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景洪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2021-09-16宋星运
张 银,张 翊,宋星运
(1.云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34)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以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规划为核心的乡村建设成为落实乡村战略的重要抓手。农村居民点作为人居环境的尺度之一,受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处于不断演变中[1]。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将村庄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和守边固边5大类型,其中集聚提升型和搬迁撤并型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村居民点是云南省人口的主要居住形式之一[2],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厘清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对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近年来,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农村居民点合理性布局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区域来看,喀斯特地区[3]、黄土丘陵区[4]、岩溶区[5]、重建地震灾区[6]、三峡库区[7]等特殊地貌和生态脆弱区农村居民点受到广泛关注;从研究方法来看,出现了层次分析法[8]、多因素综合评价法[9]、压力论[10]、生态位[11]、MCR模型[12]、数理统计[13]等方法,如徐枫等[13]以湖北房县为例,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陈毅[9]以环江县为例,从自然、交通和区位条件多维度选取指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纵观以往研究,评价方法趋于多元,农村居民点合理性布局与优化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居民点的布局与优化提供了参考借鉴,但是基于特定背景和视角下的研究还比较少。
景洪市地形高差大、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使得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保障三生空间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加快移民搬迁进程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景洪市为研究区域,从自然条件、人文条件2方面共选取9个指标,综合利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旨在明晰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和用地适宜性等级,为合理建设新农村、振兴乡村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中部,北部和东北部为思茅市和江城县,南部与缅甸接壤,县域国土总面积6 958 km2,管辖一个街道、5个镇和5个乡,共16个居委会和81个行政村。处在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端,澜沧江流过境内,北高南低,最低海拔495 m,最高点海拔2 196 m,相对高差较大。境内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特征明显,属澜沧江水系。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公路通车里程约694 km,农村居民点的总面积为7 049.20 hm2,占县域总面积比例1.013%。景洪市属于多民族聚居区,全市总人口54.0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0.04万人,占比70.6%。
1.2 数据来源
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采用是由日本METI和美国NASA联合研制的GDEMV2系列的数字高程产品,其空间分辨率为30 m(下载地址:http://www.gscloud.cn/#page1/1);景洪市土地利用现状、行政区划图数据来源于景洪市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其他部分数据来源于景洪市政府网站(网址:https://www.jhs.gov. cn/)和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1.3 研究方法
1.3.1 确立指标体系
根据前人已有研究中频度统计法所筛选出的不同指标,结合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自身特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自然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山区,故选取坡度、高程、坡向、主要地貌类型和供水可达性5个指标。人文因素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故选取交通便利度、城镇中心可达性、耕作半径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4个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各指标权重分布表Tab.1 The weight distribution table of each index
1.3.2 确定单个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内涵是将复杂问题分层处理,每层分为若干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对不同指标之间进行对比,从而构建判断矩阵,拟采用方根法计算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从而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14]。不同因素对农村居民点适应性高低影响不尽相同,根据专家打分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不同指标依据不同标准,将各评价指标因子分级量化并赋值,农村居民点适应性等级越高,赋予数值越大,将赋予的数值与各指标对应的权重相乘并累加,得到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根据综合分值高低确定评价单元的适应性等级,即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的适应性等级。计算公式如(1):
(1)
式中:U是居民点用地斑块的综合得分值,i是评价指标顺序标号,n是评价指标总数,ui是第i个评价指标赋予的数值,wi是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
