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的意义

2021-09-18卢青琳

课外语文·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镇西意义

【摘要】当代语文教育家李镇西在汲取了前人教育思想理论后,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他自己的一套民主教育思想。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呈现出了“尊重学生心灵自由、培养学生平等意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丰富内涵。在面临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学习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对于开展人文教育、实施共享教育、发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5-017-03

【本文著录格式】卢青琳.论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的意义[J].课外语文,2021,20(25):17-19.

李镇西不仅是一名特级中学语文教师,而且在教学思想上颇有研究,比较突出的是他的语文民主教育思想,为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他介绍说:“语文民主教育就是充斥着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权利、给学生心灵自由、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和谐相处、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他的思想重在关注“人的发展”,即人的思想、精神的提升和个性、能力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实施民主的语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宽容等民主观念,有利于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公民。

一、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

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就是尊重他们思想、言论和创造的自由。因此,李老师在备课时会充分考虑学情,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在课堂上,他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给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平台,还时时互动,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对话交流;在写作方面,他强调真实与自然,允许学生随心所欲写自己的文章。还提倡开放多元的写作形式,自由发挥,不受限制;在作文讲评中,采用民主化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给学生足够的尊重。

(二)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平等,不仅指形式上的平等,更是人格、感情、尊严、权利上的平等。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与学生既是人格、感情上平等的朋友,也是一起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同行者。其次,在生生关系上,他们不仅尊严平等,更重要的是权利的平等,尤其受教育权,这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并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同学间互相尊重、和谐互助、平等友爱的氛围。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就应该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民之间除了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外,还要保持人格上的独立、平等”。因此,我们在尊重、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发展,既要有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能力,也需要依附社会,融入社会,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不仅是每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更多是指一个人在兴趣、气质、性格、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及稳定性。李镇西认为“民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解放——人的心灵、思想及创造力的解放,换句话说就是解放人的天性,实现个性自由”。关于个性,顾明远先生曾在会议上说到“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有个性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所以在语文个性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正是语文民主教育的使命。

对于教育而言,民主既是内容,也是形式,更是一种追求。实施民主的语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独特个性和发展创造精神,并受益终身。

二、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的意义

(一)有利于人文教育的开展

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滋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李镇西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实际上就是语文教育中所渗透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核心强调尊重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有利于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利于实现多元化的语文写作与讲评。

1.营造了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李镇西非常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多元解读文本,不用害怕说多说错。他鼓励学生多发表不同看法,与教师或他人展开观点争鸣,锻炼发散性思维。此外,他还鼓励学生大胆地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并一起探讨交流。“在这样极其开放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灵被打开,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话题引导他们想出有个性、有深度的问题”,让问题点燃求知欲,然后展开提问,师生互相探讨,使语文课成为思考的王国。这种开放自由的问题课堂有助于学生拥有舒展的心灵、发散的思维,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智的启迪和潜能的激发,从而贯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培养人文精神,实现真正的民主。

2.推动了多元化的写作与讲评

李镇西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允许他们写自己的文章。但写作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不受任何限制,所以必须摆脱模式化和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要求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他强调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的过程,若形式过于呆板,学生的双手被隐形的枷锁束缚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无法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因此,作文不仅要内容丰富,形式也要不拘一格。例如课堂作文、日记、周記、读书笔记、板报、手抄报等都可以。此外,写作的文体也有多种多样,应广泛涉猎,不必拘泥于一种。

作文讲评是李老师写作课的重要环节,它有两大特点:讲评的民主化、做人与作文相统一。首先,在讲评时有六大常用模块,分别是“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出谋划策、恕我直言、老师试笔”,每一模块都是师生共同参与,自由发言。对于学生合理的观点大家会予以采纳,错误观点也会给予包容和理解。这正是体现了讲评的民主化。其次,他在讲评时不仅就作文而讲作文,还自然而然地融入为人处世的道理,将作文与做人放在同样的思想高度上,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了亲切、自然和真实。这充分体现了做人与作文的统一。

(二)有利于共享教育的实现

共享教育即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课堂和谐融洽,前提是双方平等。因此,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形成统一尤为重要。

1.利于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李镇西把教学内容比作食物,认为课堂师生关系历经了“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三种模式。“填鸭式”就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诱导式”教学中,看似是教师在引导,但都在其预设的条件范围内,事实上还是统领着学生的思想,并无自由可言;“共享式”则是师生“平等对话,愉快共享”。相比较而言,后者更能体现课堂师生关系的新境况,它新在重新确立了师生平等和谐的共享关系,并重新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晰自己的主导地位,将授之以鱼、讲解知识转变成了授之以渔、传授方法;教师的角色逐渐转换成一位启发者、引导者、参与者。

不论填鸭式抑或是诱导式,信息的传递都是单向的、静态的。“而共享式的教学则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双向发展的动态过程,他们在对话情境中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这样和谐的关系下,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教师也能愉快施教,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都有帮助。这是“共享式”师生关系能够达到的教育目标,也是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2.使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相统一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既是学习者也是建构者。作为学习者,他们以不断学习知识为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促进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建构者,学生能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取新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这种由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印象更深,收获更多,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虽然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但能力有限,在学习方法、内容、技巧等方面仍需要教师指导。所以,教师在对话与共享的教学模式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精神指导。教师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人格引领。对话不仅指师生对话,还包括学生与文本、与读者的对话,“当学生面对一些有争议需要引导的话题时,教师及时行驶自己的发言权,真诚发言,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的选择和建议”,这样一来教师身上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努力奋斗。当遇到学生的见解比教师更具真理性时,教师应主动请教,以朋友的身份互相探讨学习,取长补短,教学相长。这种求同存异、尊重多元的民主精神正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的。

自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但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价值引导以教师为主导,但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当二者相统一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作用,这就是平等对话的共享教育带来的意义。

(三)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发展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學会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使其形成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宗旨的教育”。李镇西的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1.积极发展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李镇西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正是语文民主教育的使命,所以他主张实施创新教育。首先,教师要有思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关键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其次,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创新,帮助学生开启思想的阀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他深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教师应尊重并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他们营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尤其是敢于向权威说‘不”。只要教师善于为学生提供机会并正确启发引导,他们所迸发出的创造潜力定是无限的。

2.促进了语文教育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任何教育都不可重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语文教育的个性发展。并且李镇西认为语文教育是最具个性的教育。但现在的教学模式太过僵化,在教参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的背景下,连教师的个性空间都备受压迫,何谈发展学生的个性?面临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要依靠国家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语文教学开拓更广阔的个性天地;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素养等的学习,努力在当下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从而让教育充满个性。

总而言之,李镇西的语文民主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他的思想首先是尊重,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且多思多想多写,营造了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推动了多元化的写作与讲评方式;其次,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形成平等共享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对话中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教师的价值引导;最后,他还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开展极具个性又充满民主气息的语文教育。在实施新课标、深入进行新课改的今天,他的民主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漫谈[J].中学语文,2004(6).

[2]杨春茂.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欢.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傅晨琛.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初探[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5]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附  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统编本语文教材研究”(项目编号:19YJCZH266)。

作者简介:卢青琳,女,1997年生,陕西商南人,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一在读。

猜你喜欢

李镇西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怎样让别人打不倒你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用心做一碗教育“清汤面”
诗里有你
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