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9-16吴阳

医学概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吴阳

摘要:目的 分析肝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0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个性化护理,对比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差异较大(P<0.05);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肝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时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肝病护理;个性化护理

肝病主要指肝脏系统病变,也为临床危害性较为严重的疾病,主要包括:乙肝、甲肝、丙肝等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有数据研究认为,肝脏患者常会存在合并症,有蛋白质不足等问题,可引发应营养不良。个性化护理为常见护理方式,主要通过评估患者身体素质、生理和心理状况针对性提出护理方式,不仅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可控制不良心理[1]。现选取我院肝病患者,探究各种护理方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病患者,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6.90±1.87)岁,乙肝13例、丙肝19例、肝癌13例;观察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83±1.92)岁,乙肝12例、丙肝20例、肝癌13例,基础信息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并无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②患者年龄为80岁之下,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抗拒护理患者,③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调节病房温度、湿度,指导患者饮食干预。

观察组则为个性化护理。指导患者基础、心理及知识、饮食。基础性护理:肝病患者护理时需作好消菌杀毒工作,病房内每天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0min。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依据肝病患者自身状况制定饮食方案,主要摄入高维生素和高营养食物,要求食物清淡易于消化,禁止摄入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减少辛辣或者过热、腌制食物。

心理及知识干预。和患者保持正常沟通,为患者组织学习活动。对于肝区疼痛或者腹胀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主要为情绪转移法、自我暗示法。让患者多听音乐、看电视,多思考转移对疼痛注意。

1.3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心理状态。其中主要采用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进行分析,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问题越严重。对比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评分。(2)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主要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QOL)。总分为6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对比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周、护理后2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計量资料(x±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7.05±3.90)分、(56.80±4.18)分,观察组分别为(57.14±4.15)分、(56.90±5.24)分;

护理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2.39±2.45)分、(53.19±3.87)分,观察组分别为(48.97±3.14)分、(49.24±4.15)分,护理前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差异较大(P<0.05)。

2.2 生活质量

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1周、护理后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1.69±2.98)分、(44.60±3.19)分、(52.90±3.25)分,观察组则分别为(41.72±3.15)分、(48.93±2.79)分、(56.78±2.49)分,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较大(P<0.05)。

3 讨论

肝病为常见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肝硬化或者乙肝等多种类型,患者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恶心、食欲差、呕吐或者脾肿大等问题,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直接影响正常生活[2-3]。现阶段除药物治疗外,由于患者心理和生理不适,常会使得治疗过程受到影响。为帮助患者正常治疗本次研究则提出个性化护理,此种护理方式主要以患者自身问题为出发,所有护理措施均依据患者特点而制定。肝病患者护理时由于自身特点需为其做好消毒和杀菌等工作[4-5]饮食干预时则依据患者身体素质要求食物以清淡和营养丰富为主,有效提升营养状况,最后为心理和知识干预,帮助患者认识疾病,转移对于疼痛对身体影响。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心理状况时发现,观察组各种心理问题更少P<0.05。由于患者可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同时疼痛对心理影响逐步淡化,因此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此种情况和患者接受护理时疾病逐步康复,疼痛等问题逐步减轻有关。

综上所述,为肝病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时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徐雪梅.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智慧健康, 2018, 4(4):191-192.

[2]刘迎阳.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3(7):160-161.

[3]吴波斯, 陈文青, 杨叶青. 中医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9,26(11):1555-1556.

[4]刘凤珠, 刘艳, 俞惠,等. 舒心化护理配合家属教育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综合版),2020,27(6):40-42.

[5]周丹. 人性化护理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7):188-189.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