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in-track步态分析系统研究单侧KOA患者行TKA术后足底压力及平衡特征变化

2021-09-17罗元发张磊扶世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
关键词:步态患肢膝关节

罗元发,张磊,扶世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0 引言

KOA是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软骨病变、间隙变窄为特征,引起疼痛及活动受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KOA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重度KOA常继发多种膝关节形态畸形改变,引起长期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受此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加重了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其引起的患膝的功能与形态改变直接影响下肢生物力学及力线,从而导致步态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进展,严重者还会继发腰椎、髋关节以及踝关节的改变。在KOA的病变初期,绝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病变关节的轻-中度的阵发性隐痛,活动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加重,经休息后有所缓解,另外在温度及天气变化时也可出现疼痛症状加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在病变中期,主要表现为疼痛的加重,关节形态可有继发性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在病变晚期,则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或夜间痛,往往伴随病变关节的严重畸形以及功能活动受限。目前,KOA的保守治疗主要是以缓解疼痛、减缓病变进程为目的,对于力线和形态改变的纠正需要手术干预。TKA技术能够很好的纠正关节畸形,重建关节功能,重塑下肢正常的力学力线,从而缓解疼痛,改善行走的步态,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作为治疗膝关节晚期病残的重要手段。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接受TKA的患者数量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趋势。有研究预估,美国到2030年,TKA手术台次将是2005年的6倍,超过300万例,由此所产生的住院费用将超过20亿美金。

步态分析采集行走时的各种参数,来分析KOA对步态变化的影响。付海燕等[1]研究发现KOA患者的足底压力均高于正常青年组,KOA患者步态指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Deluzio KJ等[2]研究发现,KOA患者的患侧步角增大,支撑的时间减少。Naili JE等[3]对KOA患者TKA术后1年的步态进行研究发现,运动步态模式与对照组相当。Bonnefoy-Mazure A[4]研究发现TKA术后1年,患者的疼痛明显降低,活动范围和步速明显增加。RoDH等[5]研究发现TKA术2年,患肢的步速明显增加。步态分析是以解剖学和力学为基础,研究分析人类步行的一种方法[6]。足底压力则是研究应力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来分析步态的变化情况[7]。通过对测量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可侧面反应手术疗效、评估术前病变程度,同时也能为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正常人与单侧KOA患者,运用Win-track步态分析系统采集KOA患者手术前及行TKA术后6月的双足足底压力及平衡特征数据,以双足静态站立时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稳定性及步行时的支撑时间作为主要参数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单侧KOA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足底压力和平衡特征的差异,以及TKA手术前后患肢足底压力和平衡特征的变化,进而评估TKA对KOA患者步态的改善情况,同时为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提供更客观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于西南医大附二院门诊就诊的30名(男性12人,女性18人)膝关节正常人员作为空白对照组,年龄为(66.47±2.98)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87±1.45)kg/m2。同一时期随机选取就诊的单侧KOA行TKA手术患者30名(男性10人,女性20人,左侧14例,右侧16例),作为实验组,年龄为(67.87±3.99)岁,BMI为(24.89±1.70)kg/m2,HSS评分为(53.53±2.24)分。所有受试者均已签署行步态分析测试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正常人群纳入标准

受试者否认有下肢功能活动障碍及关节疼痛的病史、体格检查于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

1.2.2 正常人群排除标准

(1)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以及影响行走的疾病;(2)资料有遗漏者;(3)不配合测试者。

1.2.3 单侧KOA患者纳入标准

(1)晚期KOA患者伴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HSS评分<60 (HSS评分量表见附录1);(2)X线影像学检查符合KOA改变;(3)健侧膝关节无疼痛及影像学表现;(4)有TKA手术适应证;(5)要求并顺利完成单膝TKA手术。

1.2.4 单侧KOA患者排除标准

(1)与KOA诊断标准不符;(2)患者有其它影响行走的疾病;(3)双侧KOA患者;(4)不能够耐受手术者;(5)资料有遗漏者。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法国Medicapteurs公司生产的Win-Track步态分析系统,由一压力测试平板和电脑端操作系统组成。压力测试平板通过数据线连接至电脑主机,通过电脑端操作系统采集及处理数据。本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自动感应测定静态站立时双足的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如图1)、稳定性(如图2)和步行时双足的支撑时间(如图3)。

