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德育 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精彩

2021-09-16於晶晶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精彩课堂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数学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3-0031-02

引  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德育教育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落实德育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德育课来讲解德育知识,而是要在所有科目中都融入德育教育,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也不例外。如果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构建魅力数学课堂。

一、精心研读教材,融入德育教育

由于数学中没有明显的关于德育内容的章节,教师很容易忽视德育教育。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精心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思想贯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还要有效地接受德育教育,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应用题”一课时,教师从节约角度为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去年每月平均收入8000元,年底结余资金36000元,今年预计收入比去年增加20%,支出减少10%,请你算一算小明家今年总收入是多少?总支出是多少?今年结余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多少?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条件先求出了去年全年收入为96000元,如果今年收入增加20%,则为96000×(1+20%)=115200元,而去年全年支出为96000-36000=60000元,如果支出減少10%则为60000×(1-10%)=54000元,通过对小明家今年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计算,学生可以得出今年小明家的结余为61200元,同时可以计算出增加的百分比约为41%。这看似仅是一道简单的关于收入和支出百分数计算的题目,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引入节约的观念,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上述案例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了融入德育内容的切入点,即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数学课堂更有现实教育意义。

二、联系实际生活,融入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能够意识到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德育和数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数学知识和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存在于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及接受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德育信息,并及时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比例尺的基本知识,然后提问学生:操场的周长为400米,你怎么在练习本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出来?教室的长为10米,宽为6米,你怎么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出来?这时,有学生提出:将操场的周长缩小为4厘米,教室的长缩小为10厘米,宽缩小为6厘米。教师让学生先画出图形,再说出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多少?学生发现,图上4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400米的长度,将400米转化成40000厘米,它们之间的比例为4∶40000,化成最简比例也就是1∶10000,同理,操场的长和宽的比为1∶1000,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例尺的关系,之后学生发现,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后项则根据实际比例的不同而不同。教师为学生展示了我国的地图,小小的地图将我们祖国的山河概貌一览入内,而且比例尺在我国的科研、建筑和军事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比例尺来引入课程,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证明了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将比例尺和祖国的建设、科研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充分利用课堂,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培育学生德育思想放在首要位置,逐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式,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其中蕴含的德育知识;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开拓思维。这些教学方式对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效果要好于教师的口头传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授“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车轮、呼啦圈等图片,并让学生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说:“我用一根线绳将圆绕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将绳子拉直来测量圆的周长。”有学生说:“我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教师让学生讨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学生动手测量圆的直径、半径等,最终发现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数值接近于3.14,这时,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圆周率π的概念,并给学生讲解了圆周率的来历:公元263年,数学家刘徽首先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公元480年左右,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要远远早于西方国家。目前,计算机计算的圆周率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亿多位。学生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探究圆周长,探索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圆周率发展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更有兴趣。

四、利用课外活动,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在课外活动中逐步渗透,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有更广阔的空间,课外活动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养与社会同步化发展,让德育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具有更深层的教育意义。

例如,在教授“统计”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统计方法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分析每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柱形图,图中显示的是全班学生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学生:你從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学生发现90分以上的25人,80~89分的15人,70~79分的8人,60分以下的2人,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数据做一个扇形图,来展示各分数段的比例。学生要先算出各分数段所占百分比,然后以扇形图的形式来展示。随着学生对统计知识认识的逐步加深,教师让学生回家向父母调查家中垃圾袋的日使用量,通过对一周垃圾袋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一个月、一季度和一年垃圾袋的使用情况。教师可以结合学校附近垃圾的处理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白色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为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争做“环保小达人”,树立不随意丢垃圾、科学进行垃圾分类等环保理念。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课外对垃圾袋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使学生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了解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  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通过教学活动,将知识和德育融为一体,让小学数学课堂彰显精彩!

[参考文献]

[1]贾志会.应用学本教学理论  创新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111+113.

作者简介:於晶晶(1984.11-),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精彩课堂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精彩,不只在课堂
打造数学精彩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