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数列”专题解题分析
2021-09-17张文涛
张文涛
摘 要:通过对2021年高考数列试题的解题分析,给出典型试题的解法、分析和归纳,并由此给出备考建议.
关键词:高考数学;数列;解法分析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等素养起着重要作用,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因此,该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综观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所有试卷均对数列内容进行了考查. 本文针对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的数列试题进行解法分析,整理出基本类型和特點,提出本专题教学与备考的建议.
一、试题分析
2021年高考数学数列试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围绕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运算,等差数列的证明,等差(比)数列的性质,数列求通项、求和,数列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考查. 同时,侧重对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类比、归纳等重要数学思想的考查.
1. 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运算
等差(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差(比)数列中的一类基本问题,等差(比)数列涉及五个基本量[a1,n,dq,an,Sn],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来解决.
例1 (全国新高考Ⅱ卷·17)记[S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3=S5],[a2a4=S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使[Sn>an]成立的[n]的最小值.
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d≠0].
由题意,知[a1+2d=5a1+10d,a1+da1+3d=4a1+6d.]
解得[a1=-4,d=2.]
所以[an=2n-6].
(2)由(1),得[Sn=n2-5n].
要使[Sn>an],即[n2-5n>2n-6],
解得[n<1]或[n>6].
由[n∈N*],得[n≥7].
所以使[Sn>an]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7.
【评析】该题第(1)小题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运算,可以根据题意直接联立方程组,求解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进而求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2)小题的本质是解关于[n]的不等式,并由此确定[n]的最小值,求解过程中特别要注意[n∈N*].
2. 等差(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常见性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如果[an]为等差数列,则当[n≥2,n∈N*]时,[an]为[an-1,an+1]的等差中项.
(2)如果[an]为等差数列,则[am+an=ap+aq?][m+n=p+q].
(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相邻[k]项的和[Sk,S2k-Sk,S3k-S2k,…]成等差数列.
(4)已知[an],[bn]为等差数列,则[λan+μbn+m]也为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也有类似的常见性质.
例2 (全国甲卷·文9)记[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 若[S2=4],[S4=6],则[S6]的值为( ).
(A)7 (B)8 (C)9 (D)10
解:[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知[S2],[S4-S2],[S6-S4]成等比数列.
因为[S2=4],[S4-S2=6-4=2].
所以[S6-S4=1].
解得[S6=1+S4=1+6=7].
故答案选A.
【评析】该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根据试题条件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S2],[S4-S2],[S6-S4]成等比数列,求出[S6-S4=1],从而进一步求解答案. 当然,该题也可以通过解含基本量的方程组而得到答案.
例3 (北京卷·6)《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通用规格有五种. 这五种规格党旗的长[a1,a2,a3,a4,a5](单位:cm)成等差数列,对应的宽为[b1,b2,b3,b4,b5](单位:cm), 且长与宽之比都相等. 已知[a1=288],[a5=96],[b1=192],则[b3]的值为( ).
(A)64 (B)96 (C)128 (D)160
解:由题意,知[288192=a1b1=a5b5=96b5].
解得[b5=64].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2b3=b1+b5=192+64].
所以[b3=128].
故答案选C.
【评析】该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可以解出[b5],进而根据等差中项求出[b3],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3. 利用[Sn]与[an]的关系求通项
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是[an=][S1,n=1,Sn-Sn-1,n≥2.]
例4 (全国乙卷·理19)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bn]为数列[Sn]的前[n]项积,已知[2Sn+1bn=2].
(1)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解:(1)由已知[2Sn+1bn=2],得[Sn=2bn2bn-1],且[bn≠0],[bn≠12].
取[n=1],由[S1=b1],得[b1=32].
由[S1S2…Sn=bn],[S1S2…SnSn+1=bn+1],得[Sn+1=bn+1bn].
而由[Sn=2bn2bn-1]知,[Sn+1=2bn+12bn+1-1],
所以[bn+1bn=2bn+12bn+1-1],[bn+1≠0].
所以[22bn+1-1=1bn],即[bn+1-bn=12],其中[n∈N*].
所以数列[bn]是以[32]为首项、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得数列[bn]是以[32]为首项、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bn=32+12n-1=1+n2].
所以[Sn=2bn2bn-1=2+n1+n].
当[n]=1时,[a1=S1=32],
当[n≥2]时,[an=Sn-Sn-1=2+n1+n-1+nn=-1nn+1].
显然,[an=-1nn+1]对于[n=1]不成立.
故[an=32,n=1,-1nn+1,n≥2.]
【评析】该题考查等差数列的证明、数列前[n]项和与项的关系、数列前[n]项积与项的关系等,利用前[n]项和(积)与数列的项的关系,消和(积)得到项(或项的递推关系),或者消项得到和(积)的递推关系是常用解题策略.
