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析
2021-09-16黄蓉生胡红梅
黄蓉生??胡红梅
摘 要: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必然的生成逻辑:立足历史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渠道共筑;立足理论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目标融通;立足实践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同向发力。立足历史、理论、实践论域,回答了党史学习教育“为何”“以何”“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思政课;生成逻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加强青年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应然之举。立足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三维角度探索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生成必然,并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于回答党史学习教育“为何”“以何”“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扎实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立足历史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渠道共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证明,善于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教育青年学生是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学校课程教学,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党教育青年的成功经验。从党的历史角度看,高校思政课是党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依托。
1.党一贯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后,就十分注重用自己的历史开展教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党史、研究党史、在党内开展党史教育,并强调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我们是历史主义者,给大家讲讲历史,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针对青年学生特点强调,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4]。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江泽民从国家前途和未来的战略全局出发强调指出:“用什么历史教育青年,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接班人的斗争”[5]“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6]胡锦涛将党史看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并指出:“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充分运用这个精神宝库。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7]可见,重视用历史教育青年,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是一以贯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尤为关注对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他在多个场合提出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运用党史资源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8]如何在学生中加强党史教育?习近平明确提出:“加强党史的学习和教育,要着力抓好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把党的历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9]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抓好党史教育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殷切希望,要求在“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一百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0]这为发挥思政课在青年学生党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2.党始终把思政课作为青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
思政课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课程体系亦随着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为适应青年成长成才需要多次调整改革。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思政课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1956年9月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高校思政课的开设及具体要求做了规定,思政课课程体系初步形成。该“试行方案”确定高校开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门课程。其中“中国革命史”由之前的“新民主主义论”调整而来,主要通过五四以来的基本史实,阐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讲授毛泽东思想,是当时唯一一门在不同层次高校和所有专业都必开的课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高校思政课先后经历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改革和调整。在此期间,党史教育课程一直或隐或显处于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保持着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主渠道的良好态势。“85方案”时期,“中国革命史”主要对青年学生开展“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11]。“98方案”期间,党史教育从主要通过史实教育转为更侧重理论教育,由“毛泽东思想概论”取代“85方案”中的“中国革命史”,以及由“邓小平理论概论”取代“85方案”后增设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重点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在“98方案”里,对党史教育做了更加理论化的处理,如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运动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客观真理[11],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目标。“05方案”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个方面结合为一体”教育理念的基础上[12],
调整“98方案”注重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专门的党史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了在史论结合中对学生的党史教育。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延续“05方案”的课程建设理念,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党史教育教学。
二、立足理论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目标融通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13]。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用党的百年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等教育全党,进而达到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的目的。高校思政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内容目标上是融通的,这是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所在。
1.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融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論创造的历史” “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13]……百年党史,展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难历程,是党不懈奋斗、进行理论探索、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初心使命和强化政治锻造的伟大实践,形成了党的“理论探索史”“不懈奋斗史”“初心使命史”“自身建设史”和“政治锻造史”的“五史”主流本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追求理论自觉形成的历史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以党的历史为逻辑而展开,构成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内容。
高校思政课内容通常以体系化的课程来呈现,以本科思政课为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课程,构成了本科思政课内容体系。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二者在内容上融通,是通过两者内容相统一、相印证、相支撑来体现的。第一,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相统一,即党史教育的内容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内容因其共同溯源和相同基因而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开天辟地史、改天换地史、翻天覆地史、惊天动地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党的“理论探索史”“不懈奋斗史”“自身建设史”“初心使命史”“政治锻造史”。两者因其同源而具有内容本质上的一致性。第二,党史教育内容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相印证,即两者之间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印证。如党史教育中的“理论探索史”,是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既印证了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真理性,又印证了思政课课程中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既是理论发展的生成逻辑,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第三,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相支撑,即党史教育内容对高校思政课内容的资源支撑。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要传承党的“不懈奋斗史”中的红色基因,要赓续党的“初心使命史”中的精神血脉,从而保持新时代新征程中的精气神。党史教育内容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厚滋养。
2.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明理”,就是要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尤其是要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增信”,就是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崇德”,就是要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力行”,就是重在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换言之,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理论武装、思想引领,使之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这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追求。也就是“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8]归根结底,就是要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四个自信”,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仰信念信心,并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
