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组间手术室医师

杨 红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调兵山 112700)

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普遍的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随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针对患者治疗中的心理、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给出合理的干预方案。因此,需要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并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体验。手术室舒适护理,针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心理问题和生理变化等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在手术治疗中获得了舒适的护理体验,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具体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44例参照组和45例探讨组。参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为18~75岁,中位年龄(50.23±6.45)岁;探讨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为19~75岁,中位年龄(51.08±6.18)岁。89例患者的手术类型包括普外科40例、妇科手术30例、骨科手术19例;麻醉方式分别为全身麻醉、脊髓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分别为45例,30例和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于术前做好手术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为患者清理血迹、穿衣、送回病房。

1.2.2 探讨组 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如下。第一,术前护理:①术前,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医师到患者病房进行探视,与其进行交流,告知其手术流程、麻醉方法等,解除其对手术不必要的担心。②护士为患者介绍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手术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③认真回答患者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④组织病友会,让手术成功的病友进行演讲,传递正能量。

第二,术中护理:①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在24 ℃左右,将湿度保持在50%左右。并提前将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理。②术前30 min,提前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③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消除其陌生感,并向患者告知术中注意事项。④建立静脉通道,并告知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用途以及其优势,讲解留置后的注意事项。⑤采用温柔的语气,对患者进行术中注意事项的指导。让患者减少恐惧感的同时,配合手术治疗。⑥进行麻醉诱导前,为患者做好心电监护,对其体温、血压、心率等变化进行观察。⑦指导患者进行舒适并且适合手术治疗的体位的摆放。并握紧患者的手,陪伴在侧,对其进行鼓励,与之交谈,减少麻醉带来的疼痛感和恐惧感。⑧术中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对其不适感觉进行缓解,必要时报告给医师。

第三,术后护理。①术后为患者擦拭身上的血迹,清理伤口,进行消毒。②同时为其盖好被子,穿好病号服。③通知家属手术结果,告知家属注意事项。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④妥善安置各种引流管。将患者送回病房。⑤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⑥对患者进行后续跟踪和随访,调查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体验,为以后的手术室护理做好准备。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患者术后心理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为准。SDS评分在50分以下为心理状态正常,SAS以53分为临界值,>53分即为有焦虑情况。二者均为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3.2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本研究专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邀请患者对护理质量、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与分数成正比。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3 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数据进行统一计算。使用(±s)、t值以及百分率和卡方进行组间对比计算。当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治疗前其SAS和SDS评分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探讨组的两项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探讨组总满意度是97.78%,参照组是79.55%,组间比较探讨组更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分,±s)

注:a与两组干预前相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探讨组出现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参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组间比较探讨组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40)。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一直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对自身疾病和手术知识了解不够深刻,加上对手术效果有过分的担心,导致他们的情绪变化比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安抚[1]。而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还要在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工作,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保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体验,提高手术效果[2]。由此看来,手术室护理至关重要。

舒适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在内的舒适体验[3]。改善目前手术室机械化、程式化的护理方式。在手术室中进行应用,可以对患者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将护理时间延伸到整个围手术期[4]。使患者从健康、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舒适体验,为手术室操作做好准备,减少其应激反应,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可提高护理效果和预后效果[5-6]。通过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从冰冷的机械操作,变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7]。针对患者由于心理因素、麻醉和手术疼痛刺激造成的应激反应,对其进行情绪安抚,可以提高预后效果。术前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医师对患者进行探视,不仅拉近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陌生感,还能够对患者的心态进行调整,使他们对手术充满信心,同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8]。与病友分享信息,吸取正能量,患者也能够增强治疗成功的信心。通过护理人员对手术专业知识和医师的手术成功案例进行介绍,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担心,缓解其情绪,使其安心接受治疗[9]。认真回答患者的问题,使他们心中的疑惑得到肯定的解答,更加坚定了他们进行手术治疗的信心。在术前对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对手术室器械进行消毒,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治疗前其SAS和SDS评分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探讨组的两项评分更低(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探讨组总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为79.55%,组间比较,探讨组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探讨组出现2例,总发生率为4.44%,参照组出现8例,总发生率为18.18%,组间比较,探讨组更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40)。表明对行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舒适护理,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其进行细致的、全方位的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并缓解其术中、术后的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组间手术室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