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探析

2021-09-16陈军德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初中体育

陈军德

摘  要: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文章重点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策略,供广大体育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素质;增强策略

开展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在久坐学习之后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来达到锻炼身体、放松头脑、调解身心的目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积极学习。

一、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人游戲、团体游戏、对抗游戏、竞争游戏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运球和投篮相结合的比赛。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两两对抗,通过在游戏中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体验胜利的喜悦。教师还要引导赢得比赛的学生培养“公平竞争,追求友谊”的心理素质,引导输掉比赛的学生培养“从容面对输赢,继续努力”的心理素质。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不必精通每项体育运动的规则,但是学生一定要了解常见体育运动的技法,打好基础,将锻炼有益身心健康的思维深扎在学生的脑海中。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足球对抗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进行。因为在平常的状态下,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而在比赛中,学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参与中会感受到激烈的竞争,都渴望自己的小组获得成功,这样他们就会全身心积极投入到比赛中,顽强拼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取得最后的成功。通过多种体育游戏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锻炼他们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的同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更乐观。

二、进行挫折教育

在实施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挫折教育,锻炼并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升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促进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动作技能;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适当磨砺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并锻炼他们的挫折恢复力和心理承受力,提高其整体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项目的难度开展体育活动,设置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体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锻炼。

教师要巧用挫折教育,在体育活动中设置一些难以完成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使他们真正感受挫败,并及时开导他们,使其变得更坚强。通过挫折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例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男生做100个俯卧撑,要求女生做60个仰卧起坐。经过他们的尝试,发现很难完成这个任务,体会挫败感,教师恰当引导,亲自示范,有效激发他们求胜的欲望,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他们继续完成这个任务。一学期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这个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懂得在困难或失败面前不能低头,更不能放弃,要持之以恒,勇于挑战,努力解决,强化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实施分层教学

体育课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进行笼统的训练,如跑步、拉伸等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分层教学非常有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掌握程度、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条件予以综合考虑,再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有效。

以排球为例,不同学生对排球的爱好程度不同,学习排球的时间也不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测试的方式和相关排球的讲解、展示和比赛等,让学生先充分了解排球,分析自己对排球的认知和喜欢程度。有了对排球的认知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喜欢排球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启发并引导学生调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球这项运动的技能。同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练习排球,以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排球技能掌握一般和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引领和辅助的教学手段,安排他们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积极训练,在自身努力和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其掌握相关的动作技术,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排球技能掌握较好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关,引导其想方设法解决难题,通过一定启示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熟练掌握排球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多样的体育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课题。初中生的身体正在发育,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采用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方式,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业良.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2).

[2]宋志胜.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0).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初中体育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