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病情防控中的应用

2021-09-17朱霏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微课

朱霏霏

【摘要】目的:探讨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病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学龄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及家属对哮喘防控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哮喘控制测试(asthmacontroltest,ACT)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觀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病情防控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极大地保证了患儿持续、正确、有效地进行院外治疗,进而降低疾病急性发作次数。

【关键词】学龄期;哮喘患儿;健康教育;微课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205-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肺功能降低,导致胸闷、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不仅严重危害患儿的学习及生命质量,同时还给家庭与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1]。哮喘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需长期规范化治疗配合良好的自我管理才能够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因此,健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以往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且患儿健康知识需求难以满足。近两年来,我科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病情防控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儿内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学龄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14(9.31±2.48)岁;病程6个月~3年,病程(3.28±0.88)年;病情程度:轻度22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13(9.30±2.45)岁;病程6个月~3年,病程(3.27±0.85)年;病情程度:轻度19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哮喘患儿急性期诊断标准[3];(2)年龄为6~14岁;(3)放射影像学检查均存在明显的气道反应;(4)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审批,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和(或)智力障碍者。(2)不符合研究者。

1.2 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哮喘患儿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根据患儿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病情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化痰止咳、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

健康教育:在实施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即由管床的责任护士简单讲解哮喘的疾病防控内容和要求,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症状体征、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安慰、出院前宣教等,讲解完后给患者家属发放自制的哮喘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资料图片。患儿出院后主管责任护士每个月至少电话随访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宣教。具体措施如下:患儿入科后,建立患儿档案并邀请患儿家属加入我科专门建立的一个学龄期哮喘患儿微信交流群,群成员包括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患儿家长等;成立微课健康教育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固定安排2名资深责任护士负责制作微课视频。健康宣教的微课视频制作好后经科主任、护士长、各级医师审核通过后方能发布。微课视频的制作要求是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每个知识点讲清楚,少用深奥的医学术语,最后制成发布的微课视频,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微课视频的宣教内容包括:哮喘小常识(哮喘定义、病因、症状、药物治疗、护理方式、气雾剂使用方法等)、呼吸功能锻炼、排痰训练、饮食营养指导、运动疗法指导、情绪调节指导、生活注意事项、出院后随访等。将上述内容制成简洁明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微课视频,由指定的责任护士定期在微信群上传与更新,通知患儿家属及时应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下载观看,并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理论学习。责任护士负责督促并检查患儿家属学习情况,微课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在微信群或现场为患儿家属随时答疑解难。

1.3 观察指标

(1)采用ACT评分[4]评估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满分25分,25分表示完全控制;20~24分表示良好控制;<20分表示未控制。(2)干预3个月后,采用自制哮喘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表,共2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总计100分。内容涵盖哮喘的基本知识(哮喘定义、病因、症状、治疗、护理方式),用于测试家属对于哮喘疾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问卷采用微信发送给患儿家长填写后,家长微信发回的方式,测评均由1名护士完成。共采用微信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90分为优秀;≥80分为达标;<80分为不达标。健康教育总达标率=(优秀数+达标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ACT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哮喘防控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空气污染、自然环境的恶化,哮喘发病率不断升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需坚持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原则,药物治疗虽然是治疗哮喘的最有效手段,但仍有部分患儿及家属由于对哮喘认知水平不足,自控力差,使得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严重急性发作,极大地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5]。目前,临床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因、预防措施、健康教育等支持存在一定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致病因素,多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因此,对哮喘患儿与家长给予生理、心理、紧急应对、生活等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根源上控制哮喘发作是儿科临床工作重中之重[6]。但是,由于以往的健康教育宣教内容不规范,重复循环性差,且宣教人员不固定,讲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患者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不利于患者记忆深化[7]。微课又名微课程,其传播的内容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目标明确的特点,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载体,已成为患者获得健康教育信息和支持的一种有效新途径[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ACT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微课健康教育在患儿入院后,积极与其互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通过了解患儿习惯及爱好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为治疗创造良好条件;并且是以简洁易懂方式向家长介绍疾病知识,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需求,提高其对疾病理解能力,加强对患儿管理意识;对于微课健康教育视频的制作,我们力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即通过简单的图片、寥寥数语、简短的案例分享、情景模拟制作成简洁明了的健康教育课件发布到微信群里,患儿家属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将微课的健康教育视频下载到电脑、手机及iPad等电子设备上,以方便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电脑、手机及iPad等设备播放微课视频来觀看和学习[9-10],最后制成发布的微课视频极其有利于患儿家属记忆、掌握哮喘的疾病防控相关知识。并且由于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十足,患儿也更乐于观看、学习,能从中获得哮喘预防、治疗的相关知识,极大提高患儿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此类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信息化技术模式下的学习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在某个空间和时间进行的限制,不仅能让家属随时随地地学习患儿日常生活护理知识,还能得到专科医师专业的远程指导,这给家属在患儿的哮喘防控上带来了很大地便利。也让家庭生活中患儿哮喘防控得到了补充和延伸。由于哮喘患儿及家属能持续获取规范的疾病相关知识,促进家属对哮喘病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提高家长院外护理水平,以确保患儿生活中具备良好治疗环境,极大地保证了患儿持续、正确、有效地进行院外治疗,进而降低疾病急性发作次数。

综上所述,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哮喘控制率及哮喘防控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云爱,李海潮.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7):538-542.

[2] 冯蕊,刘伟,张昊.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学龄期哮喘患儿病情防控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1):70-7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0):675-697,720.

[4] 夏云丽,查小芳,林艳华,等.哮喘控制测试(ACT)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66.

[5] 马效东.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1):82-84.

[6] 齐青青.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和肺功能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1):57-58.

[7] 郭末玲.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6):244-246.

[8] 李红燕,丁萍,宋真,等.微课在护理教学模式与实践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17,21(2):204-206.

[9] 周莉,韩春晖,马鸿雁,等.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0-72.

[10] 安辉,郑纯凤.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6):566-568,575.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