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1-09-18刘迪金永德侯佳宾金玉莲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损失

刘迪 金永德# 侯佳宾 金玉莲,2#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急症,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1]。关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有多种假说,包括血管、感染或病毒、自身免疫、应激反应、膜迷路积水[2~4],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所有年龄人群均可出现突发性聋,而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人是特殊人群,往往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其疗效有可能差于无基础疾病的其他人群。但目前关于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相关报道较少[5~9],其临床特点及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诊治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老年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方法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经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并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91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2015年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1]。

1.1.2 分组 根据年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60岁的患者为实验组[2],<60岁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15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0±6.1岁;男性62例(39.0%),女性97例(61.0%);听力损失左侧87例(54.7%),右侧72例(45.3%)。对照组232例,年龄40岁~59岁,平均年龄51.1±5.4岁,男104例(44.8%),女性128例(55.2%);左侧122例(52.6%),右侧110例(47.4%)。

1.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初次发病;(2)单侧发病。排除标准:(1)双侧突发性耳聋;(2)行颅脑MRI、颞骨CT提示颞骨侧颅底病变、听神经瘤等蜗后占位性病变;(3)经相关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患有中耳病变;(4)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绝对禁忌患者。

1.2 辅助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和既往史,进行听力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纯音测听、声导抗、颅脑MRI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功能等。

1.3 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制定的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标准,以500、1000、2000、4000 Hz的平均听阈为依据,将听力损失进行分级:0级(正常):≤25 dB HL;1级(轻度):26~40 dB HL;2级(中度):41~60 dB HL;3级(重度):61~80 dB HL;4级(极重度)≥81 dB HL。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老年性听力下降,因此在诊断突发性耳聋时,参照对侧耳听力。界定听力损失程度时,高频听阈减去已有的听力下降,已有听力下降参照对侧听阈。剔除对侧耳为非老年性听力下降特征(高频渐降型听力损失)病例。

根据2015年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1],将本组患者的听力损失类型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

1.4 治疗方法

根据2015年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1]的听力损失类型进行分型治疗。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患者采取激素治疗+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注射)+甲钴胺口服治疗。关于激素治疗,全身用激素(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 mg/kg)3~5天后改为耳后激素治疗(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另予巴曲酶治疗,若无高压氧舱治疗禁忌的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针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的激素治疗采取如下方案:伴有高血压患者,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行全身用激素和耳后激素治疗;伴有糖尿病患者,在密切监测血糖的情况下只行耳后激素治疗。治疗第8天复查纯音测试。

1.5 听力疗效评定

(1)痊愈:患者治疗后损失的听力恢复正常或达到健侧耳水平或达到发病前水平;(2)显效:患者治疗后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30 dB;(3)有效:患者治疗后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15~30 dB;(4)无效:患者治疗后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不到15 dB;(5)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等级资料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基础疾病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患耳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缺血性脑病、颅内缺血灶等基础疾病方面,实验组患有高血压(33.3%)、糖尿病(20.8%)、腔隙性脑梗死(45.3%)与对照组患有高血压(18.5%)、糖尿病(10.3%)、腔隙性脑梗死(18.5%)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有缺血性脑病(19.5%)、缺血灶(10.1%)与对照组患有缺血性脑病(16.8%)、缺血灶(22.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明显增多,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比较

2.2 两组临床症状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耳鸣、耳聋、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例,%)

2.3 听力损失类型的比较

两组患者中,实验组患有低频下降型占5.7%,高频下降型占4.4%,平坦下降型占44.6%,全聋型占45.3%。对照组患有低频下降型占16.4%,高频下降型占8.6%,平坦下降型占35.3%,全聋型占39.7%。实验组患者的低频下降型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听力损失类型比较

2.4 听力损失程度的比较

实验组中不同听力损失所占比例分别为轻度5.0%,中度25.2%,重度25.2%,极重度44.6%;对照组分别为轻度14.7%,中度25%,重度21.1%,极重度聋39.2%。老年组患者以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较多,入院时听力损失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听力损失程度比较(例,%)

2.5 就诊时间的比较

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以1周为界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81.8%在1周以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为70.7%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5。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比较(例,%)

2.6 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分别为痊愈8.2%,显效12.6%,有效17.6%,无效61.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别为痊愈82.2%,显效12.1%,有效18.1%,无效47.8%。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38.4%)明显低于对照组(52.2%),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6。

表6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外淋巴瘘、内耳微循环障碍、遗传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2~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方法。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突发性耳聋也逐渐得到关注。虽然老年人突发性耳聋并不罕见,但相关报道较少[5~9],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不明确。

