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模式研究
2021-09-18孙道媛
孙道媛
(青岛市市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0 引言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有较大的人员流动性,这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具有较高的院感防控意识[1]。研究表明,免疫力越低的人越容易被各种病原菌侵袭而导致感染。本单位接待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主要是孕妇和年龄较小的儿童,这两大类人群都对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医务人员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会增加这些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另外,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2]。因此需要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得到降低。本研究将综合干预措施应用在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中,收到了比较理想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中心的50 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其中6 月之前作为干预前阶段,7 月之后作为接受综合干预后的阶段。按照入选人员的工作性质实施分组,详情如下:(1)医技组:入选人员数量为20名;(2)医生组:共入选25 名;(3)护士组:共计入选5 名。统计入选研究对象的工龄,介于1-24 年,均值为(6.83±1.67)年;年龄最大的为51 岁,年龄最小的为20 岁,均值为(36.11±4.68)岁。所有入选对象均从事临床一线的治疗、护理、检查、门诊等相关工作,且能够完成本次调查研究。
1.2 方法
入选人员均接受综合干预,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成立院感防控干预小组:组员包括各相关科室的主任、负责院感防控监督工作的人员。通过召开小组会议,对接受干预之前及干预后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以及防控措施方面的知识、洗手依从性等情况进行调查,并组织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让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加丰富的院感防控知识,提升工作责任感。此外,院感防控干预小组成员通过外出学习,掌握更多先进的干预知识,使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3]。(3)小组成员根据掌握的科学工作方法,结合入选研究对象的职业性质不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形成细化的工作条例,同时对医务人员实施相关制度、条例的教育培训,并制成便于携带的宣传手册,使医务人员能够随时翻阅学习。在工作台、洗手池等位置张贴无菌操作流程图、洗手规范等,随时起到提醒作用[4]。(4)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考核,制定完善的、可执行的考核标准,且考核结果和奖金绩效挂钩,促使医务人员能够更积极主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5]。(5)采取PDCA 循环管理模式实施院感防控工作的干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监督落实,促使工作质量能够持续改进[6]。
1.3 观察指标
对入选医务人员接受干预前后的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比较。(1)院感防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操作流程、防控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满分为100 分。(2)手卫生:通过隐蔽观察法统计洗手依从性。(3)接受干预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 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接受综合干预前后各组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评分比较
本研究采取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掌握院感防控知识的情况进行考核,结果显示,相比于接受干预之前,在干预后,各组的知识评分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接受干预前后的院感防控知识评分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人员接受干预前后的院感防控知识评分情况比较()
2.2 接受干预前后各组手卫生执行情况比较
相比于实施综合干预之前,接受综合干预之后,各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实际执行手卫生次数/应执行手卫生次数×100%)均得到了明显提升,且对接受干预前后的医务人员进行洗手情况的抽查,正确洗手率从干预前的90.00%(45/50)提升到了干预后的100.00%(50/50)。各组干预前后洗手依从性见表2。
表2 两组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洗手依从性比较
2.3 接受干预前后各组洗手合格率比较
接受干预后,被调查的人员接受洗手后的合格率检验,结果比干预之前有明显提升,接受对比的数据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洗手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密度高,且流动性大,来往的人员中携带的病原菌、微生物也多种多样,加之各项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场所具有较高的发生感染的风险[7]。来往于本中心的人员主要包括医务人员以及建卡孕妇、儿童及其家属等,由于孕妇、儿童人群处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的状态,因此更应当做好院感防控工作。为了使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控制,更好地保障院内各类人员的健康以及安全,我们在工作中加强了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通过成立干预小组,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培训等多项措施,促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规范有效的执行无菌操作、手卫生等。研究表明,接受干预之后,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升,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合格率也得到明显改进,这对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质量有重要价值[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