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共同培育工匠精神

2021-09-17洪福利陈李惠

职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洪福利?陈李惠

摘 要:笔者以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文的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真实任务情境,提供群文阅读资源,运用信息教育媒介,融通社会生活,开展多方交流对话,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创造、实践反思的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工匠精神 俗世奇人

全国高级技工学校通用教材中《俗世奇人》精选了冯骥才的三篇小说:《认牙》《泥人张》《刷子李》。三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绝活,都不卑不亢,都耐心专注地对待自己的手艺。从这几篇课文中读者不仅可以領略到匠心独运的手艺,也可以通过手艺看到背后的“匠人”。技工院校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教学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笔者通过创设情境、群文阅读、运用媒介等方式,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探访博物馆的真实情境,了解俗世之俗

杜威指出:“‘情境这个词所指定的东西,不是单一的对象、事件或对象和事件的集合……而仅仅是处在一个有背景的总体的联系中。”真实情境,从心理意义上说,就是既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又有学科课程的环境,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背景。《俗世奇人》真实展现了天津卫在晚清光绪年间的社会风貌,真实展现了底层市井人物的生存境遇。天津卫,经济繁荣,人物众多;戏院青楼,酒肆店铺,竞相争逐,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则。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周边的实体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世俗文化。

(一)网络浏览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了解馆内藏品

网络浏览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时,学生通过馆内的1 700余件甲骨和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的战国楚王鼎,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通过绝世孤品春秋齐国“邦刀”以及“六泉十布”,理清经济脉络;通过历代玉器、王羲之等人的书画、汉代五代印章,领略文化风流。

(二)实地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或良渚文化博物馆,体验农耕文明

在杭州历史博物馆,学生对浙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了解了五代吴越国大量刊刻佛像与佛经,宋工浙版书飘散着油墨清香,特别是北宋杭州刻工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情境探访,既针对学生所处的地域生活情境,又针对跨媒介语言实践的学科认知情境。精耕勤战的文化品格和事功哲学的现实主义态度,使古代的吴越人超越了农耕文明的传统,走出了一条依靠专业外出谋生的生存之路,这些文化历史让新时代的学生受到了文化熏陶,从而对社会历史产生敬畏之心。

二、设置阅读学习任务群序列,赞叹奇人之奇

改革学习方式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改使传统的传授知识、封闭教学、问题导向式学习转变为现在的建构体系、开放探究、任务设计式学习,在语文任务群的启动、持续、完成、评价等中贯穿教育目标。在《俗世奇人》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搜索作者信息、相关背景、作品评价等资料,对当代工匠精神热点进行调查研究,还可以直接将学习资源用多媒体投屏等方式进行分享,便捷、高效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中,应对多篇课文进行比较学习、群文阅读,引导学生从预设达到生成,形成群文大阅读,助力对工匠精神的探讨。

(一)推荐“最美工匠人”人选

“最美工匠人”可以是《俗世奇人》教材中的人物,如华大夫、泥人张、刷子李;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其他人物,如苏七块、张大力、好嘴杨巴等。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填充列出这些“工匠”的身份地位、手艺水平、人格魅力等。

(二)概括“最美工匠人”之美

《俗世奇人》,讲述的重点是人,展现的是天津的风俗人情和世间的各色人物。例如,《认牙》的华大夫为什么瞅一眼就全知道患者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却为什么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因为“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这说明换任何一种手艺,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对待,没有做不成的事。

在《泥人张》中,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手艺人只要有手艺,便可以活得有尊严。泥人张可以把“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自信大方地嘲讽海张五一番。

在《刷子李》中,“师傅(刷子李)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当手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做手艺就成了一种享受。

(三)撰写“最美工匠人”颁奖词

给学生提供2021《感动中国》颁奖词,让学生模仿创作,从人物事迹、感人事例等角度,注意字数、句式、押韵等。下面列举一篇《刷子李》颁奖词。

“啪啪,啪啪,清脆声响是你在刷墙。你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你有这样的自信,也有不容侵犯的威严。黑白人世间,刷墙仙下凡。刷子李,是一代工匠,却可创造盛世辉煌。”

迪斯累利说:“对英雄崇拜可以造就出英雄来。”这样的奇人奇事,这样的颁奖词,让学生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也对奇人产生敬佩之情并且激发自己成为匠人英雄的动力。

三、运用新媒介开展交流活动,传播工匠精神

语文任务的达成,既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又需要学生交流探究。在信息教育时代,技工院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媒介,更迅速更广泛地传播工匠精神。教师从教材中发现了这样的触发点,如每篇文章中基本上都有的极具特色,又极其通俗的议论性文字: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泥人张》)

治牙的华大夫……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认牙》)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刷子李》)

(一) “津味浙腔”录视频——开展我说“最美工匠人”活动

这些文字是津味津腔的真实体现。如“嘛、赛、发蔫”等词汇,体现了天津语言节奏明快的特点,市井气息浓厚;“捅娄子”(惹祸了),“冤大头”(上当了)等也体现了天津人爽朗乐观的性格特点。这种评论方式继承了冯氏前辈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写作风格,类似说书人说书。因而,我们可以在技工院校开展师生“津味浙腔”说书活动并录成短视频,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形成说书视频系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工匠人物。

(二)微信美篇写作文——布置我学“最美工匠人”任务

“最美工匠人”不仅是业务素质强而且道德修养高。为了让学生把握和体会工匠精神,可以开展“匠心如琢,百年传承——致敬身边的最美工匠”作文竞赛活动,讲述身边的技能大咖、大师的匠心故事。

比如杭州本土掌握绝技绝活的国家级技能大师胡忠英,抱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心态,把自己的生活雕琢成了一道菜,他对杭帮菜的创新从未停止过。“最美工匠人”石丹,杭州市拱墅区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容美发项目中获得金牌。石丹过去在同学眼里是“乡下来的野丫头”,她自己说:“我不是天赋型的选手,我是‘剪出来的世界冠军”。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教师陈天月,成为一名“工匠”是她追求的梦想,2018年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中国集训队,2020年1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项目中获得银牌。他们都是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者,大师是靠坚持和磨砺炼成的。

活动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易企秀美篇、抖音视频号,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的发帖、回帖、投票、点赞等功能,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成果生成,实时展现身边工匠的风采,传播工匠精神。

这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多元化共同学习,不亦快哉!

(三)时时刻刻做真人——拓展我做“最美工匠人”行动

在任何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只有拥有“奇艺”的“大国工匠”,才能为社会创造传奇。“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們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技工院校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让学生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力争使工匠精神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培育工匠精神,你我都在路上。

参考文献:

杜威.逻辑:探究的理论[M].邵强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洪福利,浙江省丽水中学;陈李惠,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