图1 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及平衡占比分布

图2 稳定性

图3 步行时双足支持时间

1.4 检测方法

用于实验的Win-Track步态分析系统位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关节·足踝组)。将受检者的姓名、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录入电脑端操作系统后,在实验员的指导下分别采集正常组及单侧KOA患者TKA术前3天及术后6月静态站立及步行时的数据。采集方法:受检者赤足站立或步行于压力测试平板,待其熟悉并适应测试过程后,以最舒适的站立及行走方式通过压力测试平板上。该实验主要采集的参数为:静态站立30s时双足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稳定性和步行时双足的支撑时间。具体参数定义如下:

接触面积:是指受检者赤足站立于压力检测平板上时,足底与平板相接触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最大压力:是指受检者赤足站立于压力检测平板上时,压力检测平板所受到的压力的最大值,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

平均压力:是指受检者赤足站立于压力检测平板上时,压力检测平板所受到的压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

平衡占比:是指受检者赤足站立于压力检测平板上时,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双下肢各自所占的比例,单位为%。

稳定性:是指受检者赤足站立于压力检测平板上时,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双下肢在前后及左右的晃动幅度,单位为毫米每秒(mm/s)。

支撑时间:是指受检者赤足步行经过压力检测平板的过程中,下肢支撑身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1.5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主任医师带领同一组医师完成。患者取仰卧位,于屈膝位在患肢大腿上段安放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后充气加压,选择前正中纵切口髌旁内侧入路,作一长约12-15cm的切口。充分暴露膝关节后将髌骨向外翻。显露股骨胫骨关节面,切除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全部滑膜,再用骨刀去除所有增生的骨赘。行股骨远端截骨:用髓内定位器械定位,位置满意后安放截骨模具,移除髓内系统,选取合适的位置置入定位针,进行截骨。行胫骨近端截骨:定位器械放置准确后,置入定位针,进行截骨。假体测试:装配与其相对应尺寸的假体试模及衬垫,分别测量伸直和屈曲间隙均合适。假体固定: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将骨水泥调制黏度适中,将其涂压于截骨面,依次安放胫骨及股骨侧假体,清理骨水泥。牢靠固定后,放置聚乙烯平台,检查其稳定性。髌骨处理:修整接触面,清理骨赘,并去神经化,检查活动轨迹满意。伤口缝合:创口内无异物遗留,大量稀碘伏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松止血带,创面止血后置入一根血浆引流管,关闭切口。伤口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包扎患肢。

1.6 术后处理及功能康复锻炼

术后采用冰袋间断冷疗患处,从而减轻出血、水肿及疼痛;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运用镇痛泵、静脉或口服药物及物理治疗等多模式联合镇痛;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血浆引流量的多少于术后1-2天拔出引流管,次日遵医嘱在助行器帮助下开始下地活动。

功能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踝泵运动:双足做背伸及跖曲动作(150次/天);直腿抬高:下肢伸直,抬离床面约10-15cm(20-30下/次,3-4次/天);伸膝运动:屈曲健侧,患肢伸直至床面(2h/次,5-10min/次);屈膝运动:小腿下垂,缓慢加大屈膝角度(2h/次,20-30min/次);伸直运动:保持大腿紧贴床面,伸直小腿,缓慢抬高小腿(2h/次,20-30min/次);扶助行器下地:站立伸膝,绷紧患肢;行走屈膝,上抬患肢。

1.7 术后观察指标

静态站立30s时双足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稳定性和步行时双足的支撑时间及HSS评分。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组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全部完成测试,随访率100%。

2.2 一般资料对比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的性别、年龄及BMI分布基本信息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基本信息组间比较

2.3 HSS评分比较

经配对样本t检验,与手术前相比,TKA术后6月HSS评分显著上升(P<0.05)(见表2)。

表2 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HSS评分比较(±s,分)

?

