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科技馆信息化时代特性 推进现代化科技馆体系建设

2021-09-17刘一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普教育科技馆信息化

刘一瑞

摘 要:智慧科技馆建设要让科技馆“姓科”,同时兼顾着“智慧”。现代科技馆的信息化建设将融合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以及在技术突破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运营模式和建设办法。文章从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环境、科普场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黑龙江省科技馆在场馆智慧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关于科普场馆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思考四个方面来描述国内现代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在于“智”与“能”二字。“智”代表着面向科技馆观众的全流程智慧化服务;“能”代表着面向科技馆智能建筑的全方位科学化管理。细化分解后分为全流程服务、智能优化运营、高效管理、智能便捷支撑、数字化智能展厅、智慧分享六个方面。

关键词:科技馆;信息化;科普教育;探索发展

1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1.1 现代化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内容及背景

科技馆是利用科技展项和相关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公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能力的场所,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全民科普的重要基地。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VR、AR、MR、大数据分析,都在不断推动科学普及的手段,也带来了新的契机。科技馆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反馈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的重任,扎实发展科普场馆的信息化、智慧化就必然是现代科技馆的重要使命,也是推进科普场馆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

1.2 科技馆信息化在现代化科技馆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

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大体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其中,数字科技馆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科技馆的信息化。因为信息化通常是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方面组成,科普场馆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这三种手段来不断完善实体科技馆的一种方式。

科普场馆的信息化一方面可以不断弥补实体科技馆的展览展示方式,还能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把科技馆带回家,从空间上打破实体馆的到访参观限制。另一方面,在展示场馆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所利用的新一代技术,如实体展品的AR增强现实、基于位置的导览服务、VR虚拟现实体验等都能高效地普及当下前沿、热门的科学技术。同时,馆方可以利用后台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做出更加精细、可靠的决策,大大提高了科普服务水平。

2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2.1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科普场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以公众为出发点,以展品为依托,利用当下最新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系列服务技术应用,通过网格化关联,达到“科技馆”“人”“服务”的高度融合。重点在于“智”与“能”二字,其中“智”代表着面向科技馆观众的全流程智慧化服务;“能”代表着面向科技馆智能建筑的全方位科学化管理,细化分解后分为全流程服务、智能优化运营、高效管理、智能便捷支撑、数字化智能展厅、智慧分享六个方面。

全流程服务:全流程服务的范围包括观众参观过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给予游客全方位、便捷的科学体验服务。如科技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App、票务管理系统、讲解管理系统、互动展示系统等观众服务系统。

智能优化运营:“智能优化运营”的建设包括能效管理服务系统、场域安防系统、智能化中央控制大厅,以及外部系统接口的集成。所有运营数据汇总到统一后台,将成为科技馆新馆的重要资源,应用于监管、控制、改进、提升等方面。

高效管理:针对科技馆管理流程如观众应用服务管理、行政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等相关管理需求而建设的一系列管理系统,包括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参观管理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客流统计系统、中控系统等。

智慧分享: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性,提供观众对于展品展项意见和经验进行分享、点评的入口,增加人和展品的黏性,启发参观群体的讨论精神。观众对于场馆的分享和点评也为场馆自身提升提供了依据。

数字化智能展厅:一方面对于实体展品进行数字化加工再造,通常指采集展品照片、音频、视频、制作MG动画、拍摄虚拟漫游作品等。利用信息处理手段加以收集、整合,在实体展品体验过程中相互补充,实现科普场馆与游客之间的双向信息互联。

智慧支撑:智慧支撑为智能化系统应用提供基础环境支撑,包括网络支撑、内容支持、技术支撑、硬件支撑。

2.2 黑龙江省科技馆在科普服务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探索实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黑龙江省科技馆于2017年进行了服务应用信息化(图1)升级改造,分三期进行了建设。建成的系统运营以来,广大观众反响良好,无论是参观前、参观中还是离馆后,信息化服务贯穿全流程,观众能够切实体会到系统服务的便捷性。

2.2.1 黑龙江省科技馆信息化一期建设服务

黑龙江省科技馆信息化一期建设服务应用提升项目以基础服务能力建设为支撑,加强具备“互联网+”特性的科普知识文化传播与服务能力,为观众提供特色参观游览功能。同时提升科技馆的工作管理能力,为实现智慧化的可持续发展科技馆打下坚实基础。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①基础服务能力建设:无线通信定位系統的建设,通过定位传感网络建设结合导览App等前端应用,为参观观众提供馆内位置信息服务,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导览服务和位置管理服务。

②“互联网+”特性的传播与服务能力: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官网、微博平台、VR展馆;以“互联网+科普场馆”为指导,通过利用互联互通的方式全方位展示黑龙江省科技馆的资源,发挥科学普及、科普传播的重要职能,提升场馆社会影响力,打造公众了解科技馆的窗口。