4. 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时,可以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方法是和式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bn]的公比,然后作差求解. 书写[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达式.
例5 (全国乙卷·文19)设[an]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数列[bn]满足[bn=nan3]. 已知[a1],[3a2],[9a3]成等差数列.
(1)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2)记[Sn]和[Tn]分别为[an]和[bn]的前[n]项和. 证明:[Tn (1)解:因为[an]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且[a1],[3a2],[9a3]成等差数列, 所以[6a2=a1+9a3],即[6a1q=a1+9a1q2]. 所以[9q2-6q+1=0],解得[q=13]. 所以[an=13n-1]. 所以[bn=nan3=n3n]. (2)证明:由(1),得[Sn=1 · 1-13n1-13=321-13n],[Tn=13+232+…+n-13n-1+n3n]. 所以[13Tn=132+233+…+n-13n+n3n+1]. 故[Tn-13Tn]=[23Tn] [=13+132+133+…+13n-n3n+1] [=131-13n1-13-n3n+1] [=121-13n-n3n+1], 所以[Tn=341-13n-n2 · 3n]. 因为[Tn-Sn2=341-13n-n2 · 3n-341-13n=-n2 · 3n<0], 所以[Tn 【评析】该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求和,涉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对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常见的做法有:作差法、作商法和放缩法等,关键是根据数列不等式的结构做出灵活选择. 例6 (全国新高考Ⅰ卷·16)某校学生在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剪纸时经常会沿纸的某条对称轴把纸对折,规格为[20 dm×12 dm]的长方形纸,对折1次共可以得到[10 dm×12 dm],[20 dm×6 dm]两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S1=240 dm2],对折2次共可以得到[5 dm×12 dm],[10 dm×6 dm],[20 dm×3 dm]三种规格的圖形,它们的面积之和[S2=180 dm2],依此类推,则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 ;如果对折[n]次,那么[k=1nSk]等于 . 解:(1)对折4次可以得到[54×12],[52×6],[5×3],[10×32],[20×34],共5种不同规格. (2)由于每次对折后的图形的面积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故其面积是首项为120、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第[n]次对折后的图形面积为[12012n-1],因而猜想[Sn=120n+12n-1]. 设[S=k=1nSk=120×220+120×321+120×422+…+120n+12n-1], 则[12S=120×221+120×322+…+120n2n-1+120n+12n]. 两式作差,得 [12S=240+12012+122+…+12n-1-120n+12n] [=240+601-12n-11-12-120n+12n] [=360-120n+32n]. 因此,[S=720-240n+32n=720-15n+32n-4]. 答案:[5];[720-15n+32n-4 dm2]. 【评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和数列求和能力,以及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素养. 5. 数列的奇偶项问题 数列的奇偶项是高考中的常考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难点在于清楚数列奇数项和偶数项的首项、项数、公差(比)等,重点考查分类讨论思想. 例7 (上海卷·8)已知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n]和[bn],满足[a1=3],[bn=a2n],[an]的所有项和为9,则数列[bn]的所有项和为 . 解:因为[S=limn→+∞a1+a2+…+an=a11-q=31-q=9], 所以[q=23]. 所以[an=323n-1]. 所以[bn=a2n=3232n-1=249n-1]. 所以数列[bn]的首项[b1=2],公比[q=q2=49]. 故[S=limn→+∞b1+b2+…+bn=b11-q=185]. 答案:[185]. 【评析】该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基本问题——等比数列与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各项和的概念,同时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6. 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 数列与不等式知识相结合的内容是数列中的难点. 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判断或证明数列问题中的一些不等关系;二是考查数列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三是考查与数列问题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 例8 (浙江卷·20)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94],且[4Sn+1=3Sn-9 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bn]满足[3bn+n-4an=0 n∈N*],记[bn]的前[n]项和为[Tn],若[Tn≤λbn]对任意[n∈N*]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1)当[n=1]时,有[4a1+a2=3a1-9]. 所以[4a2=94-9=-274],解得[a2=-2716]. 当[n≥2]时,由[4Sn+1=3Sn-9],得[4Sn=3Sn-1-9]. 两式相减,得 [4an+1=3an],即[an+1an=34 an≠0]. 所以[a2a1=34]. 