高校思政课目标既有整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更有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的,并通过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不同课程目标加以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融通,即是说,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通、共塑、共促。第一,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通,即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整体目标是相通的。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思政课目标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4]。实质上蕴含着要引导大学生明马克思主义之真理,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大德、公德、私德,以及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实践中的知行合一,即“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标追求,与党史学习教育目标相通。第二,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塑。从思政课目标的不同阶段来看,大学阶段重在使命担当教育,引导学生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5]。进一步而言,高校思政课目标重在使大学生具备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意识和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担当作为,即知行合一,落脚于“力行”。与党史学习教育共同指向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目标上是共塑的。第三,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目标共促,即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目标共促。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在阐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发展状况如何”,“思想道德与法治”重在阐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共同指向帮助大学生形成严整的马克思主义观。党史学习教育首要目标就是“明理”,即帮助青年学生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理。可见,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共同促进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三、立足实践逻辑: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活动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論学习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5]。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实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高校思政课一直以来都注重实践教学,奉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学以致用,这与党史学习教育存在内在要求上的一致性。
1.二者主题设计实施同向发力
以专题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是我们党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时开展的群众性党史学习活动,“通过领导干部作报告讲党史、举办党史展览会、举行小组学习会与广播会等方式开展。”[16]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专题学习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以与党内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贯通于党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党史学习教育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要“抓好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培训”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八类宣传教育活动,即读书学史活动、基层宣讲活动、学习体验活动、致敬革命先烈活动、学习先进模范活动、红色家风传承活动、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这就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设计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也就是说,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设计,要通过专题化方式,进而细化、深化、具体化、生动化党史学习内容,从不同侧面和层面加深对党的认识,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实现思想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5]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最终就是要解决理想信念、思想武装问题。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在找准理论与实践结合点的基础上设计主题实施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就是要检验、升华课堂教学理论,最终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即坚定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实践活动具有共同的价值指向。正因为如此,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活动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同向发力。第一,开展高校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教学专题。如,设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为主题的经典阅读、专题研讨、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等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题,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第二,用好“大思政课”讲好党史专题故事。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庆典、重大事件是教育青年学生的重要契机。如利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专题庆典,在大思政课上讲好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同时,将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思政课最生动的案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主题故事。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胜利就是百年党史中最鲜活、最生动的内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就是百年党史中最壮丽的篇章,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能有效激励青年大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2.二者具体操作做法同向发力
高校思政课在课堂讲授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深化理论内容,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明确规定“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7]。事实上,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都是围绕深化、拓展、具体化课程内容设计实践教学,通过经典阅读、专题研讨、影视作品欣赏、国情社情考察、校园文化活动等加深对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持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8]“‘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19]为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政课向实践延伸、向社会空间扩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0]人只有通过实践的切身体验,才会对获得的理论认知形成反思,进而强化认同、引导实践。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不同实践形态,二者在选择取向上是共通的,即通过多样的实践方式、实践平台,使青年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认知认同,并落实于具体学习生活实际,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实践进路:第一,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利用思政课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及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宣讲报告、现场研学等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第二,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实践项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建设项目,引导青年学生开展“下沉式”“进驻式”的实践锻炼和实际体验,使青年学生亲身参与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设实践之中,深化对党和国家战略的认识,强化自身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第三,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大思政课”广阔的实践场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到乡村、社区等基层一线,结合自身专业开展义务支教、法治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各种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切身参与到服务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将自身“小我”融入国家建设的“大我”里,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综上所言,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我們党历来重视用历史教育党员干部、教育青年,并将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史教育主渠道的历史经验的承续;也是我们党强化理论建设、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目标融通于高校思政课,实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自觉追求;还是我们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同向发力,促进青年学生将信仰信念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之举,深刻揭示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然和生成逻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26.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9.
[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6.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8+206
[5]江泽民.在上海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1989(5):1-4.
[6]江泽民总书记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信[J].党史博采,1999(1):卷首语.
[7]胡锦涛.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26(01).
[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11.
[9]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0-07-22(1).
[1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5.
[1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7+184.
[1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
[1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18.
[14]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3).
[1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15.
[16]陈荣武.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17]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376.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19]“‘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