2.4 步态参数比较

步态参数评分结果显示:

TKA组术前(如图5-1至如图5-3)与正常组(如图6-1至如图6-3)相比,其患侧静态站立时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及稳定性与步行时的支撑时间均减小,存在显著差异(P1<0.001);

图6-3 正常组步态

图5-3 术前组步态

图6-1 正常组静态站立30s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

图5-1 术前组静态站立30s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

TKA术后6月(如图7-1至如图7-3)患侧静态站立时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及稳定性与步行时的支撑时间参数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2<0.001);

7-3 术6月步态

图7-1 术后6月静态站立30s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

TKA术后6个月各参数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3>0.05) (见表3)。

表3 TKA手术前后步态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及组内比较(±s)

表3 TKA手术前后步态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及组内比较(±s)

注:P1为TKA术前患侧与正常组对比;P2为TKA术后患侧与TKA术前对比;P3为TKA术后患侧与正常组对比。

TKA术前患侧 TKA术后6月患侧 正常组 t1 P1 t2 P2 t3 P3接触面积(cm2) 40.53±2.93 71.10±1.84 71.77±1.43 -52.42 <0.001 62.01 <0.001 -1.56 0.12最大压力(g/cm2) 164.17±4.22 347.70±12.28 355.13±7.02 -127.70 <0.001 77.69 <0.001 -2.88 0.06平均压力(g/cm2) 93.67±2.82 186.40±9.17 190.57±9.38 -54.21 <0.001 51.20 <0.001 -1.74 0.87平衡占比(%) 21.53±3.70 47.43±1.48 48.37±1.40 -37.13 <0.001 35.91 <0.001 -2.51 0.15稳定性(mm/s) 0.006±0.002 0.002±0.001 0.002±0.001 13.87 <0.001 -12.32 <0.001 2.77 0.08单足支撑时间(ms) 617.33±23.48 714.67±9.37 720.00±8.71 -22.46 <0.001 20.11 <0.001 -2.28 0.26

图5-2 术前组静态站立30s稳定性

图6-2 正常组静态站立30s稳定性

图7-2 术后6月静态站立30s稳定性图

3 结论

TKA术后6月,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病变侧肢体术后6月的静态站立时的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平衡占比及稳定性与步行时的支撑时间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证明TKA可以改善KOA患者的步态;术前较正常组差别较大,证明KOA会影响患者的步态;术后6月的步态参数和正常组基本相同,证明TKA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步态。

Win-track步态分析系统能够实时动态观察并记录TKA术后患者的步态变化,利用步态分析可以对TKA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动态量化评估,能够更加客观的获知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情况,从而对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提供阶段性指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4 讨论

