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云”下传统博物馆转型之“多元云”模式探索
2021-09-17陈洁
陈洁
摘 要:如今信息时代已进入“云”时代,新的条件正在为博物馆传统业务模式的升级提供可能,博物馆行业的全面发展转型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契机。文章尝试从“云”的底层逻辑出发,结合博物馆的实际工作需求,提出了构建博物馆“多元云”的设想,为博物馆更充分利用好“云”、实现文化承载实体的保护管理、做好传统优秀文化挖掘与弘扬传播,提供思路。
关键词:博物馆;转型;“多元云”
1 “云”概念及特点
云计算技术是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运行的IT服务新模式。其通过网络云系统,将大数据系统中庞大的数据群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再通过程序系统处理分析,将小程序处理的结果反馈给计算机用户。由于这一过程都在第三方存储中介(即“网络云”)上进行,因此该技术也被命名为“云计算”。①
“云”的本质是第三方“储存介质”。通过介质的存在,将数据传输双方从时间、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在这样几乎独立于数据传输双方的“资源池”的基础上,结合软硬件资源整合、各种信息化手段,打破从前由于资源数据量限制所产生的数据利用瓶颈。总结起来,其相较于“非云”时代的应用特点有:一是打破时间与硬件设备限制,实时传输、使用数据;二是实现数据的海量储存;三是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②;四是增强数据容灾性;五是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供平台基础。③
2 “云”下传统博物馆工作的升级转型
“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要辅助传统博物馆的发展升级,就要立足于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基础,从而明确云对业务工作的“服务”与“助力”角色,避免“为了用而用”的无用建设,以最大限度发挥“云”的作用。
博物馆的工作围绕藏品核心开展,从保护与管理藏品、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到理解和研究藏品,再通过陈列展览、宣教活动等多种形式去讲述藏品故事,以实现优秀文化的弘扬。基于此,“云”的参与可以让传统博物馆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型。
2.1 建立优质藏品信息数据库
2.1.1 藏品信息“质”与“量”的提升
最为原始的博物馆藏品信息数据库就是纸质账册。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藏品信息以“电子化”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内部,某种程度上是藏品信息在不同介质中的保存。由于储存空间的限制,藏品信息的记录必然需要在“质”与“量”之间作取舍。最为普遍的做法是降低单条藏品数据的详细度、清晰度,以换取尽可能多的藏品被登记在册。
“云”的出现解决了空间限制的容量问题,不但能對所有藏品进行记录,还能对单条藏品信息进行应有尽有的完善:除却名称、年代、尺寸、构件数量等基本信息,还能对其流传经历、修复记录、外展轨迹、研究成果作持续的补充。更为重要的是,“云”的存在使藏品的图像信息能以更高的分辨率、更多维立体的角度去记录,实现图片信息甚至是录像信息与文字信息的整合,这是传统账册、单机时代均无法实现的。从“多本”账册整合到“一本”账册,为后续的藏品信息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 藏品信息的动态记录
在实际博物馆工作的推进中,必定会产生“保护”与“利用”相关的藏品动态信息,可以理解为藏品的“工作日志”。传统的博物馆工作中,这些“工作日志”的记录是存在“延时性”的,从而藏品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准确度都因此产生影响。以展览设计为例,一般的流程做法是:设陈人员查阅馆藏情况,拟定展览提纲,并为此匹配相应的展品。而藏品的保存状态、在库情况则需要在开展前反复确认。藏品的静态信息尚能依靠账册查询,但藏品的展出轨迹以及即时状态的记录则往往存在滞后。
“云”摆脱了原数据传输对传输双方须同时存在的时间限制,可谓是“随时候命”,藏品动态信息可以实时传递并记录在云端,供使用方查阅利用。只要获得数据使用权限,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减少由于信息滞后带来的重复无用工作,提升效率。
2.1.3 藏品信息的联动
有了数据“质”与“量”的加持,加上持续有效的动态记录,结合其他信息化手段,便可以实现藏品信息的联动。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即可做大量深入的藏品研究与利用工作。传统的藏品研究工作,由于难以同时、及时进行多方的探讨与交流,往往受限于研究者的解读文物、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影响。研究成果的分享需要多次反复来回,加上每次的时间间隔较长,藏品研究工作往往进展缓慢。以往的合作交流模式中,馆际间往往通过学术会议、合作办展、有限的藏品(信息)互借(通)等形式进行协作,交流节奏和合作范围均受限于时空和藏品安全等条件,有很大提升空间。“云”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检索速度,增强了算力,为各馆分享藏品信息、提供强劲科研力量、共享前沿科研成果提供平台;在合作主题下,进一步推进小微化、网格化的信息共享,推动行业内更深入、高效的全方位合作;再由于研究多方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大大提升了藏品研究能力。
2.2 建立与工作环节相对应的“云”库
这是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建设的数据库。通过对工作内容进行归纳划分,形成不同数据内涵的数据库,针对性地设置“云”的外围。
2.2.1 对应不同工作环节的数据库
博物馆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藏品管理、陈列设计、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安防保障、行政后勤等。不同的工作环节会有专属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产生的工作记录,如可靠的藏品来源渠道库、鉴定专家数据库、修复信息数据库、各个专题的陈列展览数据库、博物馆文化活动数据库、安防信息数据库等。每一个特定指向的“云”库建立,均是在信息储存场所容量得到几何级别拓展后,为传统工作提供趋于无限大的详细记录;同时,由于超大容量的信息存在,“大数据”等情报分析手段得以应用,提供从不同维度对这些工作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查找工作漏洞、挖掘工作亮点等技术可能。
