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伟莉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经验浅析

2021-09-17冯英培李伟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冯英培 李伟莉

【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已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李伟莉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热毒邪气趁虚侵入血室,或下注冲任二脉,以至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使盆腔炎性疾病缠绵难愈。临证以自拟清盆汤发挥气血同治,祛除热毒,配合中药灌肠,重在治标祛邪。形成内外合治的基本治疗方案,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附验案,以资佐证。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自拟清盆汤;中药灌肠;李伟莉

【中图分类号】R2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217-02

基金项目: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系指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小腹坠痛、带下量多、腰骶疼痛为主要表现,是妇科诸疾中治疗比较棘手的病种之一[1]。现代医学将其分为盆腔炎性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古代医籍对此病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完整的理法方药,仅仅在“妇人腹痛”、“带下病”等篇中有诸多论述[2]。李伟莉教授在此领域深耕多年,使用自拟清盆汤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近千例,均获得满意疗效[3],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1 把握病机

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多因病机复杂。有先天肾气不足、年迈体虚者,肾气损伤,不能鼓舞机体之阳气,阳损及阴,精血渐衰,不能濡养五脏之阴,导致正气亏虚,不能发挥抵御外邪之能力,复感冒雨涉水、感寒贪凉等外邪,由外循经传于冲任、胞宫、胞脉,尤其是恰逢月经来临之际或产后,更易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影响气血的运行及调达而发病。此外,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刺激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影响气血的生成;或素性抑郁、暴怒,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影响气血的运行,两者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运行不畅,主因女子以血为本,故会导致一系列的妇产科疾病,其中包括盆腔炎性疾病[4]。

李教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多由经期、产后、生活保健等不加关注女性的生理特点,寒、湿、热、毒等邪气趁虚侵入血室,或循经下注冲任二脉,与气血博结,胶着难解,以至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或病久,不荣则痛,表现有小腹坠痛、腰骶疼痛等,或疼痛难忍,或隐痛不休。此外,也可伴月经异常、白带增多等临床表现。

2 经验总结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一定的进展,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穴位注射、中药灌肠、中药塌渍、隔药灸脐等[5],有以一种方法为主治疗者,有以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者,其目的均是要提高临床效果。在中药汤剂治疗中,主要有清热解毒、养血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疗法,喜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少腹逐瘀汤、自拟盆康舒颗粒、自拟丹枝饮等[6]。

李教授基于所提出的的病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临床多年经验,审因论治,提出,依法选方,自拟清盆汤。本方由丹参、丹皮、赤白芍、生地、延胡索、制香附各12 g,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各15 g组成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如桴鼓。本方用蒲公英、金银花、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丹参、丹皮、赤芍活血化瘀;生地、白芍滋养阴液,使得热邪去而津不伤,且生地可清热凉血,白芍兼以缓急止痛,更盡两全其美之效;玄胡、制香附有行气止痛之效,可以促血行,化瘀血,止疼痛。全方气血同治,使热毒去除,正气渐复,其病自愈。临证中也要基于三因制宜而关注随证加减的环节[7],如白带量多、质稀者加芡实、薏仁、白扁豆;色黄如脓者加知母、黄柏、椿根皮,水煎服,每日一剂。

灌肠方由红花、忍冬藤、败酱草、丹参、赤芍各15 g组成,红藤、败酱草、忍冬藤清热解毒;丹参、赤芍祛瘀活血通络,重在治标祛邪,协助口服汤剂,共奏祛邪复正之效[8]。伴有炎性包块者加刘寄奴、皂角刺,以上药物浓煎为120 ml,温度为38℃,以手插入药液微烫为宜,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用灌肠器插入肛门约15 cm,将药液缓缓注入直肠内,注入完毕后嘱患者侧卧位10 min,尽量向患侧卧,药液可在体内保留7~8 h,经期禁用,经净后即可开始灌肠,每日一次,十日为一个疗程。

3 临证求效

案例一:陈某,女,50岁,工人,初诊日期2019年10月12日。患者绝经一年,自去年起时发少腹疼痛,近一个月来,坠胀疼痛又作,伴带下量多,色黄。诸症加剧一周。在当地市立医院拟诊为“盆腔炎”,而行抗炎治疗,效果不显。要求中医治疗而就诊于李教授门诊。

刻下患者少腹坠痛,带下量多,色黄,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倦怠乏力,舌苔白厚腻,脉沉细。妇检: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重糜,宫体前位偏小,压痛明显,附件双侧增厚,压痛(+),B超提示:盆腔少量积液。中医诊断为妇人腹痛。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

李教授采用清盆汤化裁口服,丹参12 g、牡丹皮12 g、炒白芍10 g、赤芍12 g、生地12 g、延胡索10 g、香附12 g,红藤10 g、败酱草15 g、蒲公英15 g、金银花15 g、黄芩10 g、薏苡仁20 g、炙黄芪20 g、黄柏12 g。同时配合中药灌肠方的治疗方法,患者诸症均有缓解。效不更方,两个疗程后痊愈,腹痛消失,白带量较前明显减少,色白,随访3个月,无任何症状。

