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守护传承
2021-09-17孙昱
孙昱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对藏品的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中,博物馆中的藏品大多是国家历史文物,是非常珍贵的。保证博物馆藏品的安全是博物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大同市博物馆一直在探讨的问题。2013—2016年,我国正式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次普查使文物数据库建设开始萌芽,由此我国各地博物馆的藏品信息都有了明确的记载。相比传统的馆藏方式,现代化的数据库管理更为有效。文章对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藏品管理;藏品安全建设
0 引言
大同是一座美丽的千年古城,如今已经发展成现代化的宜居城市,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大同留下了无数非常值得珍惜的文明遗迹(图1、图2)。这些文明遗迹是大同城市风貌的根基,更是大同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石,每时每刻都散发着它们的魅力,吸引无数人流连忘返。
一座城市的历史,需要一个优秀博物馆来展示和传承。走进大同,一定要去大同市博物馆看看,这里有民族融合的历史故事,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同市在建设博物馆的过程中,不断对“总馆+分馆”模式进行探索,推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方向更能将大同两千多年的记忆连接起来,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中,让原本被尘封的历史文物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以往的博物馆藏品管理中,文物的安全性是不高的,对藏品信息的管理也不清晰透明。保证文物的安全和管理藏品的信息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随着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的逐渐信息化、数字化,藏品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也能让藏品可以更加完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每个博物馆的管理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也是有一些出入的。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革新,智能化应用在许多领域大放异彩,大同市博物馆在馆藏品信息智能化管理方面也有着比较大的进步。今天,就让我们来对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索吧。
1 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发展
早在2003年大同市博物馆就已经开展了博物馆藏品信息采集工作,对博物馆内的各种藏品进行了数据采集,而数据信息的采集是智能化管理最基础的部分。大同市博物馆采集到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信息相对来说也比较完整,整个采集以文字和图像形式留存,采集情况较为全面。
2010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行业的崛起,需要用新的方法、新的标准对馆藏文物信息进行采集。这次采集以电子信息和影像资料的方式留存,完善了博物馆内珍贵文物的信息,也为接下来的藏品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石。
201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各地秉持着保护文物的目的,对文物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水平。此次普查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文物信息的写入标准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能够对文物信息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对于文物信息的审核入库工作也定下了专业的流程,保证每个藏品信息的完整。这次普查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也建立起了最基本的馆藏信息数据库,不但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更为历史和文物的深入研究以及文物宣传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时间来到2017年,大同市博物馆针对未来几年的藏品信息管理模式进行了商讨,也初步定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决策,那就是要将现有的大数据技术和传统的纸质信息档案结合起来应用。这一举措将馆内所有文物的安全放在了首位。在此次決策中,更新了文物安全监测和进出库的管理方式,也引进了藏品定位技术,打造了一套实时的管理系统。这是一套既适合传统藏品监管,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文物的实时监控。
2 大同市博物馆在藏品智能化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库房是藏品储存的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因此大同市博物馆从库房入手,对库房的设计和具体参数进行把控,不但要使库房更牢固、更可靠,也要确保库房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利于文物的出库、入库和日常运输。这便需要一个能够保证文物绝对安全,没有隐患的管理体系。系统设计中主要包括安全监控、消防监控、环境监控和定位系统。安全监控和消防监控主要覆盖的是库房、前厅以及所有摆放藏品的区域,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红外感应检测和影像记录等方法,防止外界和人为因素对藏品造成破坏。这些监测设备必须要遵守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操作,还需要将一些存放重要设备的地方列为禁区,只有专员可以进入,保证整个安保系统的牢固。
2.1 藏品保存环境实时监控系统
