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项目的研究
2021-09-16陈玮
陈玮,女,1977年1月出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常州市怀德苑幼儿园园长,曾获“常州市高级园长”“常州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常州市优秀教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骨干教师”“钟楼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钟楼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领衔主持研究的项目“‘请触摸’博物主题课程”在常州市第七届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评选中获一等奖,率领团队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比获一等奖,主持省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6岁系列新图画书游戏的开发研究”顺利结题。
“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是指在博物馆和幼儿园之间开展的,以馆藏主题为切入点,让幼儿在丰富的亲身体验和实际经历中感悟历史、了解文化、积累经验的综合性亲子游戏和学习活动。该项目是常州市博物馆的实践活动,只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全经历”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幼儿爱“逛”博物馆,让幼儿也能读“懂”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幼儿日常普适性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一、搭建项目顶层设计框架
在目标引领下,我园对项目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框架搭建,以 “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项目建设为愿景,开展项目研究,进行效能分析和成果推广。
现实背景:我园与市博物馆建立了项目共建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共建资源。我园位于市中心,园所3千米内的博物馆资源丰富,为家长主动参与园所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我园注重打造和睦亲密的亲子关系,注重提升教师项目开发和实施力,以形成园所特色与建立品牌。
政策背景: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深化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精神。
理论背景:赫尔巴特的集中和相关理论、儿童游戏理论、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博物意识”理论、国际理解教育理论。
二、构建结构模型
我园确立倡导“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个性张扬”的项目理念,将幼儿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项目设置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构建问题导向、亲子游戏、交流展示、灵动表征、自主收藏等活动结构模型,并根据具体研究内容,不断创新结构变式,以创造更加有效的实践形态。
三、项目内容
“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项目,是指教师协同家庭走进博物馆进行活动,并在幼儿园进行自主表征的项目。该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幼儿能够直面真实的文物,通过全时空、重亲子、多感官、绘流程的亲身经历,完成从认知到经验建构的全过程。
根据常州市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我园把项目活动分为笔记自然、服饰礼仪、美食美器、艺术精灵四大板块,共计34个活动主题。项目整体设计从幼儿身边的自然、饮食、礼仪、音乐及美术开始,把博物馆内一件件文物生活化,赋予藏品生命力,让它们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贴合。
在该项目的整体框架编排上,我园遵循了生活性—游戏性—亲子性—文化性的结构安排。整个项目内容旨在向幼儿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同时培养幼儿广泛关注、深入观察、积极探究、乐于分享、静心欣赏的自主学习品质。
四、项目措施
(一)“全时空”链接,打造幼儿“全经历”学习的多阵地
1.线上线下,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时空链接
(1)链接云展览。我园官网链接博物馆线上资源,通过云观展、云课堂、云直播……让家庭和幼儿足不出户就可以游览博物馆。线上线下展览、观摩使学习相互印证,护卫融通。
(2)尝试云直播。为了让博物展览更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我园还尝试开展亲子云主播活动,让家长和幼儿说一说藏品的故事,设计藏品游戏,让幼儿家庭进行线上线下互动。
2.园内园外,实现幼儿园与博物馆的空间联动
(1)从馆到园,甄选“适合”的博物馆资源,开发园内的博物大主题。我园把项目活动中的游学主题汇总为博物大主题,开展全园性探究,从“个人—同伴—社会—国家”的四个维度来进行,并且将每一个主题按照不同年龄层进行分解,体现循序漸进的逻辑关系。
(2)从园到馆,招募区域小导游,为博物馆“导游”积累经验。我园通过每日博物长廊区域游戏,引导幼儿轮流做长廊小导游,为前来开展混班游戏的幼儿提供介绍等服务,从而使幼儿积累一定的导游经验。每学期,我园都招募小导游在博物馆展厅参加讲解活动,招募小主播做现场直播,让幼儿联系自己在区域游戏中的导游经验,向其他参与的幼儿讲解博物馆的藏品故事等。
(二)“重亲子”探究,构建幼儿“全经历”体验的完整经验
1.从集体活动到亲子活动的交替运行
在游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开展的集体活动和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展的个别活动交替进行,可以让幼儿大开眼界的同时,能够静心、细致地进行深入观察。
2.从零散体验到完整经验的互为补充
该项目引入亲子元素,大大发挥了家长在幼儿差异化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在游学的主题藏馆中,幼儿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藏品进行重点观察。在活动后,各个家庭进行零散经验的分享正是幼儿构建完整主题经验的重要过程。
(三)“多感官”体验,触发幼儿“全经历”感受的兴趣点
看:参观、寻找与主题内容相吻合的知识,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事物的演变过程,让幼儿在非正式情境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听:介绍展品或主题,让幼儿获得丰富信息。
说:交流分享,让幼儿获得经验的内化和延伸。
玩:教师根据主题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博物馆的展品、文化等设计游戏,将博物知识趣味化。
藏: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然而然地对某一个知识点产生兴趣,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兴趣放大,在园所、班级中开辟“我的微展馆”区域。在开展区域游戏时,幼儿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表达自己对事物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四)“绘流程”设置,建构幼儿“全经历”成长的对话框
1.准备活动
(1)教师怎么做:首先,踩点,即联系博物馆共建联络人,合理安排课程路线、课程内容、交通方式,杜绝安全隐患;其次,项目预设,即寻找幼儿共同的关注点,据此预设项目活动内容,在集中研讨中完善活动内容。
(2)家长怎么做:家长通过园所定期开展的博物教育专题讲座和各种活动展示,了解“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项目,明确参观要求、亲子策划参观路线和选择参观内容,主动参与到“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项目的进程中来。
(3)幼儿怎么做:讨论参观须知,自主设计游学指南。
2.博物馆现场活动
(1)破冰时间:教师引导幼儿从传说、文化、艺术、民俗等视角收集资料,通过多种支撑手段,在幼儿和博物馆资源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
(2)“穿越”时间:在幼儿具备一定的前期经验后,我园邀请家长带着幼儿到博物馆参观,通过集体活动和亲子互动的交替进行让幼儿感受中华民俗和世界文化的碰撞,让幼儿文明欣赏、细心观察,这样,爱家乡、爱国的价值认同便将在此过程中悄然形成。
(3)分享时间:每个家庭根据自己探究后的发现,用主题绘画、摄影、小报作品的形式,創意分享自己在“穿越时间”中的理解和感受。各个家庭进行零散经验的分享正是构建幼儿完整主题经验的过程。
(4)表征时间:整个现场活动的生活化衍生。值得注意的是,“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不是在博物馆现场的一次性活动,而是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日常的收藏活动应用到生活中,表征自己对项目活动的独特理解。
3.回顾活动
在现场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幼儿一起回顾,并制作小报和伙伴们分享自己体验的过程。“探索藏品的玩法”“搭建藏品展台”“扩展藏品认识”等活动能够支持幼儿在收藏活动中感受、体验,让收藏行为充满生命活力,让幼儿成为主动探究藏品丰富文化内涵的真正“收藏家”。这既是幼儿对“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将这种经历转化为经验,并带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项目遵循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以时空链接整合资源,以亲子互助积累经验,以感官体验亲历实践,以情境流程对话分享,通过全经历体验游学方式,为幼儿成长注入动能。
◎ 作者/陈玮 常州市怀德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