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运用探讨
2021-09-17盛日华胡维东马鹏程袁小燕
盛日华 胡维东 马鹏程 袁小燕
摘要:在目前的畜牧业发展实践中,RFID的物联网与智能化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全面普及运用。现代畜牧业由于具备了RFID技术平台的重要保障支撑,因此可以确保做到实时追踪畜牧养殖行业市场变化动态,为养殖技术人员提供智能化的科学决策指导。具体在畜牧业的实践运用视角下,目前关键在于明确物联网RFID技术手段的基本内涵特征,结合畜牧业的整体转型发展状况来进行创新改进。
关键词:RFID物联网技术;畜牧业;实施运用要点
RFID物联网技术的本质就是运用自动感知以及智能识别手段来判断实时性的物体性质改变,并且通过连接物联网来传递感知识别的数据信息,确保达到精准程度更高的物品检测与识别技术结论。近些年以来,现代畜牧业日益面临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转型压力,客观上决定了行业技术人员应当深刻认识物联网技术融入现代畜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意义,积极引进RFID的自动化技术措施。
1 RFID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基本含义就是运用智能化的自动射频识别感应装置来检测物品性质,运用实时动态跟踪检测的传感智能化专业仪器来确保检测信息数据的准确程度达到行业标准,有效避免物体检测误差的产生。在现阶段的物联网平台支撑下,RFID的智能射频识别以及自动传感检测仪器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全面推广,证实了射频识别的物联网技术手段独特优势所在[1]。
具体针对畜牧业的重要产业发展领域来讲,目前积极引进RFID的物联网基础设备保障支撑平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与人工实施畜牧业产品检测以及市场信息跟踪处理的方法相比,建立在RFID智能化识别技术基础上的畜牧业将会获得更好的产业发展机遇,合理节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资源成本。同时,现代畜牧业与物联网自动化技术手段的融合能够达到准确追溯畜牧产品来源的目标,切实维护了民众的饮食健康安全,督促畜牧产品的生产企业与人员认真遵守畜牧产品检疫检测的基本准则规定[2]。
2 RFID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运用实例
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目前致力于高效集约化养殖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并且取得了优良的技术效益与经济效益。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完成的“高效集约化养殖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成果,自2018年起在我市进行了推广应用,重点应用主体为年出栏5000头及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年出栏5万只及以上的蛋鸡、肉鸡养殖场,以及养殖规模在1.33hm2以上的水产养殖场。
当地于2018年推广应用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养殖量分别为生猪32.63万头、蛋鸡137.36万只、肉鸡116.01万只,集约化水产养殖面积为1.35万hm2,节本增效达10248.08万元。2019年推广应用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养殖量分别为生猪28.46万头、蛋鸡224.26万只、肉鸡171.80万只,集约化水产养殖面积为1.42万hm2,节本增效达11765.04万元。相关部门通过部署应用养殖环境与动物本体传感器、智能管控装备及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等,实现了养殖环境参数的智能化感知、精准化调控,有效提升了畜禽水产养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节工节本作用明显,并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了产品品质。
3 RFID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具体运用实现要点
3.1 追溯查找畜牧产品源头
现阶段的畜牧行业发展规模正在快速扩大,因此如果仅凭人工追溯手段来查找某些不合格的畜牧产品生产源头,那么相关部门将会对此过度投入物质资源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确保产品溯源追踪结论的科学性与精确性。与之相比,依靠物联网的智能识别与产品追溯技术手段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快速锁定不良产品源头,准确追踪相关的畜牧产品制造与生产责任企业,防止相关部门由于缺少智能化的产品追溯技术手段而导致畜牧业产品不良影响范围的扩大。
具体对于禽畜养殖过程而言,技术人员需要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污染程度传感器以及传感器保护装置作为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同时将其作为协调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上位机可以通过传感器和通信系统接受各种数据信息,并通过通信系统对PLC发出相关指令,从而准确读取各设备运行状态,实现智能化管理目标。RFID的智能化监控系统软件结构主要由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软件组成,其中下位机软件处于PLC程序中,接受到上位机传出的数据信息或指令后,能够对前端设备动作进行合理控制。在禽畜养殖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利用ZigBee构建通信系统。系统中的ZigBee主要利用星状拓扑结构组网,同时将传感器、上位机、前端执行器作为ZigBee节点。
例如,畜牧行业监管部门针对物联网的RFID传感监测网络系统应当全面连接于禽畜大型养殖场,有效保证禽畜出栏、禽畜运输以及禽畜产品制作加工的各个关键环节都能得到准确的监控。在此基础上,禽畜养殖户也要积极学习并且引进RFID的自动化传感检测系统,运用禽畜产品溯源追踪的技术实施思路来严格约束禽畜养殖的全过程,增强对于食品消费者的安全权益保障力度。
3.2 严格实施禽畜产品检疫与检测
禽畜产品属于各地群众不可缺少的肉食产品,禽畜产品本身如果存在产品检疫检验环节缺陷,那么将会引发非常明显的民众饮食健康威胁后果,甚至造成规模范围较大的禽畜食品安全事件。由此可见,严格实施与开展禽畜产品的全面检疫检测工作具有显著的必要性。
与原有的禽畜产品人工检测与检疫技术手段相比,运用射频识别的物联网技术平台更加有利于产品检疫检测链条长度的扩大,确保检验检疫工作能够完整覆盖于产品存储冷库、产品运输与批发零售的整个过程,增强了对于民众饮食健康与安全权益的维护保障力度。但是不应当忽视,现阶段的视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平台并没有达到最为完善的程度与效果,客观上决定了行业监管部门仍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物资与成本,提升畜牧行业监管部门的智能化技术实践运用能力[3]。
3.3 保障畜牧行业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畜牧行业产品能否达到基本的产品安全性能检测标准,直接决定了城乡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健康保障力度。在目前的现状下,某些畜牧业产品本身存在质量安全缺陷,因此在产品进入到食品消费领域之后将会引发消费者的恐慌与不满,甚至威胁到正常的食品安全行业监管秩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善于通过实施物联网检测的智能化手段来确保畜牧产品的全过程制造生产安全,在根源上杜绝畜牧行业产品的安全隐患因素,依靠快速识别的传感检测技术仪器来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具体在设计RFID的禽畜养殖动态监控与管理平台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以下模块:系统显示模块用来显示禽畜圈舍内的温湿度数据实时变化状况。系统报警模块用于产生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系统切换模块能够自动化切换运行方式。系统中的手动控制模块可以对设备状态进行手动控制。系统保护模块可以对传感器进行合理保护。该平台运行原理主要是向终端设备发出查询命令,判断是否接受到正確信息。RFID的自动感知模块如果接收到需要读取采集信息,从而判断圈舍内的空间位置数据。如果信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则对参数进行计算;如果不在设定范围内,则会发出报警信号,然后运用控制指令的方式来提醒禽畜养殖人员合理调整圈舍空间环境的温湿度。
4 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现代畜牧业的全面发展与转型过程必须依靠物联网平台的重要支撑作用,其中关键涉及到RFID自动化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畜牧业在当前时期的产业结构链条中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的发展保障技术手段应当不断得到更新与调整,旨在合理节约畜牧业的发展资源成本,充分展现物联网技术手段在助推畜牧业创新发展领域的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治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牧业自动识别追溯系统设计[J].软件,2020,41(6):147-150,168.
[2] 王梅.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6):6.
[3] 李宽省.浅析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