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借助敏感词辨析及修改病句

2021-09-17慕容玄羽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病关联词病句

慕容玄羽

辨析及修改病句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提到改病句,不少同学都感到头疼。原因主要在于大家没有掌握辨析语病的方法。无法准确地辨析语病,自然也就无法顺利地修改病句。对此,笔者就谈谈如何借助敏感词来辨析及修改语病。

一、找“代词”

有些语句中常会含有“这”“此”“其”“他”“她”等代词。这些含有代词的句子极易出现“指代不明”的語病,导致整个句子出现歧义。因此,在辨别语病时,同学们要认真阅读句子,抓住句子中的代词仔细剖析,看一看是否存在语病。

例如:

①当小丽把钱包还给小红时,她对她笑了。

②赏析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不容易,创作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也不简单,小张对小说情有独钟,所以,他平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③电视剧《琅琊榜》播出以后,海宴的同名网络小说也备受青睐,人们认为其谱写了一首热血男儿的蜕变之歌。

分析:①句中出现了两个“她”,究竟哪一个指“小丽”,哪一个指“小红”?显然,这个句子出现了指代不明确的问题,我们应将第一个她替换成“小红”,即:当小丽把钱包还给小红时,小红对她笑了。②句中的“这方面”指代不明,出现了歧义。它既可以指“赏析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又可以指“创作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我们可以将之改为:赏析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不容易,创作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也不简单,小张对小说情有独钟,所以,他平时在创作小说这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③此句中的“其”究竟是指“《琅琊榜》这部电视剧”,还是指“海宴的同名网络小说”?句子出现了指代不明的问题,句意含糊不清,让人难以理解。我们可以这样修改:电视剧《琅琊榜》播出以后,海宴的同名网络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这部电视剧谱写了一首热血男儿的蜕变之歌。

二、找“介词”

介词常跟名词性词组组合在一起,充当状语。但若在句首或其他本不该使用介词的地方滥用了介词,往往会导致句子出现主语残缺的问题。因此,在辨析语病时,同学们切不可忽略“介词”,要做到细致审读,弄清句子的结构。

例如:

①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使我们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②通过这次禁毒知识竞赛,提高了全体师生对禁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③当孩子阅读第一遍时,会收获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当孩子阅读第二遍时,会懂得一种认知的方法;当孩子阅读第三遍时,会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当孩子阅读第四遍时,会掌握一种思考的窍门。

分析:①是一个病句,病因在于同时使用了介词“在”和动词“使”,导致句子出现了主语残缺的问题,应删去介词“在……下”,让“老师的谆谆教育”作主语;或者删去“使”,让“我们”作主语。这样,句子的结构才算完整。正确表达为:1.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获得了很大的进步。2.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获得了很大的进步。②滥用了介词“通过”,使句子出现了主语缺失的问题,应将其删去。即:这次禁毒知识竞赛,提高了全体师生对禁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③主要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孩子”,但由于每个分句的句首都添加了介词“当”,使得主语“孩子”被嵌入到了介词结构中,使句子出现了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将每个分句中的介词“当”都删去。

三、找“关联词”

关联词之间有着较为固定的搭配,若随意组合,就会使句子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因此,在辨析语病时,同学们要注意寻找关联词,看一看关联词之间的搭配是否有误。

比如:

①即使立下鸿鹄之志,就该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否则只是好高骛远而已。

②我们只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才会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

③阿里巴巴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始终如此信任马云,是由于马云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他的高瞻远瞩已经赢得了所有员工的心。

分析:①句中的关联词搭配有误。“即使”通常与“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既然”与“就”搭配,表示因果关系。分析句子,不难看出,前句为因,后句为果,是典型的因果关系,故应将关联词“即使”改为“既然”。②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恰当,“只有……才……”“只要……就……”为固定搭配,两者尽管都可以表示条件关系,但前者表示必备条件,且是达到结果的唯一条件,后者表示充分条件,并不表唯一。根据句意,此句表示必备条件,应该将“只要”改为“只有”。③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正确的固定搭配应是“之所以……是因为……”,应将“由于”改成“因为”。

总之,辨析及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循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熟知语病的类型,细致审读句子,弄懂句意,用心寻找敏感词,快速辨别句子中的语病,对症解题。

猜你喜欢

语病关联词病句
用关联词造句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师生讨论改病句
关联词的秘密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
抓住特定词语辨语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