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如何科学用药

2021-09-17易晓梅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利尿剂心衰受体

易晓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水平不断的进步,许多病症已经可以治愈,但慢性心力衰竭依旧是医学界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中,还可能是由急性心力衰竭转换而成。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及住院率居高不下。本文就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科学用药进行一定的知识科普,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1.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是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循环、体循环淤血和外周水肿)。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脏毒性药物、放射性心肌损伤、免疫及炎症介导的心肌损伤等。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2.如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癥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和外周水肿。那么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征兆有哪些?首先就是患者感到运动耐量降低且伴随着呼吸困难,四肢乏力等现象,或出现下肢水肿,或腹部出现饱胀感。还有一些患者是由于遗传等因素,自身属于心力衰竭易发病群体也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并前往医院就医。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BNP、NT-proBNP以及其他的检查检验进一步明确是否有慢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由很多种,常见的有: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通过外科手术来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从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还可以采用机械辅助、心脏移植等手段来进行治疗。现阶段我国多数心力衰竭都选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心衰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肥胖、糖代谢异常)进行干预控制。例如: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那么首先要对患者的高血压病症进行控制,然后再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还要做好患者的体重监测,如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增加,患者可能已经出现液体潴留从而导致心衰症状加重。

3.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及科学使用方法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慢性心力衰竭多采用药物治疗,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心血管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危险因素等,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利尿剂

所有的有液体潴留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都需要适量使用利尿剂,利尿剂是唯一能充分控制和有效消除液体潴留的药物。通常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先从最小的剂量开始,然后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剂量。如果有部分患者出现利尿剂抵抗的现象,可以增加口服利尿药剂量,加用其他的口服利尿剂或口服改为静脉使用。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这种药物需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身服用,除非患者对该药物有严重异常反应或禁忌不能用药。从最小的剂量开始,慢慢增加。用药剂量的调整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症状来进行调整的,如果部分患者自身还患有其他的疾病,则要根据病症酌情调整用药剂量,药量增加速度要适当。一旦药物剂量调整到合适的剂量,那么就需要终身维持。

(3)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是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衰死亡率。

(4)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有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能改善症状,降低死亡、住院、猝死风险。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要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螺内酯。

除了上述几种药物之外,还有伊伐布雷定、洋地黄类药物,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都是治疗心衰的常用药物。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护理及预防手段

在上文我们也简单的介绍过,影响心力衰竭的因素有很多种,因此心力衰竭的日常护理也要更加注意。如果日常护理不到位,很有可能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展成为难治性的心力衰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以改善症状,提高活动耐量。合理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及尿量,保持心情的愉悦,保持良好的睡眠,按照医生的要求合理规范用药。用药期间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肾功能、电解质及尿酸。定期心内科门诊随访,随访初始为1-2周1次,病情稳定后为1-2月1次,如有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发作、水肿、腹胀等不适,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利尿剂心衰受体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山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在并成立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毒蛙为什么不会毒到自己?
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不可或缺的药物
中枢神经突触长时程增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