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住院时间影响

2021-09-18陈德慧杨英捷任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5期
关键词:盆腔开腹宫颈癌

陈德慧,杨英捷,任婕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0 引言

宫颈癌是具有较高临床发病率的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从此类疾病的发病年龄来看,主要为中老年人,其中存在免疫力低下、多孕多产、吸烟、多个性伴侣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发病。对于宫颈癌患者,需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这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手术为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其中开腹手术虽然使用广泛,但是其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特点,疗效也有待提升[3]。而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微创手术,近年来在宫颈癌患者中的使用也不断增多。为了了解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实施了观察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月,研究对象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共入选120 例,根据治疗方案实施分组:(1)研究组60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介于38-55 岁,中位年龄为(45.39±4.57)岁;其中鳞癌和腺癌患者人数分别为55例、5 例;(2)对照组60 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年龄介于37-56 岁,中位年龄为(45.97±4.13)岁;其中鳞癌患者共有54 例,另外6 例患者为腺癌。两组患者的肿瘤分期均为Ⅰa 期或Ⅰb 期。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各项一般资料情况,均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治疗方案,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确保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将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患有代谢性疾病、合并其他肿瘤、血液疾病等情况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手术方法

将患者接入手术室之后,对其实施全身麻醉,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手术医生在患者左下腹做25cm 长的纵行切口,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实施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完成后做好止血处理,并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冲洗,之后将手术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后常规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术后镇痛等。

1.2.2 研究组手术方法

该组患者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手术体位为膀胱截石位,且保持头高臀低位。手术切口位置在肚脐上方,切口长度为1cm。做好切口之后,将大号戳卡置入,之后建立人工CO2气腹,将患者腹压控制在13mmHg。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将腹腔镜从切口置入,在反麦氏点做切口,长度为0.5cm,将小号戳卡从该处放入,在脐与两侧骼前上嵴连线的2/3 部位做1.2cm 切口,置入大号戳卡,将举宫杯置入,然后对患者实施常规盆腔淋巴结清扫、广泛子宫切除术。术毕,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冲洗,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术后实施抗感染等相关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指标情况:(1)手术情况,如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 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 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更优,两组各项指标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中有2 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尿潴留患者各有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计8 例,其中有3 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有2 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另有脏器损伤、肠梗阻、淋巴囊肿患者各1 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为中老年,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宫颈癌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并且该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成为了影响女性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类型[4]。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等,在疾病的发生早期,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而使得患者的病情不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5]。而疾病一旦发展到晚期,不但加重患者痛苦,还可发生转移,使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受更大的威胁。为了广大女性的健康,我国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宫颈癌的筛查以及治疗工作,这对于提升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让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

手术为宫颈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其中开腹手术的临床应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但是该术式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比较大的创伤,且受到患者肥胖、盆腔粘连、术野不清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导致肿瘤清除不彻底的情况[7]。且患者术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期,这个期间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也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有效弥补了开腹手术存在的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术野不清晰等诸多缺陷[8]。而要想保障腹腔镜手术获得理想的疗效,还需要确保医护人员十分了解盆腔结构,且操作技术娴熟,设备精良度高[9]。本研究中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更优,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这说明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多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盆腔开腹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Survivin、NF-кB和STAT3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