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填报二三事

2021-09-17马德

妇女 2021年8期
关键词:天津大学京津冀志愿

马德:《读者》签约作家,出版有畅销书《请原谅生活对你的所有刁难》《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心向美好,慢慢修行》《允许自己虚度时光》等多部。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教材。

每年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是个大事情。这些年,也亲历了一些故事,与大家分享。

有一年,志愿填报截止日中午,一位考生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女儿不见了。我们以为是要帮她寻人,这位母亲接着说,她女儿的志愿还没报呢。原来,女儿跟母亲闹别扭,赌气不上大学了。这还了得,我们赶紧驱车赶到考生家里,母亲急得直抹眼泪。家里没有考生踪影,只好用村里大喇叭广播找人,闹得动静很大。直到下午两点多,才找到该女生,一见有老师在,学生再不提跟母亲的“恩怨”,随我们赶回学校。我们用极快的速度,为她找了几所院校,志愿提交的那一刻,是下午四点四十五分,而志愿提交截止时间是当天下午五点。我们都长出了一口气,因为有任何意外发生,女孩就真的上不了学了。那次填报,是我所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好在有惊无险,最终,女孩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录取。

还有一位考生,考了650多分,他要报考天津大学。我看了天津大学近三年的录取情况,觉得他报考这所院校被调剂的可能性很大。我说华中科技和东南大学也都是985院校,报考这两所学校,或许还能走一个比较不错的专业呢。这位小男生,当时频频点头,说“老师,我听你的。”

录取结束后的某天,我遇上了他的班主任。班主任问我,某某同学联系过你没有。我说没有。“他没脸跟你说了。”听得出来,班主任的口吻有遗憾,也有点生气。原来,该同学果然被天津大学录取了,只是被调剂到了英语专业。而他的理想,一直是理工类方向。曾记得,高一开学的时候,这孩子的妈妈来送他,跟我说他姐姐在一所师范类学校读研究生,学的就是英语专业。这位母亲当时半开玩笑说,女孩学英语还好,男孩上这个专业,就没意思了。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因为命运常常会跟你开这般“不愿如此却不得不如此”的玩笑。

我还接待过一些特殊的家长。所谓特殊,就是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考到太远的地方。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孩子们一旦考到很远的地方上大学,就飞了,再也逮不着了。有一年,一个男生考了620多分,家长找我商量志愿的事。孩子想去长三角或西安、成都的大学,家长不愿意,怕他“跑”了,只允许他填报京津冀的院校。辅导志愿的时候,考生父亲向我使眼色,但凡较远省域的,以各种理由否决。问题是,这孩子的分数在京津冀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学校,而其他省份符合條件的好院校比比皆是。为此,孩子跟父亲闹翻了,几天不吃饭。据说,后来男孩的爷爷亲自出马,鼻涕一把泪一把,痛说“父母在不远游”以及爷爷希望儿孙绕膝之类理由,才消解了紧张的气氛。男孩最后只上了天津的一所普通院校。

当然了,不当考生家长,永远体会不到这其中的焦虑和惶恐。我记得,儿子考大学的那年,志愿很早就填好了,却茶不思饭不进,日夜琢磨院校和专业的搭配上,还有哪些纰漏,会不会滑档,会不会退档,或者会不会浪费了分数。总之,各种想到的想不到的,扯上的扯不上的,一股脑儿地在脑海里缠绕折腾。临到志愿填报截止日的早上,我很早就醒了,小心翼翼地推开儿子的房门,他正呼呼大睡。我又极惴惴地推醒他,说:“咱们是不是把第一个院校换一换,我怕走不了。”哪料,人家翻了个身,半睡半醒间来了句:“别想那么多,就这个学校了。”刚说完,就又呼呼大睡了。是啊,想那么多干什么!从儿子房间退出来后,我居然轻松了很多。果不其然,那年儿子就走了所填报的第一所院校。

事非经过不知难。志愿填报这个事,你要不当回考生家长,永远不知道其中有多煎熬、多焦虑。编辑/纤手暖

猜你喜欢

天津大学京津冀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学生写话
京津冀协同发展
学生写话(1)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雨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