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2021-09-16王勇
王勇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性耳鸣采取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医院诊治的6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利多卡因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神经性耳鸣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疗效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利多靠因;神经性耳鸣;疗效
神经性耳鸣是指患者再无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感觉到耳内存在单调或混杂声响,其更多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如果耳鸣情况持续,患者会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发生耳聋,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1]。临床可依据患者表现采取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等方式来消除相关症状,但上述方法均无法取得理想效果,这与疾病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利多卡因作为一种局麻药物也可被用于神经性耳鸣治疗中,故本次研究就该药物在疾病中的疗效展开探究,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医院诊治的6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利多卡因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患者资料整理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6例、17例,年龄47—73(57.66±4.13)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7例、16例,年龄46—74(57.71±4.09)岁。纳入标准:(1)短期内发病且确诊为神经性耳鸣;(2)无利多卡因过敏情况;(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听觉中枢、外耳、中耳等病变;(2)认知障碍患者;(3)近期应用可影响研究结果药物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52020031)、甲钻胺注射液(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44740)等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利多卡因(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H20013390)治疗,将2%、6mL的利多卡因加入到0.9%、500mL的氯化钠溶液中于患者静脉滴注,每天增加2mL,最多不超过10mL,每次滴注时间不低于2h,且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变化[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治愈表现为患者恢复正常,耳鸣消失;显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耳鸣程度降低不低于2个级别;有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降低1个级别;无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未有改善迹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性耳鸣的发生被认为与耳蜗、听神经及中枢听觉神经功能异常等有关,其有着很高的发生率,流行病学显示,老年人群中该病发生率可达到33%,也就是講,每三位老年人就有一例神经性耳鸣患者[3]。过往研究发现,鼻甲内注入利多卡因可暂时缓解耳鸣症状,但关于该机制,临床存在较多争议。有学者认为利多卡因作为膜稳定剂可抑制钠离子通道来阻滞冲动的传递,从而消除耳蜗受到的病理性刺激;也有学说认为利多卡因可作用于耳蜗外毛细胞,进而消除耳内异常兴奋情况。此外,还有研究认为利多卡因可通过降低血浆血栓素水平来扩张微小动脉,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消除患者相关症状。目前,临床更多认为利多卡因可在神经轴突接合处产生阻滞作用,这可有效控制传到路径的异常节律过度活动,从而改善耳鸣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这与滴速过快相关。因此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本次研究中,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及利多卡因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综上,神经性耳鸣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奎玲, 孙瑞琦, 李晓强,等.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 2020, 010(001):74-75.
[2]谢艳红, 陈小泉, 宋旭东, et al.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023(026):3297-3302,3310.
[3]杜玉胜, 王菁, 曹寅,等.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年6卷18期, 100-101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