2.2.2 业务相关的数据库联结
以文化活动数据库为例,我们可以分析参与者的年龄、职业、时段,并通过联结安防信息数据库获得时间段与人流量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挖掘不同受众的不同喜好,研发出针对各类群体的活动类型。
再以陈列展览数据库为例,分析历来不同展览或同类展览的不同展示手段、涉及的藏品、藏品故事的串联方式,再联结藏品信息数据库,纵向挖掘藏品研究深度,横向挖掘藏品之间关系,再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展示手段,去展示新鲜、有趣又生动的文物故事。
2.3 依据使用权限实现“云”库切割
2.3.1 内部人员
内部人员是指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于博物馆来说,除了需要对涉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包括硬件和权限上)外,其余大部分信息是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云”中的。这样的意义首先在于减少硬件的重复建设,而同一机构内的不同部门人员的使用数据范围,可以通过设置相关权限去实现。这也尽最大限度保障了内部人员信息共享(包括研究成果、工作进程、本馆建设等信息)上的权益,有利于提高馆内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为第一层级的数据库—数据最为全面,同时也最为原始,加工痕迹最少。
2.3.2 行业内人员
行业内信息互通承担着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责,博物馆行业又是文化艺术领域中相对精、专、深的领域,各馆往往承担着一城、一史或一族的印记。各有各的特点和专长,行业内各机构的学术能力、产研间的相互支持对推动行业进步来说尤其重要。“云”的出现,为馆际、馆校分享藏品信息、提供强劲科研力量、共享前沿科研成果提供平台。在合作主题下,可以进一步推进小微化、网格化的信息共享,推动行业内更深入、高效的全方位合作。此为第二层级的数据库—对行业内有合作倾向的个人、团体提供数据权限,为保障内部信息安全,建议该云从硬件设备上与第一层级的“云”有所区别,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2.3.3 公众
当“云”的内容面对的是公众时,由于受众的喜好各不相同,因此,数据要广泛又要精准,这就对博物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传统博物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部分所在。在传统的博物馆工作中,每一次的主题展览、主题活动都只能对应某一类特定的人群。但“云”的存在,让大量丰富且各式各样主题下的文化内容能同时展现,利用云的开放性、精准性和先导性①,还能利用大数据情报分析手段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为特定用户推送文化服务。
此为第三层级的数据库—有大量丰富的、经过有效加工的内容信息,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展现形式,保存在庞大的“云”端,公众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享用上面的信息,不受传统实体博物馆开馆时间的影响,也比二维数字博物馆有更为丰富的体验方式。同样建议硬件设备及用户权限两方面同时区分与其他层级的“云”。
3 探索多元云模式如何促进博物馆开放传播
数据整合有三大类型:一是私密性数据;二是专业性数据;三是公共数据,三种数据面向不同的群体。从开放性来说,其中私密数据不对外开放。由于数据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共享,结合“云”的特质和产生意义—即数据共享。本文通过博物馆不同层面的用户类型限制使用权限,从而实现“云”库切割,进一步划分“云”的构建及运作边界。表1归纳分析了三个云各自的内涵、受众、主要发力点等。
3.1 内部云
顾名思义,“内部云”就是在藏品信息基础上构建的、面向博物馆内部业务人员开放使用的“云”。“内部云”是从“根部”去影响博物馆工作、促进其进一步开放传播的。首先,搭建“内部云”,通过自内容至速度大幅度提高各部门间、藏品与业务人员间的信息共享质量,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博物馆工作节奏;其次,内部云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大比例降低传统博物馆工作的运营成本,从而为博物馆的进一步开放传播节省出更多的资金、人才資源;最后,在海量信息储存功能的加持下,“内部云”为博物馆进一步开放传播提供前所未有丰富的文博资源数据,为后续的智能化展示手段、交互式体验场景构建提供丰富的素材。
3.2 行业云
在“内部云”基础上对藏品信息分层次筛选开放,结合业界政策方针、学术研究进展及成果、观点交流互换等维度,面向博物馆同行所搭建开放的“云”,被称为“行业云”。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云”主要通过各文博机构发挥所长以引领行业发展,尤其关注学术科研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提供,这也是“行业云”存在的最大意义。
在实际运作中,“行业云”可以根据“常态性”和“合作性”对数据做进一步的网格化、小微化处理:除了各机构稳定输出各自强势资源外,机构间将根据不同的合作主题、合作方式,通过“云”针对性地组建数据包,搭建信息实时互通渠道,提升合作交流的效率和水平。
比起“公共云”,“行业云”容许更多的“进展中”“未成熟”信息,在内容方面体现了“前沿”“合作进行中”等行业侧面,又在资源共享互通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广而顺畅”。它的存在,提供了“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平台,可以预见,“行业云”将打破行业内以往不被乐见的合作壁垒,推动文博行业迎来新一波强劲的发展。
“行业云”对博物馆的进一步开放传播主要起到的是“助力”和“引领”的作用。
3.3 公共云
“公共云”面向的是广大的公众,广泛包含经博物馆精心加工包装的藏品信息资源、博物馆各类展览活动信息、文化创意产品资源,还有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人机交互体验等全方位信息,主要围绕博物馆的公众文化服务职责展开。