膝关节作为人体中复杂程度最高的关节,需要在承受人体重力的前提下,完成大幅度的复杂动作来满足日常生活及运动的需求。人们在步行时膝关节的负重约为体重的2~3倍,特别是在爬楼梯等屈膝角度较大的活动中,膝关节所承受的负重可达体重的6倍[8]。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尚未明确,软骨改变及间隙变窄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影响日常生活及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9-10],是导致中老年人残疾的一种疾病[11],并有向低龄化发展的势头。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逐渐老龄化,目前全球罹患关节炎的患者大约有2.5亿人次,在60岁以后,男性和女性患关节炎的发病率分别为9.6%和18.0%。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日本等发达国家,8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KOA患病率约为22.0%,老年女性约为30.3%;在西太平洋地区,8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KOA患病率约为13.0%,老年女性约为20.5%;并且在45岁以后,KOA的患病率明显上升[12]。随着KOA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13],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在发达国家,KOA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5%[14]。而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X线平片表现有骨关节炎约占50%,其中30%~50%有临床症状。除了老龄化因素外,创伤和肥胖所导致的KOA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1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和关节畸形,引起关节的解剖、功能及步态改变[16]。临床上对于KOA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大类,常规的保守治疗,例如健康教育、口服药物、关节腔注射、中医治疗、物理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有研究表明,体重降低5%~10%可明显缓解疼痛及功能受限[17]。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推荐适度的功能锻炼,如游泳、太极拳等作为KOA的保守治疗方案[18]。有研究显示,运动疗法对KOA症状的改善至少能维持2~6个月,疗效的丢失可能与受试者难以全程规范的坚持运动处方有关[19]。口服药物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常伴有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且阿片类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及耐药性,故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上述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荣兵等[20]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KOA,连续口服4周后,患者血清中的炎症介质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表明独活寄生汤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而起到镇痛作用。透明质酸可以缓解疼痛来恢复部分关节功能,使患者生活的质量得到提高[21]。因此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臭氧以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也成为治疗KOA的一种方式。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KOA上也享有一席之地。针灸治疗能够消除关节肿胀,对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不大。推拿则能很更好的改善关节活动度,但对于关节肿胀的人群不适宜[9]。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有空化效应、机械力效应及封闭痛觉神经感受器等作用,近年来,在骨伤科广泛应用[22]。基因疗法的相关研究较少,但有研究证实其能够长效的改善KOA患者的疼痛症状[23]。虽然保守治疗的方式众多,但均只能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此,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一步治疗,目前对于治疗KOA的手术方式选择较多,但其选择受到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病变的程度及生活与工作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治疗期望值低、力线无明显改变的高龄患者多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24]。张海森等[25]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KOA患者的研究发现,患者恢复良好,满意度高。胫骨近端截骨术可降低对腓神经及外侧副韧带的损伤风险[26]。腓骨近端截骨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关节置换分为全膝置换、单髁置换及髌骨置换。有研究表明,单髁置换对于仅有内侧间室病变的患者的近期效果较好[27]。全膝置换矫形及翻修优于单髁置换,而单髁置换创伤小,截骨量少,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对于严重的KOA患者而言,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28],他能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稳定,从而恢复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9]。李昌燕等[30]指出,TKA可在改善关节功能及减轻疼痛方面有显著效果。有研究表明,TKA术后中期随访的优良率高于90%[31]。但是TKA只提供了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的条件,要恢复日常功能活动,手术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尤为重要。规律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还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避免关节黏连、挛缩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TKA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术后抬高患肢,促进淋巴血液回流,减轻关节及周围的组织肿胀程度,达到缓解疼痛,避免关节挛缩的目的,并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及周围肌肉组织的收缩能力。TKA术后康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应用客观、简便、精确的临床评价标准可以更好的指导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锻炼。目前对于TKA术后的康复评定包括疼痛、功能及心理方面。现今主要的评价体系仍是患者的主观满意度[32]。常用的评分标准为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上述的评分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均为主观评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最终的准确性。例如患者对功能恢复程度缺乏准确的表述,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对TKA术后的功能恢复的评定,争议较大。因而急需一种更为简便、客观的评价方法来补充现有的主观评分方法的客观部分。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步态分析应运而生。近年来,步态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对于异常的运动状态,深入分析其异常步态,通过宏观层面对KOA病情进展进行分析,也是当下的一项热门研究课题[33]。

步行是人类具有的特征性活动,指通过双下肢的交互运动移行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的位置变化的目的。步态即人类行走时的姿态,由下肢各关节的活动组成,神经中枢及下肢肌肉也参与其中。年龄、性别、行为习惯及职业等都是影响步态的因素。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人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步态模式。正常人相似下肢结构,决定了正常人相似的步行过程。自动化、周期性的运动模式,决定了肢体的动态变化具有节律性,各个步态周期之间也存在着非常细微的差异。步态是一种客观描述人类行走行为的方法,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及骨科等诸多领域均有步态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是临床研究的常见内容[34]。

足底压力分析是一种通过采集足底应力的分布情况来分析步态的有效方法,对运动医学疾病的功能变化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在临床上应用足底压力分析的报道。足底压力分析已成为了临床上诊断及治疗评定的工具之一。足底压力分析最早在被应用于鞋类设计,除此之外,它对疾病的诊断及肢体功能的评估也具有积极意义。常见的足底压力分析参数包括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和平均压力等,通过对足底压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对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诊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等有一定的帮助。

