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

2021-09-17李亚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不良反应

李亚莉

【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5 月一线治疗后进展的 36 例晚期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每例患者接受 1~6 周期化疗,每 2 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分析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36 例晚期肿瘤患者总有效率为 36.11 %;疾病控制率:80.5 %。(2)36 例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更高(P<0.05);(3)36 例晚期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6.11 %。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且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二线化疗;晚期肿瘤;白蛋白紫杉醇;不良反应;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6-0093-02

由于较多癌症早期症状不显著,加上大部分患者体检意识淡薄,导致较多患者确诊时癌症常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手术治疗机会,只能选择放疗、化疗等辅助疗法[1]。目前一线、二线化疗方案依然是治疗晚期肿瘤的常见疗法。但调查显示,部分患者接受二线化疗后仍希望继续接受治疗,但经过多线化疗后,患者免疫力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较难耐受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2-3]。因此,为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在对患者施行三线或以上化疗时应选择低毒副作用、高效的化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是以人血白蛋白作为载体,有效弥补了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的不足之处,具有高效、低毒等优势[4],为探究白蛋白紫杉醇的可行性,我院对一线治疗进展的晚期肿瘤患者实施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36例经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为38~69(58.75±10.73)岁,男女分别为22(61.11%)、14(38.89%)例;癌症类型:8例肺癌,6例胃癌,10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2例卵巢癌,2例宫颈癌,1例子宫内膜癌,2例胰腺癌;病理类型:22例鳞癌,10例腺癌,4例腺鳞癌。

纳入标准:(1)病理学检查提示为恶性肿瘤,且临床分期为Ⅳ期者;(2)≥18岁者;(3)既往接受一线病情仍进展,且表明仍希望继续接受治疗者;(4)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晓者;(5)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者;(6)生存质量评分大于60分者。

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对36例一線治疗进展的晚期肿瘤患者实施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30 mg/m2白蛋白紫杉醇(国药准字H20183378;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滴注半小时(化疗方案:d1、d8)。同时根据联合化疗方案分别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顺铂、奥沙利铂、卡铂或吉西他滨按疗程使用,每3周为一周期。化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观察不良反应。2周期复查CT等评价疗效。

1.3 评估指标

每例患者接受1~6周期化疗,每2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分析生存质量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5]:统计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占比和。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占比和。已知靶病灶全部消失,且维持时间超4周为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最大径总和较治疗前减少30 %或以上,且维持时间超4周为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较治疗前增加20 %或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为病情进展(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评判标准为病情稳定(SD)。

生存质量评分[6]:使用EORTCQLQ-C30中文版计分,EORTCQLQ-C30是面向所有癌症患者的核心量表,共30个条目。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36例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36例晚期肿瘤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16例病情稳定,7例病情进展,总有效率为36.11 %,疾病控制率(DCR)80.56 %。

2.2 分析36例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36例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更高(P<0.05),见表1。

2.3 分析36例晚期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6例晚期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1 %,见表2。

3 讨论

紫杉醇属于目前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化疗药物,其能促使微管蛋白聚合,避免微管蛋白解聚,从而使肿瘤细胞生长停滞于G2/M后期,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但上述药物的水溶性极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无水乙醇和聚氧乙烯蓖麻油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混合物作为溶媒,但聚氧乙烯蓖麻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而为减少致敏反应,在给药前常需对患者实施预处理干预,如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7-8],且无水乙醇和聚氧乙烯蓖麻油在血液中易形成胶束,阻碍紫杉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

白蛋白紫杉醇(nanoparticle albumin-bound paclitaxel,Nab-P)属于新型紫杉醇制剂,主要是由白蛋白与紫杉醇微粒相结合的产物,在制备过程中使用高压振动技术将人血白蛋白和紫杉醇制成直径为130 nm的颗粒,其药物作用机制和紫杉醇较相似,白蛋白可结合特异性白蛋白细胞表面受体,从而通过胞吞作用将紫杉醇运送至人细胞当中,进而到达肿瘤细胞中发挥药效,且有研究证实,白蛋白紫杉醇的游离紫杉醇属于传统药物紫杉醇的10倍,治疗效果更佳。同时,白蛋白紫杉醇不需要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溶剂,在给药前不需要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且上述药物输注时间短,仅需要半小时[9]。

此次研究显示,36例晚期肿瘤患者总有效率为36.11 %,疾病控制率(DCR)80.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1 %,提示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对控制肿瘤病灶进展具有积极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助于增加患者耐受性。同时,数据显示,36例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更高,亦提示使用白蛋白紫杉醇施行治疗具有良好可行性,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

蒋侃、黄诚等[10]人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作为三线及以上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一文中详细分析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疗效,通过研究其认为,在三线及以上化疗中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且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该结论和本研究较类似[11-14]。

综上所得,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及减轻癌痛,且患者可耐受。

参考文献

[1] Gavin A,Soer-jomataram I,Randi G.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patterns in Europe: Estimates for 40 countries and 25 major cancers in 2018[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official journal for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and]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EACR),2018,103(8):356-387.

[2] Luo HC,Fu ZC,Cheng HH,et al.Prostate cancer treated with reducedvolume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Report on the 5-year outcome of a prospective series[J].Medicine,2017,96(52):9450.

[3] 趙莎莎,丛晓凤,刘子玲,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耐药复发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6):4006-4008.

[4] 朱冰鸥,孙红霞,崔秀红,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肿瘤负荷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61-64.

[5] 顾燕兰,孙钢,浦明之,等.单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癌症进展,2018,16(11):1364-1367,1378.

[6] 萧剑军,董文静,彭杰文,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三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1):57-59.

[7] 郑上游,胡崇辉,陈汝福,等.肝细胞核因子1A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9,19(4):279-283.

[8] 解晓霞.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1):3751-3752.

[9] 周凯,李瑾,韩蒙蒙,等.白蛋白修饰的仿脂蛋白载体的肿瘤靶向性研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8,45(3):198-204.

[10] 蒋侃,黄诚,吴标,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作为三线及以上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9(2):112-116.

[1 1 ] 黄少江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8):620-623.

[12] Korn RL,Trieu V,Hidalgo M,et al.Gemcitabine plus nab-paclitaxel is an active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a phase I/II trial.[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1,29(34):4548-4554.

[13] 张智, 沈健, 庾庆丽,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10):1150-1152.

[14] 李琳,张萍, 王晖,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5):325-327.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不良反应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