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艺术特征及演唱探究
2021-09-18陈剑
陈 剑
引 言
蒙古族民歌充分反映了北方草原音乐文化,通过歌曲将人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且歌曲中对于蒙古人民生活风貌的描述十分生动形象,为此蒙古族民歌也得到广泛的关注。蒙古族民歌的音域相对较宽、结构相对庞大,意境极其深远,这些音乐特点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相对较高。《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蒙古族民歌中典型的代表作之一,曲风悠扬豪迈,创作手法与演唱技巧独特。
一、概述
(一)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席慕容,著名诗人、当代画家、散文家、作家,于1934年出生于重庆、长于台湾,就学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去到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在此期间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其中《七里香》及《一棵开花的树》等文学作品享誉海外。观其文风可知,其作品大多走舒缓及柔美路线,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爱情及思乡为主,也常见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个人文学创作功底较强、创作风格较为独特,作品内容透露出的情感细腻动人。
曲作者乌兰托嘎,蒙古族作曲家,自幼便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先后求学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及中央音乐学院,是我国一级作曲家,不仅在作曲方面天赋突出同时在指挥方面也深有研究,其代表作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及《草原在哪里》,由此可知其创作题材大多为草原歌曲,曲风格外悠扬与豪迈,其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情感表达较为直接,饱含深情且易达成共鸣。
(二)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民族声乐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得到快速发展,且声乐作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解放战争后席慕容举家至台湾避难,90年代末两岸加强沟通交流,在此契机下他回到日思夜想的草原故乡。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因纪录片了解到席慕容的传奇经历并邀请他编创《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的歌词。席慕蓉用文字表达出离乡背井的苦恼与惆怅,歌词感人至深,题材立意深远,同时邀请著名作曲家乌兰托嘎作曲,为此具有不凡的艺术价值。
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艺术特征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曲式结构为A+B+C:
A部分共有13小节,主题相对鲜明,11~13节为第一乐句,突出了主功能和弦;14~16节为第二乐句,虽无明显的旋律跳跃但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以变化八度音程这一独特手法来强调浓重的情感色彩,这一乐句的主和弦反复出现并以其五即音作为结尾;17~19节为第三乐句,和声主要以下属功能和弦为主;22~23节为第四乐句,以属和弦为主,且作为第一乐段的结尾部分采用了叙事的手法,随着旋律的推进其情感色彩越发浓厚,这一部分虽无起伏变化的旋律但情感尤为真挚。第24小节为B部分的开端,以下属和弦为主,故事情节随旋律进行得以开展,此时下属和弦以及主和弦交替出现,加强了音乐冲突,至情绪顶点时延长结束音,同时在和弦伴奏处做了急促的上行变化,从而顺利将情绪带进副歌,歌曲的整体张力也得以加强,为后面的部分做好了铺垫工作,旋律十分流畅,将听众带入歌曲的高潮部分。C部分即歌曲的结尾部分,由16小节组成,从主和弦向下变为属和弦过渡再返回主和弦,进而形成循环式运动,运用了七级的大跳音程来表达副歌的情感,并因此升华突出了蒙古音乐的特色,最后落于调式主和弦主音,成为这首作品的点睛部分。
(二)调式调性分析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为A羽调式,主旋律部分主要含有38个小节,调性调式相对单一,也没有明显的音阶变化,创作时并没有运用过于繁琐的作曲手法,以6/8拍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蒙古族传统民族声乐作品的局限性。作者为了能够更加生动的表现音乐形象及激动的思乡情绪,在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推进来逐渐加强情绪表达,而中间只有一处做了旋律上的细小变化,以此来凸显情感的转折,而第二部分乐曲的整体速度相对稍快,用于表示激动的情绪十分适用,创新采用了分节歌式的旋律写法,直至第38小节处予以速度放慢处理,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渲染情绪效果,第三部分的结尾处以为长音音程为主,整首曲目的调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音乐分析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以突出民族性特点为主,采用了传统民族性调式手法对旋律予以更好的设计,赋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作曲家充分运用了现代和声技法,对核心音调予以延伸处理,以此来体现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蒙古族歌曲中运用长调,使独特的音乐形式字少腔长,且旋律呈现反复变化的特点,整首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是由弱变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充分展现了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曲风、简单明了的歌词及深远悠长的情感表达,其音乐结构紧密、前后呼应且层次分明,每个章节都存在新的音乐素材且主题各不相同,歌者在演唱时会适当加入波音,更加突出民族性特点。歌曲采用了大量的跳跃音程来烘托生动形象的歌曲意境,同时采用离调进一步强化主题并升华情感,在和声的衬托下钢琴伴奏织体越发丰富,向“一曲多调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四)节奏、旋律特征
