空间是图书馆实体服务空间的网络化延伸。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网络获取数字资源。因此,图书馆搭建一个动态的、立体化的虚拟交流空间,为读者提供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资源获取平台,不仅能提升资源利用率,保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和有效性,还能加强与读者的交流,增强读者的黏性。

2 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定位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定位正在向纵深延展,一方面,图书馆物理空间布局更加智能与高效;另一方面,图书馆虚拟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2.1 图书馆物理空间布局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图书馆物理空间布局的智能化发展,因此,图书馆在规划物理空间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读者的基本需求。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因此,其应打造动静分离、采光良好、阅读氛围浓厚的阅读空间和自习场所,提高读者对物理空间的满意度。二是读者的智能化需求。数字化阅读方式已成为当代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因此,图书馆应在物理空间配备网络设施、自助借还设备,提高读者的检索和借阅效率[2]。

2.2 图书馆虚拟空间布局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规模不断扩大,数据量呈爆炸性增长态势,因此,图书馆除要加强对纸质文献的存储和开发、构建智能化的物理空间外,还要重视虚拟空间的布局。图书馆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学科覆盖面全、内容丰富的特色数据库,将线下的服务项目延伸至线上,支持读者通过网站或第三方程序进行资源检索、获取、下载等操作,降低读者获取服务的成本,延伸自身的服务功能[3]。数字时代,图书馆应将自身打造成集文化传承、学术交流、知识孵化、社交休闲、资源互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服务中心。

3 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价值评估维度解构

对图书馆空间价值进行客观评估,能够为图书馆提高服务效能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空间价值的提升。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价值评估维度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需求维度

数字时代,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图书馆应进一步贯彻“读者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来说,图书馆要掌握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和专业的读者利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频率、感受、习惯,从基础设施使用情况、软硬件设备需求情况和虚拟空间利用情况等角度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具体的指标如图1所示,图书馆可根据这些指标,对空间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与总结,形成较为细致的读者需求评估体系,并据此开展空间再造工作。

3.2 质量维度

质量维度是指用户对图书馆空间的满意度,是衡量图书馆空间价值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指标:一是图书馆物理空间布局与虚拟空间布局是否体现出数字化的特点与优势。二是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空间服务项目时是否出现过不满情绪。三是馆员以用户身份对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的评估[4]。例如,目前部分图书馆在规划物理空间布局时引入了数字化控制的智能感应设备,光照、温度、湿度等数值会根据馆员设置的固定值自我调节,保持恒定状态。图书馆可通过调查问卷或在网站主页设置服务版块的方式,获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空间布局进行改造和完善。

3.3 效能维度

与上述需求维度和质量维度的评估相比,效能维度更侧重于读者一段时间内对图书馆空间价值的评估。图书馆可利用数字技术对读者周期内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掌握读者利用不同空间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制作周期内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效能表。

4 发挥图书馆空间价值的策略

4.1 打造个性化的特色空间

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为图书馆开展多元化的空间服务提供了支撑,图书馆在规划空间布局的过程中可积极获取不同读者群体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例如,针对自主学习的读者群体,图书馆可设置安静的阅读室,配备相关的书刊、电子资源及物品储存柜;针对自主创新的读者群体,图书馆可构建创客空间,为其提供3D打印、数字加工等设备,搭建虚拟的创客交流平台,推动创客间的沟通交流,使具有同样梦想的读者能够在沟通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5]。

4.2 重视虚拟空间的改造

图书馆可利用数字技术对虚拟空间进行布局。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设计的IC服务模式具有典型性,IC模式由三部分构成:物理层、支持层与虚拟层。物理层包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实体空间;支持层包括相关的技术专家、咨询馆员与志愿者;虚拟层包括网络课程、参考系统与专业数据。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服务虚拟布局利用大数据和GIS数据技术,不仅支持大量读者同时在线进行学术交流,还能即时存储新知识,为读者提供从申请立项到学术研究再到成果产出的一站式服务。公共图书馆可借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服务模式,对虚拟空间进行改造,纵向延伸服务功能,形成嵌入式的服务体系,使读者能够在知识获取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图书馆虚拟空间的便利和快捷。

4.3 提供體系化的配套服务

数字时代,图书馆空间价值的评估维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布局和空间服务设计时,要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图书馆要合理分配,前后衔接,为读者提供体系化的配套服务。例如,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凭借其链条化的空间服务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空间服务系统的先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具体来说,上海图书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打造了良好的资源分享平台;积极发挥协同效应,加强与其他知识服务机构的沟通交流,为读者构建了立体化的资源供给体系;利用平台优势,为创客项目找寻潜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了创客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晶,贺海侠.图书馆空间再造价值评估研究现状[J].农业图书情报,2019(10):54-61.

[2] 王贵海,刘莹.高校图书馆空间价值评估体系及其模型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4):34-40.

[3] 赵静,王贵海.美澳高校图书馆空间价值评估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4):31-36.

[4] 杨雯景.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评估与改造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1):17-21.

[5] 陈力.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12.

(编校:孙新梅)

收稿日期:2021-07-16

作者简介:曾 杨(1984— ),柳州市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数字时代图书馆
图书馆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