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6 005个,居民点面积最大的为51.508 2 hm2,最小的为0.000 4 hm2,平均斑块面积1.173 9 hm2,总面积7 049.20 hm2,占土地总面积1.013%。农村居民点面积最大的两个乡镇为嘎洒镇和勐龙镇,位于景洪市南部和西南部,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均大于1 500 hm2;居民点总面积最小的两个乡镇为勐旺乡和基诺山基诺族乡,位于景洪市的东北部和中部偏东,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小于300 hm2,居民点面积占比总和仅为8.2%。居民点分布在坝区范围内,坝区面积决定居民点总面积、用地规模和分布特征,总体而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景洪市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破碎。农村居民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景洪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图Fig.1 Map of rural settlement sites in Jinghong City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17)1268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2.2 居民点用地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2.2.1 自然条件量化分级
(1)坡度
参照2017年的《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耕地坡度分级标准,将坡度分级赋值。景洪市最小坡度为0°,最大坡度为67.79°,按照坡度分级进行重分类,得出不同坡度级别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居民点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居民点用地在2°~6°之间占比最大,为35.58%,而在0°~15°之间的总居民点用地总比例达到75.69%。景洪市大于15°的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7.7%,而居民点用地分布大于15°只占24.31%,随着坡度的增加,居民点布局的数量也会减少,所以居民点多分布在小于15°的地势平坦地区,坡度越小,越适宜农村居民点选址和布局。
(2)高程
根据区域地形、地势特点,将高程分级并赋以相对应的值。景洪市总体地势较高,海拔相差1 757 m,平均海拔高度为1 314 m。居民点用地分布在小于1 000 m的高程内,占比达82.42%,居民点数量为4 717个,占农村居民点斑块总数78.55%。景洪市高程大于1 000 m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0.47%,而居民点分布大于1 000 m的只占17.58%。高程较低的地方水热组合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活动有利;反之水热组合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点布局稀疏,故大多数农村居民点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坦地区。
(3)坡向
坡向可以对太阳辐射进行再分配,农业条件的优劣对居民点选择有一定影响。依据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将分成5个等级,统计各等级农村居民点所占比例。除北坡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小外,其余坡向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差异不大,受传统坐北朝南思想的影响,北坡的居民点占比仍达到了14.08%,这说明坡向对农村居民点的选址布局影响微弱,但是人类活动大多在平地,平地的采光较好,因此赋予南坡较高值,为居民点的高度适宜区域,坡向适宜性总体分布情况较好。
(4)主要地貌类型
农村居民点选址布局对地貌不利条件有天然规避性,地势平坦的地方居民点数量和规模越集中,景洪市地形起伏度最大值为750 m。考虑地区特点,将地形起伏度分为5个等级,统计各等级的农村居民占比。大于200 m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5%,主要地貌类型是小、中起伏山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在丘陵地貌占比最大,占比达51.13%,其次是台地、小起伏山地、平原和中形起伏山地,地形起伏度小于200 m的居民用地总占比达到82.47%,主要是因为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对有利于居民进行农事生产活动,生活条件也比较便利;平原的居民点用地占比3.90%,主要是坝区面积小,可供进行居民点用地建设的选择空间小。
(5)供水可达性
居民点的选址布局倾向于生产生活用水充足的地区,地形原因限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取水便利的区域,生产生活用水充裕。参考相关研究并结合地方饮用水源保护政策,以河流、水库水面等作为水源进行空间分析,得出不同等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比例。供水可达性随着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点布局的数量越少,距离主要水系2 500m范围内,居民点用地占比59.81%,说明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趋近于取水便利的地方;但仍有651个农村居民点位于距离主要水系6 000 m之外,地形限制使得水资源的可达性较低,居民生活取水不便。
2.2.2 人文条件量化分级
(1)交通便利度
一般而言,交通便捷度越高,对居民点布局越有吸引力,距离交通线路越近,出行越顺畅。参照以往研究[16],以500 m为间隔,得出不同交通距离内农村居民点的占比。距离道路2 000 m范围内,随着距离增加,居民点的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0~500 m范围内居民点面积为1 821.52 hm2,说明道路影响居民点的面积和分布数量,缓冲距离越近,居民点占比面积越大,数量越多,分布越集中。道路缓冲距离大于2 000 m时,居民点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为3 688.69 hm2,说明景洪市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52.33%的农村居民点距离道路较远,居民出行不便。
(2)城镇中心可达性
城镇中心在土地利用数据里反映为建制镇,建制镇由于基础设施、交通路网的优越性,区位条件和辐射优势明显,距离建制镇中心越近,居住条件越好。参照相关研究[17],以1 500 m为间隔,得出距离城镇中心不同距离内农村居民点占比。距城镇中心6 000 m范围内,居民点面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距建制镇1 500 m范围内,用地面积达到2 919.07 hm2,占比41.41%,接近半数的居民点都分布在建制镇周围,辐射作用明显,生活便利。此外,仍有23.22%的农村居民点在距离城镇中心6 000 m以外,用地总面积为1 637.14 hm2,接近1/3的农村居民点距离镇中心较远,城镇中心的辐射作用微弱。
(3)耕作半径
耕作半径的大小是衡量居民进行农业活动便利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耕作半径越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越便利。根据耕地的分布状况,以100 m为间隔,得出不同耕作距离内的农村居民点占比。耕作半径小于400 m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和居民点数量随着耕作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有58.72%的农村居民点在耕作半径100 m内,超过半数的居民点布局紧邻耕地,利于进行农业耕作活动,说明居民点的选址受农业活动影响明显;仍有13.85%的农村居民点耕作半径大于400 m,主要因为景洪市耕地破碎,地块零散分布,坡度大于25°的居民点数量仍有304个,故只有选择相对较远的地方耕作。