作曲家在创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时,巧妙的应用了6/8拍节奏,希望通过轻盈的节奏形式来充分表达蒙古族音乐中独有的豪放色彩,同时以大跨度的音程跳跃来突出情感变化,通过精巧设计以减缓因局促音程而带给听众的不适感受,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连绵且悠扬的音乐风貌,音乐作品中还适当联合了小跳及级进的写作手法,节奏及旋律特点较为突出,其中大跳绵延而小跳细腻,歌曲的旋律以波浪式不断推进,再配合变化与重复处理,成为烘托情感基调的更为重要的方式,进而体现出蒙古族民歌创作中所遵循的平衡原则。
(五)风格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为蒙古族风格,主要凸显了鲜明的民族性,作曲家采用了创新的叙事创作手法,以此来契合歌词内容,歌曲由叙事逐渐过渡为情感表达,将作者对草原家乡的热爱娓娓道来。歌曲中不乏蒙古族特有的长调风格,表达时大量使用衬词:“啊”、“哈”及“嗬咿”等较为常见,给人以辽阔壮美之感,其意境之深远较为突出,且为突出民族性特点,部分歌唱家还会在其中加入波音技巧。平铺直叙的方式配合音程的大跳处理,对突出情感的复杂及变化均具有重要与意义。
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演唱处理
(一)咬字、吐字的处理
对于演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对咬字及吐字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整首歌曲以叙事及抒情为主,其歌词内容来看分别有三个主韵,即“ang”、“u”与“e”,而在押韵及归韵时最大的要求即为准确。我们以“ang”为例,歌曲开始部分“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可爱的家乡”,“香”、“乡”演唱“ang”韵脚时有赖于口腔的打开状态,演唱时非常容易出现吞字的情况,当演唱时字咬不清楚时,就无法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演唱时应当将发音位置靠前。以“唱”字为例,本身口腔打开已经相对较大,在演唱时要更加注意对字头的控制。再以“曾经”一词的闭口音很容易因口腔空间不够而无法产生有效的共鸣,几个字连续进行时口腔应当处于放松且自然的状态,当延长音为闭口音时,更应该将口腔打开,尤其是“i”韵,为避免字音僵化,演唱时应当注意头腔的使用。对于歌曲中常常出现的情感语气词而言,咬字切不可太靠前,需要保持相对柔和的情绪,以“啊”字为例应当捎带叹气感,以轻轻诉说来完成这个字的演唱,在歌曲高潮部分即情感最为强烈之处,押韵时应当将口腔充分打开从而获得较深的气息支撑。
(二)音色与音量的处理
对于演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音色音量的控制应当以轻柔为主要原则,将音量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情感的表达,以轻柔的音量为来进一步体现回忆、遐想及感怀等复杂心情。第一部分中“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这一句应当以小音量为主,弱声起唱,由于这里并没有实景描述而只有对话中的草原形象,为此可以看作是作者的遐想部分,下一段中“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一句出现了实景描写,为此语气应当转为诉说,音量渐强直至情感变化处,语气词相对较多,由诉说逐渐转为宣泄其音量也从减弱逐渐转变为坚强,当情绪点达到高潮时,音量应当逐步增强,既有宣泄又有哭诉,内心活动十分丰富。在这里演唱者应当注意的是,演唱时音量的强并不代表唱重音,这首歌的情感基调为抒情,高音部分以呐喊的方式进行,虽然音量不好控制,但为确保叙述及抒情之间的完美过度还应当对最强音的音量予以控制,且不可以爆发的形式予以表现,否则就会与这首歌所要表达的基本情绪背道而驰。音色与这首歌的整体风格密切相关,演唱者应当以柔美的音色为主,在凸显内蒙古风格时应当遵循由弱到强的发音规律,注重长调式装饰音的使用,字少而腔长用于凸显歌曲的磅礴气势,演唱者在演唱“父亲的草原”的“草”字时还可以适当增加波音,在表达叙事元素时并不需要太多的装饰,尽可能贴近自然去诉说即可,而在表达抒情元素时应当以饱满的音色来打动听众,在情感宣泄处,应当采用柔和的音色来表达对草原的依恋。
(三)演唱情感的处理
对于演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演唱者在处理情感表达时应当以故事背景为前提,深入了解作者的经历以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贯穿于整首歌曲的元素始终为“爱”,有第一次见到草原的兴奋与激动,同时又有背离家乡的无奈与感伤,开头部分为讲述故事,为描绘景象采用了叙事手法,但情感表达以兴奋及激动为主,随着故事的进展,感情也由激动变为欣喜再逐渐转为遗憾与悲痛,为此演唱者在演唱时应当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进行情感的表达,温柔似水的诉说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对情感的细腻处理才能达到与听众的思想共鸣。
(四)技术难点的处理
技巧的灵活应用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对于演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音乐作品时,为突出民族性特点,演唱者需要掌握蒙古族风格的演唱技术同时运用好气息,演唱者应当把握长调风格,注重延长音的处理,同时注重装饰音的有效表达,尤其是在一些凸显情感的语气词上,根据不同的乐段及不同的情感变化在不同的节拍处加入装饰音,从而保证声断气不断,以此来营造蒙古族民歌的辽阔意境,且波音的演唱尤为重要,数量应当适中,从而确保整体意境,足够的气息支撑体现在延长音上,开头处不可使用较强的气息去推动,反而应当缓缓流动,以此维持整首歌曲的温婉风格并实现音色上的高度统一,如果说某个字的时值为12拍,演唱者在第10拍或11拍处即可换气,有效避免因换气仓促而影响下一句的正常演唱同时确保演唱的流畅性。
结 语
蒙古族音乐以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所以在演唱时更加需要注意唱腔咬字,否则会失去作品应有的风格和韵味。《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作为典型的蒙古族民歌,因其明了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情感及创新的手法而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内蒙古民歌的独特性及民族性。本文通过对其调性调式及节奏旋律等为代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来加强对歌曲本身的了解,同时结合其音乐特征进行深入的演唱诠释,无论是咬字吐字的准确,还是音色音量的柔美,亦或是对情感表达及技术难点的把握,都应当成为演唱者的具体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