所以[an]是以[-94]為首项、[3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故[an=-9434n-1=-334n]. (2)由[3bn+n-4an=0],得 [bn=-n-43an=n-434n]. 所以[Tn=-3 · 34-2 · 342-1 · 343+0 · 344+…+n-4?34n], 则[34Tn=-3 · 342-2 · 343-1 · 344+…+n-534n+][n-434n+1]. 两式相减,得 [14Tn=-3 · 34+342+343+344+…+34n-n-4?34n+1] [=-94+9161-34n-11-34-n-434n+1] [=-n?34n+1]. 所以[Tn=-4n34n+1]. 由[Tn≤λbn],得[-4n?34n+1≤λn-434n]恒成立,即[λn-4+3n≥0]恒成立. 当[n=4]时,不等式恒成立; 当[1≤n<4]且[n∈N*]时,[λ≤-3nn-4=-3-12n-4],得[λ≤1]; 当[n>4]且[n∈N*]时,[λ≥-3nn-4=-3-12n-4],得[λ≥-3]. 综上所述,[-3≤λ≤1]. 【评析】该题考查数列通项的求法、错位相减求和及数列相关的恒成立问题等. 数列中有关项或前[n]项和的恒成立问题,常用分离参数法转化为数列最值问题,或利用函数性质并结合分类讨论来解决. 在分离参数时,要注意变量的正、负和0的讨论,考查分类讨论思想. 二、典型试题解法分析 1. 与数列求和相关的不等式放缩问题的典型解法 与数列求和相关的不等式放缩问题是高考的难点问题,常见的解法有三种:一是先求出数列通项,然后对通项求和,最后再放缩;二是先求出数列通项,然后将通项进行放缩,最后再求和;三是直接应用递推关系放缩,再求和,最后放缩.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并注意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 (2)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和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 (3)在有些关于数列和的不等式中,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以“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an+1-an (4)若放缩后求和发现太大或者太小,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变,其余项放缩;二是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进行尝试. (5)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的技巧: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或相间)两项. 例9 (浙江卷·10)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1+an n∈N*]. 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 ). (A)[32 (C)[4 解法1:因为[a1=1,an+1=an1+an n∈N*], 所以[an>0],[S100>a1+a2=32]. 因为[an+1=an1+an], 所以[1an+1=1an+1an=1an+122-14]. 所以[1an+1<1an+122],即[1an+1<1an+12 ]. 故[1an+1-1an<12 ]. 根据累加法,得[1an≤1+n-12=n+12],当且仅当[n=1]时取等号. 所以[an≥4n+12]. 所以[an+1=an1+an≤an1+2n+1=n+1n+3an]. 故[an+1an≤n+1n+3]. 根据累乘法,得[an≤6n+1n+2],当且仅当[n=1]时取等号. 由裂项求和法,得[an≤6n+1n+2=61n+1-1n+2]. 所以[S100≤612-13+13-14+14-15+…+1101-1102=][612-1102<3]. 即[32 故答案选A. 解法2:因为[a1=1],[an+1=an1+an n∈N*], 所以[an>0],[S100>a1+a2=32]. 由[an+1=an1+an],得[an+11+an=an]. 所以[an+1-an=-an+1an<-an+1an+an+12]. 所以[?an+1-anan+1+an<-an+1an+an+12]. 化简,得[2an+1-an<-an+1], 即[an+1<2an-an+1]. 所以[S100=a1+a2+…+a100] [≤a1+2a1-a2+a2-a3+…+a99-a100] [=a1+2(a1-a100)] [=3-2a100] [<3]. 故答案选A. 【评析】该题是数列中的不等式问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 该题数列通项公式不易求出,故采用直接对递推关系进行放缩,解题过程中蕴含数列放缩、累加、累乘和裂项相消等. 2. 等差(比)数列判定与证明的典型解法 等差(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常见的解题方法如下. (1)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比)数列. ① 定义法(递推公式):[an+1-an=d](等差数列),[an+1an=q](等比数列),[n]≥1,[d]和[q]均为常数. ② 通项公式:[an=kn+m](等差数列),[an=kqn][q≠0](等比数列). ③ 前[n]项和:[Sn=An2+Bn](等差数列),[Sn=kqn-k](等比数列). ④ 等差(比)中项: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均为前后两项的等差(比)中項. (2)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比)数列. ① 通常利用定义法,寻找到公差(公比). ② 利用等差(比)中项来进行证明,即[?n∈N?],均有[2an+1=an+an+2](等差数列),[a2n+1=anan+2](等比数列). 要证明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比)数列,只需举出反例即可,也可以用反证法. 例10 (全国甲卷·理18)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记[Sn]为[an]的前[n]项和,从下面①②③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 ① 数列[an]是等差数列;② 数列[Sn]是等差数列;③ [a2=3a1].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解:由①②作条件证明③. 设[Sn=an+b a>0],则[Sn=an+b2]. 当[n=1]时,[a1=S1=a+b2]; 当[n≥2]时,[an=Sn-Sn-1=an+b2-an-a+b2=][a2an-a+2b]. 