③观众特色参观游览功能:参观服务App(基于位置的导览服务、AR),充分利用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当观众走到相关展品附近,手机端会以气泡的形式弹出资源提示,供观众选择。

④科技馆工作管理能力:“一云多屏”的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建设采用了“一云多屏”的建设理念,为科技馆的终端设备、内容资源建设了统一管理的平台。一个平台管理所有的前端应用展示,包括专业智能终端、App、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展项预约互动终端等。

2.2.2 黑龙江省科技馆二期提升建设

黑龙江省科技馆二期提升建设以观众需求为核心,以提升现阶段馆内服务流程为抓手,并以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管理平台及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科技馆基础信息支撑平台的整合提升。同时通过票务服务管理系统、客流监控系统的建设,促进黑龙江省科技馆与观众交流、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丰富多媒体资源、加强观众互动等多手段,多角度展示黑龙江省科技馆的魅力。

①票务服务管理系统:通过票务服务系统建设,观众可以在网站或微信端进行预约,到馆后可以通过移动核验终端核验检票快速进馆。系统包含散客和团队观众的预约、取票、检票、参观全流程服务。将前端观众服务流程和馆方票务后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改善进场流程。

②客流统计系统:建设客流统计系统,实现实时监测观众位置、客流量和异常情况,查看馆内人员分布。同时,针对异常情况,可采取分流疏散、错峰、限流、预警等应对措施,保证参观秩序,预防危险事件发生。

2.2.3 对信息化平台进行三期建设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信息化平台进行三期建设,使黑龙江省科技馆信息化发展与时俱进,更大程度发挥信息化优势,优化展项体验预约的服务管理能力,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建成系统如下:

①活动预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各类科普活动实现全流程的管理。支持观众通过科技馆官网、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个人注册,并提供活动报名、活动查询、参加考核、活动评价等服务。后台可对学生报名、活动课表、学生考勤、活动资料等所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系统的建设,对于进一步便利观众报名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管理效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展项体验预约排队叫号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传统排队模式,实现线上预约排号与线下体验前认证的集成融合,提高管理效率。通过预约流程设计保证使用门票、身份证进馆的观众都能预约展项体验,同时确保观众入馆后才能预约,避免展项资源浪费。

2.3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服务信息化的社会效益和宣传影响

2.3.1 让科技馆科普教育更鲜活

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对于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教育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利用新信息技术开展的展览教育活动得到广泛好评,例如,基于扫描实体展品而触发的AR增强现实技术,让冷冰冰的展品生动地跃然于每个人都携带的手机上,对于体验者的全体感官都有着很大的冲击,给参观者的感受和体验是传统的科技馆难以给予的,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另外,VR虚拟现实技术也提供了足不出户就能游览科普场馆的办法。

2.3.2 让科普服务意识更浓厚

通过建立以科学研究、常设展览、观众服务、运行服务面向多層次受众的信息化系统,使得互联网与黑龙江省科技馆完美结合,使得大众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科普和知识传递,让科学的普及更加便捷、高效,增强大众对于科技的探索兴趣,加深观众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解,让科技为人类的发展做坚实的基石。

3 关于科技馆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的思考

3.1 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当代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应以智慧化为目标,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数据视为新的生产要素”的新指导意见,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形势,注重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先进成熟技术为依托,实现先进、可持续、可扩展的智慧科技馆建设目标。就目前发展趋势,针对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智能终端、5G网络技术、科普内容制作等方面在科技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助力进行探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让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机整合到科普场馆中,来适应新时代科技馆发展的要求,完善科技馆体系建设,搭建集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数字科技馆,需要不断探索整合的方式和技巧,让科技馆的信息化真正地区别于常规的数字化,才能不断完善科普展示手段,完成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的重要目的。

3.2 建设基于观众数据的可视化观众服务

通过场馆信息化建设,必然会采集到观众的各种信息,包含身份信息、年龄信息、来源地信息、展品体验逗留时间信息等。一方面科普闯关面临信息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可通过对各种信息数据加以分析,对场馆的运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让科普服务更加落到实处。同时,将相关可以展示的信息可视化公开,建设大数据展示模块,也是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普及。

4 结语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政府对科普事业的重视,智慧科技馆建设发展处于大好时光,但同时科技馆与智慧科技馆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科技馆工作更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抓住机遇,把科技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使智慧科技馆真正变得“智慧”,是我们科技馆人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准确把握科技馆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公众放在首位、服务谨记在心,把公众科普摆在前,智慧科技馆的发展才能真正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需要、深受公众欢迎、成为科普惠民的4.0科技馆。

参考文献

[1]翟宏英,中外科技博物馆智能互动式展览比较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9(2):110-120.

[2]羊芳明,段飞.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智慧科技馆建设方向初步设想[J].现代信息科技,2018(8):8-11.

[3]吴甲子.现代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评析[J].学会,2019(3):53-56.

[4]兰鲁光,刘曦东.智慧科技馆设计思路初探[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5):36-43,94.

猜你喜欢

科普教育科技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