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效果

2021-09-17向梦思余强刘丽沈艳蔡怡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向梦思 余强 刘丽 沈艳 蔡怡文△

【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科無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效果。方法:收录本院精神科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在院患者共计 94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 47 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 47 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生活质量、BPRS 评分、HEIQ 数据等调研数据。结果:护理组患者简明精神障碍评定量表(BPRS)评分等评分项目评价分值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更低,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幸福进取者问卷调查量表(HEIQ)等6个评分项目数据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显著,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基于常规医疗干预措施,联合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又在下有效地提升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促进患者 BPRS 评分、HEIQ 数据等相关评价有效改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MECT);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161-02

精神科患者大多存在精神障碍病情,在临床医疗干预与护理干预方面不能及时且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配合度与依从性,更好的促进临床干预措施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基于患者接受MECT治疗干预期实施,将临床护理措施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有效的促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1]。本次研究基于本院精神科患者为研究样本,探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录本院精神科2018年5月到2020年8月期间在院患者共计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7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1~54(37.58±1.51)岁、病程2周~6个月,病程(3.11±0.85)周、病例:精神分裂症30例、情感功能障碍10例、其他7例;护理组47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1~55(37.65±1.45)岁、病程3周~6.5个月,病程(3.08±0.79)周、病例:精神分裂症31例、情感功能障碍8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且自愿参与原则收录相关的调研数据。

纳入标准:患者精神状态稳定、病情得到控制;家属知情且秉承自愿参与原则收录。

排除标准:尚处于治疗阶段、精神状态尚未稳定者;家属未签署调研意愿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干预,治疗前禁食8 h、禁水4 h、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临床干预期间基于患者病情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生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调节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恢复,临床干预中基于患者的精神疾病病情,在日常护理干预期间安排专人定期巡检各个病房,防止患者因精神疾病发作对自身造成伤害或损坏公共财物;同时在家属探视时做好探视叮嘱,指导家属和患者友善相处,避免对患者产生精神刺激,影响到病情恢复。

护理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实施内容如下。

(1)创建临床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组建为精神科患者服务的临促航护理路径小组,收录护理护师2~4名、护师4~8名,组成小组,基于科室精神障碍性疾病经分类分析,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开展更好的护理服务[2]。

(2)护理流程检查:在进行MECT前一天,对患者家属进行干预指导,将水杯、餐盒等物品统一收回,并检查患者口袋、柜子、抽屉中是否藏有食物,保证患者禁水禁食符合治疗标准;治疗前将MECT治疗的相关信息进行讲解,明确治疗效果、可能存在不良反应,最大限度上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与配合度。治疗时严格订正患者信息,记录治疗数据,并实时监测生命指标数据[3-4]。

(3)预后护理:完成治疗后将患者送入观察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辩护按情况,并注意患者的生理保暖,完全清醒后转送至病房,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接,并安排患者进食、饮水,对饮食情况进行分析,并检查注射治疗部位是否存在紫斑、肿胀表现,存在异常及时上报[5-6]。

1.3 评判标准

采用简明精神障碍评定量表(BPRS):共五项维度,每项维度区间0~7分,总分值35分,分值与患者病情质量成正比。

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调查量表(HEIQ):共计六项分支维度,每项分值30分,分值与患者心理品质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PRS评分对比

护理组患者BPRS评分等评分项目评价分值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更低,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详见表1。

2.2 HEIQ数据对比

护理组患者HEIQ等6个评分项目数据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显著,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基于当前医疗水平而言,涉及到脑部的精神病的临床治疗任重而道远,在当前临床干预的诸多措施中,无抽搐电休克(MECT)疗法是其中安全性较高、疗效较好的治疗方式之一,属于物理疗法[7]。基于该治疗方式的临床会干预,完善的流程管理与护理干预是降低风险事件的最有力保障,相关保证内容包括安全检查、健康教育、身份核定、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干预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检测与不良事件干预等[8]。

基于全面工作管理为指导,在精神科患者接受MECT临床干预中,实施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关护理措施还的实施在重点环节的监督与保证均有着更好的质量提升,同时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稳定提升,提升整体护理干预质量,预言家孩子显著。

分析研究数据结果得知: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等评分项目评价分值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显著,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证实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护理组患者BPRS评分等评分项目评价分值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更低,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有效证实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促进了患者精神障碍状态改善,在吕灯兰[9]相关研究中,A组各项BPRS评分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护理组患者HEIQ等6个评分项目数据改善幅度较之常规组显著,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患者幸福度明显改善;上述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均有效表明,精神科MECT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价值显著,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生理状态改善,生存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患者接受MECT的临床治疗干预中,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的帮助改善生理状态,提升生存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沈曙光,姜海涛,肖文斌,等.影响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119-121.

[2] 杨实进. MECT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8):113.

[3] 游辉芳,陈文英,旷燕珍.舒适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213-215.

[4] 赵静囡,刘玉路,李洋.可以無抽搐电休克(MECT)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9,(24):319.

[5] 张华.全面流程管理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6):16-18.

[6] 王玉秀.基于HACCP的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SBAR护理交接查检表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5):378-382.

[7] 李洪国,赵春娥.无抽搐电休克(MECT)、利培酮(口服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治疗价值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24):234.

[8] 傅芬芬,王波芬,刘彦,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术中接受舒适护理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3):387-388.

[9] 吕灯兰,张方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21,166.

猜你喜欢

精神科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灵动耳环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