因为[an]是等差数列, 所以[a+b2=a2a-a+2b],解得[b=0]. 所以[an=a22n-1],所以[a2=3a1]. 由①③作条件证明②. 因为[a2=3a1],[an]是等差数列, 所以公差[d=a2-a1=2a1]. 所以[Sn=na1+nn-12d=n2a1],即[Sn=a1n]. 因为[Sn+1-Sn=a1n+1-a1n=a1], 所以[Sn]是等差数列. 由②③作条件证明①. 设[Sn=an+b a>0],则[Sn=an+b2], 当[n=1]时,[a1=S1=a+b2]; 当[n≥2]时,[an=Sn-Sn-1=an+b2-an-a+b2=][a2an-a+2b]. 因为[a2=3a1], 所以[a3a+2b=3a+b2]. 解得[b=0]或[b=-4a3]. 当[b=0]时,[a1=a2,an=a22n-1]. 当[n≥2]时,[an-][an-1=2a2]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此时[an]为等差数列. 当[b=-4a3]时,[Sn=an+b=an-43a],[S1=-a3<0]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an]为等差数列. 【评析】此类试题考查等差数列的证明,解题时抓住已知条件,结合相关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性质,逐步推演. 等差数列的证明通常采用定义法或等差中项法. 此题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等素养. 三、试题解法赏析 分段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通常所称分段数列是指当[n]取不同的值时,其通项公式(或递推关系)也不相同,常见以下两种形式:以某项为界(或首项独立)的分段数列、以奇偶项为界的分段数列. 分段数列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还是以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为原型,处理过程中需要正确使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等. 对于以奇偶项为界的分段递推数列,一般利用已知关系得到奇数项的递推关系或偶数项的递推关系,再结合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来求解问题. 例11 (全国新高考Ⅰ卷·17)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1,n为奇数,an+2,n为偶数.] (1)记[bn=a2n],写出[b1,b2],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20项和. 解:(1)由题意,得[b1=a2=a1+1=2],[b2=a4=a3+][1=a2+2+1=5]. 因为[a2k+2=a2k+1+1],[a2k+1=a2k+2],[k∈N*], 所以[a2k+2=a2k+3]. 所以[bn+1=bn+3],即[bn+1-bn=3]. 所以数列[bn]为等差数列. 故[bn=2+3n-1=3n-1]. (2)(方法1)设数列[an]的前[20]项和为[S20], 则[S20=a1+a2+a3+…+a20]. 因为[a1=a2-1,a3=a4-1,…,a19=a20-1], 所以[S20=2a2+a4+…+a18+a20-10] [=2b1+b2+…+b9+b10-10] [=210 · 2+9 · 102 · 3-10] [=300]. (方法2)由(1),得[a2n=3n-1]. 则有[a2n-1=a2n-2+2=3n-2]. 当[n]=1时,[a1=1]也满足. 所以[a2n-1=3n-2]. 设数列[an]的前20项和为[S20], 则[S20=a1+a2+a3+…+a20] [=a1+a3+…+a19+a2+a4+…+a20] [=300]. (方法3)设[cn=a2n-1+a2n],则[c1=a1+a2=3]. 而[cn+1-cn=a2n+1+a2n+2-a2n-1+a2n=a2n+1-a2n+][a2n+2-a2n+1+a2n+1-a2n+a2n-a2n-1][=6]. 所以数列[cn]是以3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設数列[an]的前20项和为[S20], 则[S20=a1+a2+a3+…+a20] [=c1+c2+…+c10] [=300]. (方法4)由题意,知递推关系[an+1=an+1,n为奇数,an+2,n为偶数]可以表示为[an+1=an+3+-1n2]. 则有[an-an-1=3+-1n-12], [an-1-an-2=3+-1n-22], …… [a2-a1=3+-112]. 所以[an-a1=32n-1+-1--1n4]. 即[an=6n-3--1n4]. 所以数列[an]的前20项和为[S20=a1+a2+a3+…+][a20 =300]. 【评析】该题主要考查分段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等. 常见的解决方法有:直接求通项公式,分类讨论求分段数列通项公式,并项求和等. 同时,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四、备考建议 通过对2021年高考数列试题的分析,并根据历年数列试题的特点,提出如下复习建议. 1. 依据课程标准对数列专题的考查要求进行复习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紧扣新教材的特点,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注重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注重数列通项公式求解方法的培养 在备考过程中,深度概括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转化和化归能力. 通过引入辅助数列,将复杂数列转换为常见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注重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注重掌握基本问题的典型解法 对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数列基本问题,要总结其常用解法及每种解法的基本步骤. 同时,应特别注重数列与不等式结合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函数方法解决数列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高考时能通过类比和转化,顺利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李叶,薛红霞. 2020年高考“数列”专题命题分析[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20(1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