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的实践研究
2021-09-17张艳艳
张艳艳
摘要:目的:观察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慢阻肺的患者,从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展开比较。结果: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FEV1、FVC、PaO2)及護理满意度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人性化护理干预;实践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为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慢性支气管炎与有明显特征的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症状表现为气流受限、咳痰咳嗽、胸闷等,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呼吸衰竭及肺心病,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慢阻肺多发于老年群体,为提高临床疗效,积极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还应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以我院9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例,通过对其中45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慢阻肺的患者,时间为2020.3~2020.4,从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16;年龄为60至82(71.03±5.86)岁;病程为1至12(6.13±2.07)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17;年龄为61至81(71.01±5.84)岁;病程为1至11(6.10±2.0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知晓实验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其他肺部疾病者、重要脏器障碍者、精神障碍者等。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
1.2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也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打扫病房并消毒,定时开窗通风,简单的健康教育等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人性化护理干预,操作的内容如下:
(1)人性化心理护理。慢阻肺的病程比较长,患者心理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进而出现各种负面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与他们展开良好的交流,再根据交流的结果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慰、疏导。同时,将慢阻肺的相关知识、治疗流程及效果等,详细向患者介绍,还可酌情介绍本院治疗成功的病例,用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使其充分意识到,在病情康复中,维持良好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性化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坚持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及鱼类等,指导患者戒烟酒,禁食油腻生冷、过咸过甜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食管造成刺激,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人性化呼吸指导。根据病情可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告知其放松肩颈肌肉,将一手放置在胸前,另一只收放置在肚脐部位,拇指放在胸骨剑突下放。在吸气的时候将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动。经鼻吸气到肚脐部位。在呼气的时候,需要经口缩唇呼气,腹部内陷,用手对腹部轻压处理,以便增加腹压推动膈肌上升,以便将气体尽量呼出。
(4)人性化运动护理。先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逐渐从被动练习过渡到主动练习,从站立逐渐到上下行走楼梯练习,按照适度原则进行运动锻炼,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喜好合理选择有氧运动项目,例如慢跑、太极拳、扩胸运动等,以促使肺功能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PaO2(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检测;并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 )表示计量资料(FEV1、FVC、PaO2),用%表示计数数据(护理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护理后FEV1、FVC、PaO2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为97.78%VS 80.00%,P<0.05。见表2。
3.结论
慢阻肺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等特点,通常会伴发气喘、呼吸困难、反复持续性咳嗽等症状,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反复发作[2]。为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及预后效果,还应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
人性化护理为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其要求医护人员应具备人性科学的认知,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其权利及人格,给予人性化的关心与照顾,具有整体性、关怀性等特点[3]。本研究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水平(FEV1、FVC、PaO2)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人性化护理中,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可及时为患者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加快身体恢复;呼吸指导可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运动护理可增强患者身体素质,提高氧气吸入量,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宏.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06):1085-1087.
[2]赵凌.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9):68-70.
[3]孙建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