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2021-09-17黄丹

医学概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黄丹

摘要:目的:分析對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促使其心脏功能康复与改善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运用渐进式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LVEF、FS均高于对照组,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41%,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促使其心脏功能康复,并可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渐进式康复护理;心脏功能康复;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危害性极高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猝然缺血以及缺氧,进而导致心肌坏死,其症状为胸骨后疼痛,甚至休克,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现阶段对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介入术,而术后科学的护理服务也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以及降低其复发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1]。以下将分析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本院7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46~78岁,均值为(59.8±1.3)岁;梗死部位:前壁27例,侧壁7例,以及高侧壁3例。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5~79岁,均值为(59.7±1.4)岁;梗死部位:前壁26例,侧壁7例,以及高侧壁4例。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进行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日常生活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联合运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方法为:(1)组建康复护理服务小组:由护理人员主治医生等共同组成康复护理服务小组,组内成员共同协作进行患者的康复护理。加强病情监测,密切关注心功能状态,由护理人员负责完成患者的康复护理实施,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状况以及生理状况进行评估,制定符合实际的康复计划;(2)心理康复护理:与患者进行密切的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同时进行鼓励安慰和支持,疏导其负性情绪。引导家属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提升其康复训练中的依从性;(3)运动康复护理:患者于手术后第一天需指导其保持卧床休息,同时护理中可对其远端肢体实施被动活动,鼓励患者配合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每次约为十分钟,以及每日可练习三次。患者的术后洗漱以及进食等都在床上完成,指导其术后床上排便的正确方法。在手术后的第二日可鼓励患者进行床上坐起,以及完成肢体关节的各项主动性活动,患者的饮食以及洗漱等自理活动可在床上进行自主完成。在手术后第三日鼓励患者进行床边站立练习,随患者病情的康复逐步提升训练时间,患者的进食以及洗漱等活动可在床边自主完成。手术后第四天,可指导患者在床边或者室内进行缓步行走,每次约100米左右,同时日常的进食以及洗漱等活动可在病房内自主完成。在手术后第五日可鼓励其在病区走廊进行缓步行走,同时延长行走距离,并适当完成下楼梯活动。手术后第六日进一步增加步行距离以及上下楼梯练习;(4)出院康复指导:在患者出院之前可完成的水平运动实验,结合实验结果为其制定符合实际的院外康复计划,盯嘱其院外的注意事项以及严格依据计划方案完成家庭康复训练,通过电话、微信等开展随访和指导。

1.3评价标准

2组患者均于护理干预1周后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估,(1)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从而评估其心功能的康复效果。(2)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统计,其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乳头肌功能失调以及心源性猝死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 ),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LVEF、FS均高于对照组,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

2.2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41%,对照组为18.92%,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近年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猝死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及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介入术式是对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其心肌缺血和缺氧,为了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其并发症率以及病死风险,还需要在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服务[2]-[3]。渐进式康复护理属于近年来新型的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在患者术后早期开展渐进式的康复锻炼指导,从而帮助改善其术后的心脏供血,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并预防各类并发症[4]。在锻炼期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延长活动时间以及提升活动量,从而可改善其康复信心,进一步提升康复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渐进式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促使其心脏功能康复并可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谭卷.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4):687-690.

[2]张淑梅. 分析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193-194,196.

[3]喻朋佳,杨丽青,王平.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采用Ⅰ期心脏康复护理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69-172.

[4]鲁海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开展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价值分析[J]. 特别健康,2020,28(21):254-255.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脏素mRNA基因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