步态分析的历史可追溯到1942年的《人体比例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出现的步态采集方式对步态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步态分析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临床上来指导临床工作。目前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主要的步态分析技术有三种:压力传感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可穿戴技术。压力传感技术主要由压力测试平板及电脑端操作系统组成,当被检者站立或步行于压力测试平板时,传感器实时采集相应的数据,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的步态参数,如Win-track系统及Footscan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数据分析快等优点;计算机视觉系统技术,如SIMI Motion 3D运动图像解析,其设备安装及操作过程复杂,占据空间大,对环境要求较高,而且采集前需多次校准;可穿戴技术,主要通过穿戴固定在人体上的传感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步态分析。但其价格昂贵,维修困难。压力传感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步态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治疗下肢运动疾病及功能康复指导中会根据步态检测结果提出相应措施,在膝关节相关疾病中应用非常广泛。有研究发现,在KOA患者的患病期间,其步态参数和生物力学会按照某种规律而发生变化[35]。Al-Zahrani等[36-37]研究发现,严重KOA患者的步速低,步幅短,周期长。有学者指出,KOA患者的步速、步频和步幅较正常人明显降低[38-40]。国际上目前对于KOA患者的步态分析,尚未明确最佳的分析方法。步态分析来评估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通过比较患者的步态参数与正常人的差异程度,现已可以用来反应疾病的病变程度。可以作为评估骨科术前的病变程度,及术后恢复效果的客观指标。

本研究查阅相关KOA运动学、生物力学参数改变的相关文献,并对KOA患者行TKA手术治疗与步态分析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TKA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步态特征参数的变化,在治疗KOA患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Blue C等[41]研究发现,异常步态在TKA术后仍持续存在,通过术后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步态。Zhang Z等[42]研究发现,足底压力负荷在KOA患者中增加可导致足内翻及步行时的步态改变。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KOA患者行TKA手术前后的步态特征参数的变化,能够更加客观的获知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而达到对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提供阶段性指导,促进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目前绝大多数的传统步态分析设备因其使用复杂,耗时多,反馈不及时,同时需处理大量的数据,故多用于实验室研究,在临床上应用存在局限性。本实验中所使用的Win-track步态分析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可随时采集并能即时获取步态参数数据,优于传统步态分析系统,在临床应用中更为适合。

KOA患者的步态特征为“逃避疼痛步态”,即患者通过调整患侧肢体髋、膝、踝关节的活动角度,以及降低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及支撑时间来减轻患肢的负重,达到减轻疼痛的目而形成的一种代偿步态。由于疼痛的影响KOA患者在行走过程中会尽可能减少患肢的负重时间,因此患肢的支撑时间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也发现,术前患肢的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及支撑时间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证明了患者为减轻患肢的负重时间来缓解疼痛,而采取了重心更快速的向健肢转移的代偿策略。有研究也证实了KOA患者健肢的支撑相百分比增加。KOA患者患肢的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及支撑时间等参数的降低,可能是为了减轻因患肢的负重占比及负重时间而引起的疼痛。而对于TKA术后的患者,其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重建,纠正了患肢的力线,关节受力及肌群力量得到了改善,故而会对患肢的步态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分析受试者的主观评分,发现HSS评分在术后6个月较术前有明显提高。TKA不仅重新恢复了关节活动的稳定,而且还缓解了疼痛。但要想达到更佳的恢复状态,则需要术后规范化的功能康复锻炼。规范化的功能康复锻炼能够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重新相互适应,从而逐步恢复正常步态。本研究结果表明,TKA术后患肢的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及支撑时间较术前明显增大。周萌等[43]研究发现,患肢的支撑时间在术后明显延长,也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证明TKA术后能够明显缓解KOA患者的疼痛,患肢的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及支撑时间明显增加,从而使患者无需因疼痛而加快身体重心向健肢转移,健肢也无需再代偿支撑。在本研究中,KOA患者在TKA术后6月,患肢的接触面积、足底压力、平衡占比及支撑时间指标均有良好的恢复,术前的“逃避疼痛步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表明术后恢复显著。

严重KOA患者的患肢膝关节稳定性受到破坏,通过机体的代偿机制,引起患肢的步态改变,而TKA作为目前治疗终末期KOA的公认方式,它可以重建关节结构,纠正力线,缓解疼痛,为恢复关节功能提供条件,而加上术后一段时间的规范化功能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肢体的步态及功能。通过步态分析,可以客观量化评估TKA手术前后的关节步态改变情况,通过对相关参数数据的分析比对,进而为制定更加合理、有效、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相信步态分析在今后将在运动医学相关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本次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随访次数少,样本量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2)所观测指标不够全面,只对部分步态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更多方面的参数未能全面细化研究。

猜你喜欢

步态患肢膝关节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