表2 农村居民点指标评价体系及基本情况分级表Tab.2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and basic situation classification table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4)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大小是衡量居民点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居民点用地规模越大,基础设施的集中性、人类社会性等因素,居民点社会集聚效应越明显。居民点面积最大为51.508 2 hm2,面积最小为0.000 4 hm2,平均斑块面积1.173 9 hm2。根据居民点面积大小平均值,将居民点用地规模分为五个等级。大于10 hm2的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 519.21 hm2,居民点数量102个,平均斑块面积大;居民点用地在2.5 hm2范围内的居民点数量较多,居民点的总面积为2 474.26 hm2,平均斑块面积0.47 hm2,除开农场、建制镇附近的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大外,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小,分布零散。
2.3 农村居民点适应性综合评价
根据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所有单因素层级的量化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等级。综合评价分值最高为4.945 8,最低为1.157 6,利用Arc GIS软件,采取自然断点法将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分为非常适宜、比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
表3 景洪市居民点斑块适宜性评价结果表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patch suitability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Jinghong City
综合评价值介于3.806 1~4.945 8的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等级是非常适宜,用地总面积为432.86 hm2,占比6.14%,平均斑块面积较大,为1.77 hm2,说明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较大,分布集中,集聚性强。根据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综合评价图可知,非常适宜的农村居民点表现出明显的团状、条带状特征,主要分布在允景洪街道、嘎洒镇、普文镇等6个乡镇,而景讷乡、大渡岗乡等4个乡镇无分布。
综合评价值在3.219~3.806 1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等级维比较适宜,总面积为2 272.02 hm2,占比32.23%,居民点占比较多,数量最多,分布广泛。整体来说,比较适宜的景洪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集聚度南部大于北部,除允景洪街道、嘎洒镇中部、勐龙镇、勐罕镇西部集中分布外,其余乡镇成团状、零星分布。
综合评价值在2.565 4~3.219 0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定为基本适宜,基本适宜的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为2 304.65 hm2,所占比重为32.69%,分布更加广泛、零散。基本适宜的农村居民点离镇中心较远,有明显的“耕地指向”,耕地分布的条带状决定了居民点分布的条带状。基本适宜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岗乡西部、嘎洒镇、勐龙镇,分布区域更为广泛、零散。
综合评价值在1.157 6~2.565 4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定为不适宜,其用地总面积为2 039.66 hm2,所占比重为28.93%,居民点数量为1 602,平均斑块面积0.78 hm2。不适宜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最广泛,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地势起伏较大、远离建制镇中心的偏远地区为代表,交通通达度低。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为研究区,从地理综合性视角评价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程度,将评价结果分为非常适宜、比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受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的影响,地形起伏较大、距建制镇和交通线远的居民点适宜性较低,不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因此在进行农村居民点选址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倡导基于三生空间相协调的土地利用方式,保障乡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非常适宜、比较适宜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2 704.88 hm2,占比38.38%。大多分布较为集中,或呈“条带状”“团状”,这些农村居民点位于坡度较小、供水可达性高、交通便捷、距离城镇较近、耕作半径小和居民点集聚作用强的地区,即坝区和附近区域。为积极推进乡村地区发展,应继续充分发挥嘎洒镇、勐龙镇等核心城镇的辐射功能,积极发展与旅游结合的地方经济,提高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在靠近市中心的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优势,农村居民点朝着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的方向发展,盘活土地资源,凭借区位优势发展特色高附加值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图2 景洪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等级Fig.2 Suitability level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Jinghong City注:底图的边界线来自于自然资源部监制的审图号为GS(2017)1268号的标准地图,边界无修改.
基本适宜和不适宜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4 344.31 hm2,占比61.62%。居民点分布零散,耕地指向性明显,适宜度较低的农村居民点主要位于坡度较大、取水不便、交通落后、受城镇辐射作用微弱、居民点集聚作用低的地区,聚居条件差。为提升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适宜性,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居民点可以朝着搬迁撤并方向发展,实施易地搬迁,引导零星、散乱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使居民点布局建设合理化、紧凑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3.2 讨论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通过修订乡村规划、民居改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布局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提高其适宜程度,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合理性、村镇发展规模化具有指导作用,故而如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居民点用地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由于某些因素定量化困难和政策因素的不可控制性,如民族聚居习惯、迁居意愿和搬迁政策等,因此分析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中应参考借鉴更加合理全面的评价方法和模型,提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合理性。