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究
2021-09-16熊玉琴
熊玉琴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任务。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方式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168 — 03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高校辅导员要准确把握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回归本职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方式方法。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将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概括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1〕等九项内容,要求高校辅导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从“思想育人、道德育人、教书育人、和谐育人”四个方面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2〕,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与“宽度”、“力度”与“温度”。高校辅导员需明确工作定位,紧抓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创新思维抓住工作盲区,转变角色定位完善薄弱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新变化与特点
“00后”大学生受多元文化泛滥带来的实用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佛系主义等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个性差异大、网络成瘾严重、小众自我封闭、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等情况。但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思想独立开放、个性鲜明张扬,博学包容务实,更加注重个体体验。高校辅导员要有效地解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困惑、专业学习、生活意义、情感障碍、心理疑虑等方面问题,必须遵循“三大规律”,真正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价值取向等新需求,改变固化的“参照模板”观念,突破专业化发展瓶颈,精准服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化、图像化地聚焦和融入“0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势利导壮大意识形态网络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入眼入耳、入心入脑”,改变大学生“理解不认可、懂得不行动”的知行冲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质量。新时代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提高政治敏锐性,精准把控施策,发挥贯彻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以学生为中心,传递心中大爱,提升与学生“心连心”的向心力;适应新时代教育,尊重科學规律,提高“洞明世事”的观察力;注重心理健康关护,及时适时疏导,提升培养健康心态的引导力;“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3〕,传播时代正能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硬核”话语权,促进大学生将优良价值观和知识、能力融合为个人核心素养。
四、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很普通很平常很繁琐,但很有价值。我们必须紧跟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点,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一位学生做到眼里有爱,对学生工作做到有方有力,才能实现“学业就业悉心指导、思想价值走心引导、身心健康贴心疏导”的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一个中心”、用好“一颗真心”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辅导员要坚定“立德树人的”的工作方位,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意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德学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引导大学生自主地参加各种事务活动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潜力。如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易班平台、人民网公众号等将国家时政热点、道德模范、时代先锋、学习典型分享给大学生,利用微信视频、腾讯课堂、钉钉APP、腾讯会议等进行线上学习心得、感悟分享、主题班会等活动,传播正能量,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文化自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
2.用好“一颗真心”
高校辅导员需要对自身和学生工作有准确的定位。一方面需要自觉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微表情心理学、管理学、法律法规、社会工作理论等知识内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和交流会,注重培养核心能力和发展意识,用极致专业拉开与别人的差距,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风格和工作品牌,改变“说不清、讲不通、搞不定”的乏力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发自内心地爱工作、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克服偏见,用爱心、诚心和耐心接纳和信任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学会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与学生立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满意度。
(二)抓好“两个基本点”、依托“两个平台”
1.抓好学生和学生家庭两个基本点
辅导员要注重构建“认同—信从”的师生关系,认真倾听学生反馈的问题,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言行和习惯,寻根究底地探究事情结点。同时借助党员、团干的帮扶、朋辈的激励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积极地将负面问题变成积极的收获。当面对无故缺勤、酗酒闹事、考试作弊等原则性问题,要坚持有理有据地做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强化大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律自觉。同时,构建“互通—合作”的家校关系,主动、及时、有技巧地与家长联系沟通,力争在大学生教育的理念、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合力教育。当遇到“过度保护、过度宠爱、过度期盼”的学生家长,切忌直言问题,注重与家长多交流教育的观点和看法,照顾家长的尊严,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及反感,再用真凭实据让家长心悦诚服地配合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依托线上线下两个平台