馆藏品都是非常珍贵的,并且由于自身特殊的原因,它们对环境的参数要求也比较高。针对不同藏品对所处环境的不同要求,有一套比较先进的实时监控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每个藏品所处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也可以根据每个藏品材料的不同进行智能化的区域分配,在分配区域内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都是最合适藏品的。这套系统还可以用感应记录的仪器对每个藏品保存环境的情况进行数据传递,实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总控制系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大同市博物馆对环境参数的监控不仅利用了先进的温湿控制器,还增加了低氧环境的湿气密库房,对空气中氧气含量实时监测。
2.2 藏品安全定位系统
下面来说说藏品的定位系统,这种定位系统运用了无线识别技术,自动对需要监控的藏品进行全程的记录和定位,以达到藏品信息系统管理的目的。在这期间,所有的数据都是动态变化的,实时更新。
这样高效的工作流程,实际上只需要针对每一个藏品打造一个专属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电的发射和传输来与控制系统进行“交流”,然后针对藏品的出入库进行定位和核查。这个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电子标签、基站、读写器。
电子标签其实就是每个藏品的身份证。根据不同藏品的不同材质、大小等参数,定制一个合适的电子标签进行信息的快速识别。而基站就是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的站台,它是一个中间方,将电子标签和总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好,通过电子标签的移动来实时更新藏品位置,从而对文物状态进行监控。读写器则是随时随地读取藏品信息的元件,它需要在藏品不同的位置进行安装,在藏品需要出入库的时候,利用专业的机器进行信息读写,核对准确性。而藏品信息的读取,就需要在总系统中搭配专业的软件进行了。软件要根据藏品的情况进行设置,保证藏品移动的安全性,优化藏品管理的流程,监测藏品存放的地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总的来说,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一个智能有效的藏品管理系统。
像这样的藏品定位系统,如果想要进行系统更新,就需要通过不断地技术升级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去操作,做好网络安全的监测,避免内部数据的损坏和丢失,提高网络安全预警能力。
3 建立藏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
当前阶段,大同市博物馆智能系统的使用仍然在不断摸索中。博物馆内的藏品管理无法单单靠技术来完成,也需要人力来加强内部的管理。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藏品的信息进行核对,要对每一个操作人员限制一定的操作范圍和流程,设置人员核对环节,杜绝监守自盗的情况发生。
3.1 藏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的基本条件
①要根据藏品最初的留存信息,对照好藏品的本体,按照藏品的信息进行录入,建立起最基本的数据库。
②每个藏品需要搭配完整的图文信息。同时做好多个数据库的匹配工作,设置合理科学的信息操作流程,确保藏品各方面信息的准确性。
③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技术部门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如此才能使藏品管理有持续性的效果。如果重要的信息软件受到外界的攻击和病毒的入侵,信息就会丢失或者损害,会使博物馆正常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因此也要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
④储存重要信息的计算机和服务器,都要放置在较为干燥的空间内,保证空气的流通,没有任何外界的干扰,还要定期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
3.2 完善信息管理的制度
首先需要对了解藏品信息的工作人员展开相关的技能培训,从系统的维护和使用方面进行教学,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并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其次,牢固的信息系统往往是智能化管理体系中重要的根基,因此需要将系统使用、防御、权限进行人员责任的落实。通过加强管理、制定规章来深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避免访问的随意性、操作的越权性和失误。
再次,需要设置好藏品信息的使用权限,并加强监控。针对人员操作和计算机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监控。
最后,要设置计算机使用操作留痕,每一个操作过系统的相关人员都要留下痕迹,打造透明化的管理模式,保障藏品信息合理利用及信息内容的完整。
4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同市博物馆在藏品管理方式上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可以基本实现藏品的安全化管理。未来,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对藏品的管理方法也会不断更新,通过对藏品存放环境的实时监测、藏品安全定位的管理等措施,逐步建立好一个完善的操作系统,保障藏品的基本安全,为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博物馆学会.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指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2]王宁邦.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安全体系构建[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57-66.
[3]姜言美.浅谈如何做好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防范[J].办公室业务,2019(22):92,106.
[4]戴弘章.“图书馆+”创新服务环境下信息安全工程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2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