李教授基于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带下量多、色黄、宫颈重糜、压痛(+)等考虑为体内自有湿热之邪。又表现恶寒发热,全身酸痛,恐有新感寒湿,内外合邪,郁而化热,形成湿热滞留患者胞宫之势,致气血运行受阻,伤及妇人之冲、任、带脉,气血不达,停滞为瘀,不通则痛,出现少腹坠痛。带脉不约而至,量多,色黄,日久影响气血的生化,导致冲任失养,不荣则痛,往往多为虚实夹杂之像,故而盆腔炎性疾病多反复发作,证型多以湿热瘀结型为主[9]。临证采用清盆汤化裁及中药灌肠方,内外同治,整体与局部合参,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尽快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病例二:姚某,女,30岁,干部,初诊日期2020年3月24日。患者少腹隐痛数年,近一个月加剧,腹部酸痛,月经基本正常,白带量多,色白,质稀,平素恶寒,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妇检:外阴无异常,阴道畅,分泌物量多,色白,质稀,宫颈中糜,宫体后位,常大,压痛明显,附件两侧增厚,压痛(+)。B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为妇人腹痛。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李教授采用清盆汤化裁内服,丹参12 g、牡丹皮12 g、炒白芍10 g、延胡索10 g、当归12 g、红藤10 g、败酱草15 g、蒲公英15 g、黄芩10 g、薏苡仁30 g、甘草6 g、巴戟天10 g、桂枝10 g,又嘱患者积极配合中药灌肠,诸药合用,切合病机,症状缓解,守方继服,三个疗程后,湿热祛而气血调,腹痛消失,白带正常。

李教授基于盆腔炎性疾病以清热利湿祛瘀为治疗法则,结合本病患者患疾数年,久延及肾,肾阳气不能温煦、固摄,分泌物量多,色白,质稀,平素恶寒、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故佐以温通散寒的桂枝及温肾祛寒之巴戟天,通过辨证化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常会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方中含有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共凑养血活血、缓急止痛之效,可以减轻腹部酸痛,压痛明显等病证,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基于调节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发挥对子宫、血液等相关环节而发挥改善病证的作用[10]。

4 结语

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是中国妇女多发病,临床实属多见。据统计,我国本病的发病率为 15 %~20 %[11],其病情漫长且迁延,疼痛容易反复发作,造成极大痛苦,不同程度上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在我院的妇科门诊因此病就诊者约占1/3左右。究其原因,此病的发生与经期及产褥期卫生不良、个别基层诊所的卫生状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分娩、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刮宫术、行输卵管通液术等操作中,由于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或医生无菌操作不严,加之此时宫口打开,不但为病原体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亦为其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

祖国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热毒之邪乘血室开放之时,侵入胞宫或冲任二脉,遂致此病[12]。李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颇著,尤其是强调辨证与辨病要紧密结合。内服清盆汤,意在祛除热毒,调和气血,促使正气的恢复,纠正阴阳平衡的失调。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方,使得中药药效由肠壁、黏膜透过,对盆腔直接发挥作用,则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缓解血管痉挛,达到经脉气血通畅,止痛散瘀的目的。两者协同,可以显著缩短疗程,而且费用低、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今后,可以借助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临证医案进一步整理,并进行一些随机对照试验,提高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循证证据。加强与针灸、耳穴埋豆、中药热奄包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由于本病反复发作,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早期干预,降低本病的复发率也很重要,而这一最佳的时机,还需臨床医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伍雪萍,付艳萍,吕珊珊,等.通络清热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气滞血瘀兼郁热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2):199-200.

[2] 胡春芳,简皓,陈姣洁,等.清热调血汤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灌肠治疗湿热瘀滞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0):111-116.

[3] 刘明敏,余欣慧.李伟莉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经验[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1):33-36.

[4] 张为,范慧婕,杨芳华,等.基于治未病思想防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J].河南中医,2020,40(11):1638-1641.

[5] 满玉晶,赵春蕾,吴效科,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6):149-151.

[6] 梁照,许琳,金哲.丹枝饮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4):518-520.

[7] 吴艳敏,罗卫.李伟莉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撷萃[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5):92-94.

[8] 郝乐乐.李伟莉教授活血化瘀法论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J].河北中医,2020,42(6):817-821.

[9] 王彦俊,宗惠.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125-127.

[10] 蒋姗珊,庞俏燕,王亚静,等.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J].中医药导报,2020,26(8):79-81,86.

[1 1 ] 孙书青,马秀君,陈凤娟.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热毒炽盛证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0) : 880-883.

[12] 孟媛,李军.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因证论治: 学经典、做临床心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2):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