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辅导员需依托线下深入学生宿舍、课堂第一线的面谈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学习状况、行为特征、活跃地点,及时了解他们的运动轨迹、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答疑解困、资讯传播、舆情引领、学业预警、心理预警,更加精准地、人性化地协助大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在挖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文化的基础上,依托线上QQ、微信、公众号、钉钉APP、微博、直播、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不断学习新事物掌握新内容,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信息共享、资源丰富、传播快捷、交互性强、智能化等优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形成稳定的意识形态教育阵地,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明确“三个步骤”,探索“三个方式”
1.明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步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辅导员可通过思维导图、幕布等梳理常态化事务性工作,通过“‘一张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一张网学生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4〕、‘一体化学生信息综合运用体系”等信息化系统随时记录学生或家长自我告知、心理普查和回访、日常走访观察、班级学生和宿舍同学反馈的碎片化信息,及时了解大学生处于品行、学业、家庭、情感、升学、就业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不稳定情况、安全应急情况,舆情方向等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分析问题的轻重缓急、普遍或特殊情况,保持一颗客观、公平的心,认真思量、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对重点问题、重点关注目标要做好长期跟踪记录和谈心谈话,宣扬积极影响、正视消极影响、改变错误观念、排查心理危机,帮助大学生化解困扰、疏导心理障碍问题,力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2.探索谈心谈话、实践体验和大数据三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面对着“千人千面”的大学生,高校辅导员需积极探索谈心谈话、实践体验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等相辅相成的工作方式,借助大数据的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从“平台建设—对象把握—内容建设—教育方式—质量评价”〔5〕等方面构建大学生行为数据档案,动态地掌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专长、价值倾向、日常社交、实践需求、心理健康、科研攻关等信息,依据量化的、多维度的描述数据精准把握大学生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谈心方案,灵活地运用谈心技巧和谈话方法与学生“交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大学生的现实体验、亲身感受。并采取主题报告、专题学习、团体辅导、话剧小品、演讲辩论、经典朗诵、公益项目、服务活动、社会调研、见习实习等拓展方式,让大学生从角色扮演、模拟演习、亲身经历中获得感受、明白道理、接受教育、学会选择,从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内驱力,培养品质、提升修养,实现个性化成长,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和水平。
(四)建设“四个阵地”,推进“‘五进活动”
1.建设党团文化、专业学习、宿舍和网络文化阵地
基于“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党团文化阵地、专业学习阵地、宿舍文化阵地、网络文化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出1+1>2的效果,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党团文化阵地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系列活动、“三支一扶”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向先进学习、与优秀同行,自立自强、服务社会。通过专业学习阵地引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等比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宿舍文化阵地建立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和党员、心理委員、宿舍长四级联络网,为大学生打造情绪表达、情感宣泄的平台,定期举办宿舍文化活动、宿舍评比,丰富大学生宿舍生活,消除宿舍人际冲突和软暴力,营造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通过打造网络文化阵地,将文化传承、热点评论、学习语录、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工匠精神、求职技巧、精品活动、疫情防控等通过微课堂、微视频、漫画、音乐、直播等网络形式,传播和展示科学、文明和正义的声音,实现融思想、知识、趣味和服务于一体的立体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推进“五进”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当前高校的育人目标和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校现状,充分突出校园特色、校园文化和校园内涵,巧借“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6〕平台,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引领,将“被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方式,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将健康学习、生活习惯常态化。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何为“五进”、为何“五进”,并主动“进课室、进图书馆”学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专业储备和人文修养;“进实验实训室”参加实践性的训练,提高学术素养、实践能力;“进体育场馆”掌握各种运动技术技巧,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品质的发展;“进社会”参加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能力,提升换位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挫折承受力。除了常规的、量化的“五进”活动,细致开发、组织以“五进”为主题的“一周一书”、“英语角”、“模拟经营节”、“VBSE课程”、“奔跑吧·青春”、“遇见最好的自己”、“淼童·彩虹桥”等精品活动、特色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中思、做中学,提高学习热情和文化自信,强化外在行为与内在觉悟的良性循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需转变工作理念,注重积累、研究和创新,提升自身的工作艺术和水平,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点、结合点和切入点,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宽度,形成线上线下立体的教育矩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时代、与学生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EB/OL〕.2017-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2〕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
306.html.
〔3〕人民日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摘编.〔EB/OL〕.http://news.cctv.com/2016/12/09/ARTIC09
McdkEjXpxu4ZbH9pK161209.shtml.
〔4〕林少章.覃红教授揭秘华中师范大学“互联网+学生工作”创新与实践〔EB/OL〕.http://tcea.ccnu.edu.cn/info/1020/2425.htm.
〔5〕李怀杰,申小蓉.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
〔6〕钟伟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来自广州工商学院“五进”的探索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