3.1 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突发性耳聋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的占比较高,这与周长明[10]、Chen等[6]的结果一致。年龄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11],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12],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引起内耳微循环病变,是突发性耳聋的易患因素。但关于突发性耳聋与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面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与高血压[6,10]、糖尿病有关[6,10,13],也有学者认为与其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14~16]。高血压、糖尿病是否为老年突发性聋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突发性聋患者伴腔隙性脑梗死的占比较高。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临床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人突发性聋患者并不少见,但目前关于老年人突发性聋伴脑梗死鲜见报道。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液粘稠度、高血脂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17]。很多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腔隙性脑梗死,大多数并无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毛细血管病变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既可以使脑内动脉发生微栓塞导致腔隙性脑梗死,也可能影响内耳血供,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造成听觉器官功能损害,从而导致突发性聋[18]。但老年突发性聋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2015年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1]指出,不同类型的听力曲线可能提示不同的发病机制:低频下降型多为膜迷路积水;高频下降型多为毛细胞损伤;平坦下降型多为血管纹功能障碍或内耳血管痉挛,全聋型多为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听力损失类型方面以低频下降型较少,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实验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变较少累及低频区(耳蜗的顶转)。听力曲线以高频下降型为主,提示实验组突聋常合并老年性聋,实验组突聋发病前常已存在听觉器官的功能减退[19]。突发性聋患者全聋型占比最大,其次为平坦型[20]。老年性突发性聋以全聋型多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综上考虑老年人突发性聋以低频下降型少见,其他类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聋型)多见。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特点,老年性听力损失首先累及高频区(耳蜗底转),因此考虑老年突发性聋也可能出现高频下降型听力损失。老年患者往往伴有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血管纹功能障碍或内耳血管痉挛、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可以出现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听力损失。在听力损失程度方面,实验组患者以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为较多,听力损失较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耳鸣、耳闷、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提示老年人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这些临床症状方面无特异性。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眩晕为突发性的影响因素[13]。

两组患者在就诊时间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1周内就诊的比例(8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7%)。本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就诊时间短,说明老年人对听力损失有较高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有助于听力恢复,但其疗效并不理想,这可能与其内耳病变及听力损失程度较重有关。

3.2 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预后

我国2007~2011年的突发性耳聋多中心临床研究[11]表明,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但该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纳入年龄阶段为18~65岁,并没有体现老年突发性耳聋的预后特点。本研究中,实验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差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虽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的疗效差于对照组[8,9]。实验组突发性耳聋的治愈率较对照组低,并具有显著差异[7]。因此考虑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差。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可能与年龄、基础疾病、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损失程度等因素有关。影响老年人突发性聋疗效的首要原因可能是年龄,许多研究也证实年龄和突发性聋预后密切相关[10,11],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差使得老年突发性聋患者疗效不理想。老年人常伴发基础疾病,也有可能影响其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突发性聋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等基础疾病。突发性聋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不存在显著相关性[15,16]。伴与不伴腔隙性脑梗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其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伴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疗效差于不伴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18,21]。腔隙性脑梗死对老年人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影响仍不清楚。

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2周内治疗效果优于2周后就诊患者,说明就诊时间越早效果越好[22~24]。2019年美国突发性耳聋临床实践指南[25]建议患者应在起病2周内得到治疗。因为内耳血供无侧支循环,初期毛细胞功能是可逆性损伤,经积极治疗,可使其功能恢复;但当缺血时间较长,会使毛细胞受损程度和范围增加,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即使改变内耳的缺血、缺氧状态,其功能也很难得到完全恢复[22]。

我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低频下降型疗效最好,平坦下降型次之,而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效果不佳[26]。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突发性聋以低频下降型少见,预后差的其他类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多见。因此,考虑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差。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受听力损失程度影响[27]。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可直接反映耳蜗的受损情况,听力损失越重,耳蜗受累越严重,对药物的敏感性越差,治疗效果越差[28,29]。在突聋已知的预后因素中,初始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影响预后。因此考虑听力损失类型与听力损失程度会影响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听力损失越重,其疗效越差[30]。

笔者对老年患者预后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①因老年人的年龄特点,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耳蜗同样出现退行性变化,一旦出现功能障碍,机体的恢复能力也较弱;②老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较多,有血管硬化、微循环障碍。③与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有关,其听力损失类型以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为多见,听力损失程度重,预后较差。

由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加之样本量较少,无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查明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损失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两败俱伤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
菜烧好了应该尽量马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