不同受众决定着博物馆所发挥职能的侧重点不同,进一步决定着所利用的“云”的优势侧重点。
在面对公众时,“云”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信息体量巨大”,有了这个基底,广大受众丰富多样的文化追求便有被满足的可能;其次,“云”的存在为用户与博物馆间、用户与用户间的交流得以全方位、多层次、实时覆盖,无论是在公众间文博知识的交流体验,还是在博物馆对公众意见的及时把握与反馈上,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再次,“云”技术与大数据、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手段等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真实又艺术的沉浸式体验,重新定义了博物馆观展的形式;最后,由于“云”的第三方独立存在特质,让移动终端触及信息资源的方式、渠道、时间更为灵活,大大提升了公众对文博资源的使用率。再结合大数据手段,对不同的用户偏好进行归类,又反过来提升了个性化服务的精准性,形成活化文博资源的良性循环。
4 挑战与展望
要充分推动“云”在博物馆进一步开放传播中的运用,行业普遍面临着以下挑战。
4.1 数据界限的划分不清晰在阻碍博物馆“上云”
所谓的数据界限,在实际的博物馆工作中,对应的是上文提及的不同用户权限,这是由数据应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共同决定的。信息整合的基础意义在于信息共享,但并非所有数据的简单罗列便完成了“云”的使命,在建设不同级别“云”的时候,数据是否对特定用户有必要、有效用,同时符合信息安全的要求,才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云”的界限所在。由于博物馆,尤其是公立博物馆,承载的是一个地方、一段时期的真实历史,它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既要是开放的,也要是求真谨慎的,这是博物馆的责任和担当所在。
因此,如何划定数据界限,成了博物馆“上云”的第一道關卡。要运用好“云”,就要制定“云”的规则。
4.2 “文博-信息化”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
随着信息水平的不断提高,博物馆与互联网行业的相关度越来越高,“文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是信息时代博物馆进一步开放传播的必然要求。但现状是,在我国博物馆行业中从事信息技术建设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以“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进行的,这部分人员的特点是:拥有相对强大的计算机技能,但却对文物、博物馆等专业的文化知识缺乏了解。①因此,其设计或搭建的系统往往会由于文化功能不足造成系统功能“断层”,即文化与建筑分离、内容与形式分离,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如何链接“博物馆运营管理”“文物文化挖掘”与“现代信息技术”,是突破云时代博物馆开放传播的关键点。
因此,有意识培养跨界人才,为同时具有两学科背景的人员提供支持和发展平台,对真正利用好“云”为博物馆的升级转型有重要意义。
4.3 有限资源下的管理思维瓶颈
目前,我国博物馆行业内绝大多数主体的收入来自国家财政,对已投入运营多年、新临“云时代”的绝大部分“老馆”而言,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开发都是一笔需要精准衡量的支出。现实的局限加上管理意识转变不及时,往往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第一,过分夸大了信息化的难度,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认知去面对信息化;第二,忽视了已有资源的整合力量,低估了信息在不同平台和逻辑搭建下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事实上,由于数据的可复制性,以及“云”所特有的“服务”与“应用”分离功能,恰好使得所有的软硬件能实现“集约化”运维,相比逐个功能的搭建,“云”在节约资源成本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云”一旦搭建,意味着强大的数据资源池存在,上线新功能的开销则集中在软件系统开发,减少了在硬件资源上的重复建设;同时,不同的功能系统可以集约化运维,节省了运维成本;再加上如今“云”的容灾性大大提升,数据几乎不可能被丢失,数据孤岛现象得以解决,数据恢复方面所节约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也为博物馆大大节省了资源。
因此,突破“新建设需要对旧基础推倒重来”的思维瓶颈、认真规划“云”时代下的博物馆建设,尤其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4.4 数字文化资源的版权问题亟须有效保护
“互联网+”大背景下,“云”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衍生出了数字化文物及其衍生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的知识保护问题。文物信息的数字化,包括3D模拟技术、虚拟场景的应用等其实质都是将文物信息、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创意以数据资源的形式放到第三方独立“云”上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其中就涉及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问题。我国正逐步加强对知识产权(即IP)保护工作的重视,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知识产权成了博物馆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博物馆应结合技术+管理手段切实保护藏品、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
可见,如果要让更多智力创作安心在信息化时代下尽情绽放,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创作环境,这当中离不开成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大众版权意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