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场域下新闻编辑把关嬗变与新路径
2021-09-16李海云
李海云
库尔特·卢因作为传播学的重要奠基人,在其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完整的审查过程,整个审查过程包括写作、发行以及传播,但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拓展,在多内容多渠道多角度的传播过程中,新型的内容制作模式取代了传统的这种模式。通过信息的自主检测、自主制作以及自主传播来完成,在社会媒体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通过进一步对新闻编辑的审查主题以及排版进行审核,使得审查逐渐后移,逐渐转变为审后审查。从传统的集中化方向转变为多样化方向,利用多种媒体进行传播,使得当前的媒体检查更为复杂。互动传播以及裂变传播进一步增加了相关检查工作的动态性以及公开性,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编辑监督的含义被进一步拓展,这一现象引起了工业界以及学术界对控制编辑的关注,媒介结构因为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从2019年6月起,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8.5亿,其中有99%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到目前为止,通过借助互联网为核心的组织集团、媒体公司、自媒体以及数据化平台等新媒体力量,对传统的媒体市场展开持续的冲击,媒介结构逐渐转变为信息内容,在生产以及传播过程中,借助新技术在娱乐民生以及休闲等领域,多媒体力量广泛介入,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内容控制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操作流程,整个信息内容的检查,完全依靠自身的价值判断以及经验——传播过程中缺乏对信息真实性以及正确性的判断。
上述能力的缺乏导致多媒体信息出现不良发展。频繁的噪声传播以及网络谣言导致当前的环境恶化。传统媒体在面临着巨大压力的同时,资金短缺、受众流失、人才短缺问题逐渐而来,这都迫使传统媒体进行转型。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是当前的编辑观念出现变化。传播效果是其最终为了更加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传统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转型,通过借助互联网作为转型工具以及转型手段,将数字传播技术纳入到转型的核心中。
多元融合与融媒体场域新闻编辑把关嬉变
在传统媒体生存压力加大以及受众多元化的共同作用下,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环节是新闻编辑进行转型,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这一环节,给受众传递信息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联播这一节目从1978年元旦开播以来,其一直致力于传播国家的声音,对世界的重大事件进行解读,通过严肃的传播,向世界传递权威的新闻。这一节目开播以来,主播风格形式以及言语表达几乎未产生变化。著名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体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媒体的偏见决定了整个社会模式,近些年来,伴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央广播电视台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我国媒体定位的风向标是新闻网络,自2019年7月29日起,央视新闻推出主播说联播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每期节目大约为90秒,从民生新闻到国际新闻,涉及到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一节目脚踏实地,由交流互动代替了广播,不仅仅是传播形式出现了变化,更是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
话语体系:整个语言风格从严肃权威转变为生动、创新、有趣,作为权威媒体,向社会各界传递信息,主播说联播自从推出以来,一直通过严肃的话语系统,类似于广播一样传达声音,缺乏对观众的整体把握。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其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年轻观众的流失,这一节目的播出是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使得整个传播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使得新闻口语日益普及,与传统的严肃播报方式有所区别,主播通过聊天的形式同年轻人更加亲密更加密切地进行交流,更加符合当前年轻人的特点,这一节目通过字幕同步来引起觀众的注意,使得整个新闻信息更加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新闻视角在这一节目中,公众视角和官方视角是互动融合的,传统的新闻联播主要从官方角度进行报道,新闻传播方式较为严肃,如何借助更好的传播方式传递新闻,更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通过主播说联播这一节目探索出新的传播方式。严肃的新闻内容既可以从官方角度进行呈现,也可以借助公众的角度来进行呈现,通过两者的相互融合,主持人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要注重民生热点与时事新闻的结合,通过不断进行新闻解读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更加注重个性化传播。
内容选择:对当前的社会民生以及政治热点进行全方位报道是当前新闻网络的重要核心内容,但受制于节目时间的限制,社会民生以及热点新闻之间难以达到有效平衡,主播说联播这一节目的推出能有效弥补上述缺憾,这一节目更加注重民生,强调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新闻内容的选项进行再平衡。
传播平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著名学者严中华表示,主要依靠传统地方媒体的新闻网络,不同的新闻网络自从成立以来,通过借助短视频等多种内容方式,进入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通过多元化渠道多阶段合作的方法,将内容进行多样化表达;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新闻内容的有效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
价值观:小角度的主题和正能量。在继承主旋律媒体功能的基础上,节目更加注重从小角度进行宣传,反映周围人和事的主题氛围,讲述平凡人和事的正能量价值。
关于金融媒体领域新闻编辑演变的困惑
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迫使新闻编辑在新闻选择中做出改变。这一转变是整个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一定程度上会对整个新闻生产传播价值链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看待守门人的转型,更好地发挥守门人的作用,成为当前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价值多元化与媒体报道的“混淆”
在新闻传播领域,在多元化价值观的作用下,传统媒体编辑受到影响。最大的变化,首先是一部分媒体为了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求,编辑在选择新闻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市场敏感性,多重价值以及市场竞争迫使编辑在把关倾向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次,传统媒体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这一角色也决定了其不能单纯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运作,从上述这一角度来看,有些新闻报道即使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媒体编辑也不得不留出展示的空间,虽然报道的民生问题缺乏社会的关注,但是主要关注的点是国际时事以及新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新闻媒体领域,编辑需要在媒体报道视角与多重价值之间实现平衡,但是到目前为止,仍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尝试。
人文困惑与技术渗透
狭义的新闻编辑核查是根据编辑的长期实践和个人价值观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以体现编辑所属媒体单位的风格和特点。虽然人的因素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但新闻信息的筛选更能体现媒体基于人文理念和新闻理想所追求的社会责任。同时,技术的渗透及其快速客观的表现直接攻击了传统媒体编辑的弱点,但并不是万能的。算法分配技术虽然可以加强信息控制,提升价值导向,但其应用范围毕竟有限。尽管人工智能合成锚定和机器人写作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变化,但它们仍然侧重于辅助编辑。借助主播说联播这一节目作为例子,虽然在整个节目过程中,各种新媒体技术得到应用,但是从本质上讲,这一节目内容是对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二次创造,都存在着编辑痕迹。在整个媒体转型过程中,编辑部的工作模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转变,逐渐转变为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这是整个新闻媒介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的新闻自身发展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人文主义以及平衡技术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使之不偏向人文主义或者技术主义,是当前新闻媒体编辑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普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