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豆子与酸汤子
2021-09-17李文勇
李文勇
辽西有很多美食,在我印象中最好吃的还是咯豆子,配上卤子,在夏天来上一碗,每次都吃得撑撑的。而在辽东,也有一种类似咯豆子的美食,就是酸汤子。
那么,咯豆子和酸汤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产地不同。咯豆子,是北方汉族的一种面食,发源于河北省的承德、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和辽宁省的朝阳等地区。酸汤子,是满族民间更喜欢的美食之一,流行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
其次,做法不同,这是两者最重要的区别。
咯豆子的做法很简单,将玉米或杂粮用水泡三天直到有一种怪味出现,然后加工成面。将玉米面和白面按照各一半的比例调好,用温水活面,面要稍微软一些,不粘手为好,面活好后要醒一会儿,就可以放在咯豆板子上压了。咯豆板子一般都是两头用木头、中间用带眼的钢板连在一起制成的,比农村大铁锅稍微长一些,正好能垫在锅沿上,水烧开后把活好的面揪下一块,用手在咯豆板子上来回擦,擦到热水锅里,一边擦一边用勺子在锅里搅动,煮熟后用漏勺捞出放在凉水里过一下。现在城里制作更简单,玉米也不用泡三天,直接用玉米面就可以,城里也没有大锅,都用马勺,咯豆板子就用不上了,就用手拧的面条机,把面放进圆桶的机器里,用手转动,直接就可以压出来了。咯豆子还有高粱米和白面的,也有荞麦和白面的,不同的面用的比例也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吃玉米面的。
酸汤子的做法就比较复杂一些。制作酸汤子的第一步是玉米发酵。选一些上好的玉米进行浸泡,放进不透气的瓷坛子或大缸密封后,放置在院子里或屋角阴凉处进行自然发酵。半个月左右,待有酸味时,再把玉米用清水洗净,放到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大约晒三五天,然后用磨米机磨成粉末,接着用细箩筛出细粉,在太阳足足的时候晒得干干的,然后团起来放在阴凉处或者是放在冰箱冷冻。制作时,锅内放清水烧开,将成团的汤面放入锅里氽一下,等到表面呈半透明状时,捞出放到盆内,再用开水倒在汤面上,同时不断搅拌,产生足够的黏度,搅拌均匀后取适当大小一团汤面合在双手中间,双手十指用力内合,压在面团上,使其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夹在一个指缝内的汤套里。汤套就是将一薄铁片剪成一个锐角的扇面,然后将其卷成的一喇叭状小铁筒。汤套大约一寸半长,大头比手指略粗,小头比筷子略细,使用时大头朝手心方向,小头从指缝间穿出。同时需要甩动双臂,使得汤面从汤套内蹿出后在空中被甩成弧线状,落到下面沸腾的开水锅里。挤一下,蹿出一条,及时用勺子搅开,等到面全挤完后煮上片刻,即可连汤盛起。如没有汤套,也可用手攥,让面从虎口挤出,只是这样挤出的条粗细不均。因为是用双手“攥”出来的,所以也叫“攥汤子”。这种手法通常成为考验人们手艺的标准。
说起酸汤子,就不能不提到另一款玉米发酵美食,就是经过酸汤子演变而来的丹东知名小吃——馇子。馇子是在酸汤子的基础上,经过机器加工高温催化而成,与酸汤子相比,馇子可以煮食,也可以炒食。炒馇子现在已经成为丹东大大小小饭店必备的美食了。
当然,咯豆子和酸汤子的做法不同,味道也大相径庭。酸汤子有股酸酸的发酵味,连汤都是酸酸的,一般都是原汤食用。三伏天吃上一碗,真是美味无穷,妙不可言!咯豆子却没有这个酸味,咯豆子口感细腻爽滑,煮好后需要过一下水,像和我们平时吃的过水面一样,很少有人吃原汤的,因为原汤会很黏,口感也不好。
吃咯豆子和酸汤子最主要的还是卤子。二者配的卤子差不多,肉末豆角、肉丁酸菜、蘑菇鸡丁、香菇肉丁、西红柿炒鸡蛋都行,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来做自己喜欢吃的卤子。我最喜欢的是豆角加肉末,当然韭菜和鸡蛋卤的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
不管是咯豆子还是酸汤子,都是地方特色的美食,家乡人都爱吃家鄉的美食,美味里掺杂着更多的是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
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